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牛寳寳 2022-01-23

周星驰在《赌侠》系列电影里多次用纸牌攻击敌人,而现实中我们翻书时手指也会不小心被割伤。很多被纸划伤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被纸割伤比被刀割伤身体更疼。

这究竟是我们的心理作用还是确有此事呢?

看到这个问题,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柔软无骨的纸张为什么可以将皮肤割破?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其实想做到将皮肤划破,只要满足足够锋利这个条件就可以了。而锋利又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接触面够小,二是接触面能对皮肤有压力。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0017毫米,满足了第一个条件。而一张纸在与你的皮肤摩擦时,根据物理公式f=μN。我们可以反推,有摩擦必有压力。那么当这两个条件兼具时,周星驰电影里用纸牌杀人的情节也并非无稽之谈了。

可为什么被纸割伤手指时,我们会感受到更为剧烈的疼痛呢?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皮肤病医师哈里·高德巴赫表示,利用人体解剖学知识我们能合理地解释这一切。

痛觉是因为疼痛感受器也就是神经纤维才存在的,而我们手指上的感受器数量几乎超过身体上其他任何部位,所以手被割伤时我们感受到的痛感会更剧烈。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两点辨别实验」来证明这一点。

拆开一只曲别针,同时将两端折到同一方向,分别用它戳自己的手、脸、后背或大腿。你会发现人的手指最敏感,能够分辨5毫米左右的差异。最不敏感的是大腿和上臂,它们只能分辨5厘米左右的差异。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关于这种现象,高德巴赫将其归类为进化的结果。

他解释称,人类通过手指去创造所需要的一切,就像我们会不断改善安保系统一样去保护一件宝物一样。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手指也进化出了大量的神经末梢,来对周围的伤害比如高温或锋利物体等,进行敏锐感知然后进行规避。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凶器本身,其实纸张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害”。

高倍显微镜下的纸张其实是多孔结构,这给细菌提供了完美的滋生环境。也就是, 一旦被纸割伤,被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而用手摸起来十分平整的边缘,在高倍显微镜下其实是锯齿状结构。这就是说,即便与刀片留下相同深度的伤口,纸张对肌肉的破坏程度也会更高。

但与很深的伤口相比,被纸割伤的深度十分有限不会导致出血。这就导致伤口会一直暴露在空气中,不会结痂,也就不会很快愈合。所以皮下的疼痛感受器持续暴露在外,不断地向大脑传递疼痛信息,促使你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一张柔软的纸,为什么比刀子划伤还要疼?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前面我们说了纸张上能滋生很多细菌,那被纸划伤的话需要打破伤风吗?

事实上没有必要,因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 需要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才能存活,所以只有在伤口很深或者,伤口里含有泥土,痰液,锈铁等等不含氧气的物质的情况下,我们才有注射疫苗的必要。因为纸割伤的深度很浅,不满足感染的条件,所以没必要打疫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