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遇事能缓 曾国藩说: “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有些人做事总是急于求成,认为只要够快,就能把事情做成。 事实恰好相反,一件事你匆匆忙忙地去做,慌乱之中很容易出错; 沉住气慢慢来,看似耽误了进度,结果反而会更圆满。 古人云:“事急则变,事缓则圆。” 生活越是忙乱,就越要沉得住气,做事之前缓一缓,三思而后行。 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莫操之过急。 冲动行事,多半只会为自己的鲁莽而后悔,也许过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与其求快,不如求稳。 遇事当前缓一缓,沉住气,你就赢了。 不着急,不代表不在乎,而是拥有沉稳的内心。 乱时能断 人生充满了取与舍、得与失,面临无数的选择,决策的准确度,决定了生活最终的结果。 听过一个驴子的故事: 驴子外出觅食时发现两堆草料,东边是一大堆干草,西边是一小堆新鲜的嫩草,十分高兴。 但没还没开吃,内心却纠结了起来。 它跑到干草旁刚要吃,心里嘀咕,西边那堆嫩草超级新鲜,肯定好吃,如果我不吃,可能会被别的驴子吃掉。 于是它放弃了嘴边的干草,跑到嫩草堆前。 还没下嘴,驴子又开始忧虑:嫩草虽然口感美妙,毕竟数量极少,恐怕不够吃。万一别的驴子吃光那一大堆干草,自己就要饿肚子了。 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后饿死在两堆草中间的路上。 孔子说: 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换失之,无所不至矣。 没有得到的时候,害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又害怕失去。 在患得患失中迷茫,始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举棋不定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也容易失去自我。 若能当机立断,将别有一番景象。 待人以宽 看过一个故事,智者和朋友结伴去旅行,行走在陡峭山崖时,智者脚下一滑,险些跌落山崖。 朋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避免了厄运发生。 得救后的智者,将这件事记录在一块石头上。随后,俩人继续相伴前行。 某天,俩人因为意见不合,激烈争吵了起来,朋友一时没控制住情绪,恶语相向,甚至给了智者一个耳光。 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时,智者在一旁土地写下朋友打自己耳光的事。 朋友不解:你为什么不将我打你的事情也刻在石头上? 智者回答说:我把不想忘记的事情刻在石头上,它会替我牢牢记住。至于那些不想记住的事,我会写在土地上,越快消失越好。 避免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你遇事的气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往事看淡 学会释然,人才真正的成熟。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诗人,与苏轼并称“苏黄”。 他出生于名门望族,7岁已能写诗,人称少年神童。 进入朝堂,黄庭坚的事业风生水起。 谁知天降祸事,他的亲人接连去世,又遭人算计,被贬到四川。 黄庭坚没有放在心上,专心写诗作词,研习书法。他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他修建茅屋,亲办私塾,为当地贫困小孩授课讲学。 黄庭坚的诗越写越好,人们开始将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也是,与苏轼共同入列“宋四家”。 世人评价黄庭坚的一生: 他堵仕途,自有文途;化危为机,忠贞诗书。 铁骨铮铮,自强不息;豁达豪迈,风节行谊。 往事,已经发生,不如看淡、忘怀。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默默耕耘,自然会有收获。 本期编辑 | 王思楠 资料 | 读书369、十点读书、每天的解忧书馆、国学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