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生命之歌:马友友音乐旅程《Romance for Cello and Piano》

 闲野之家 2022-01-23

2、歌曲为高品质格式,请使用WIFI欣赏。土豪随意。

3、本期作品为1首,时长06分25秒。戴上耳机细细品味。


图片

马友友Yo-Yo Ma (大提琴)
凯瑟琳-史托特Kathryn Stott (钢琴)
18座格莱美奖肯定 ,世纪大提琴大师马友友60岁的音乐里程碑。

马友友以巴哈/古诺的圣母颂象征生命的源起,因为这首音乐不管在形式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已超越宗教的意义,以舒伯特的圣母颂做为专辑终曲则是象征生命的圆满与轮回。人生就跟音乐一样,充满著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音乐的生命之歌,回归古典,回归人本,以音乐与生命的密切关系,重新思考生命与艺术的真谛与价值。

图片

介绍:

2015年欢度60大寿的大提琴家马友友,一如往昔行程依然满档。比较值得纪念的是,他将受邀在英国伦敦届满150周年的「逍遥音乐节」上演出全本巴哈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长两小时对任何大提琴家来说,都是体力与实力的考验。而对音乐家来说,录製专辑或许也是最棒的生日贺礼—无论是给自己或是献给乐迷。马友友和他合作届满30年的钢琴家伙伴凯瑟琳?史托特长久以来一直在构思一张将他们最锺爱的作品集合在一起的专辑,可惜迟迟找不到合适时机与形式。回顾过去无数次的合作经验,终于找到专辑企画主题:生命。马友友与史托特于是开始思考:如何用音乐来表现生命的开始与结束?表现回忆、渴望、爱情、痛苦… 他们从众多杰作中精选最能代表普世人生经验与意义的乐曲,透过最纯真的表现方式,传达最纯粹的价值。

正如同音乐之父巴哈带给马友友的灵感一样,不论是巴哈、爵士、东方音乐或是世界音乐、电影音乐,马友友熟练自在的技巧,优美典雅的风格以及发自内心的音乐感,根植在多元的生长背景,以音乐悠游探索古往今来,打破现实的时间与疆界,回归生命的本质,或许就是马友友不凡音乐旅程带给全球乐迷最重要的启示。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