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兰山韭菜沟穿越归德沟

 阳光行摄 2022-01-23

贺兰山韭菜沟穿越归德沟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韭菜沟位于贺兰山北段,石嘴山大武口区武当庙北侧

为贺兰山的一条原始山沟峡谷,全长10千米

韭菜沟两侧各色山岩奇形怪状,争奇斗艳

山涧泉水汩汩流淌,丛丛芦苇随风摇曳

行走其间,清凉幽静,水草丰美,满目新奇

传说它曾经是专为西夏国皇宫供应韭菜的地方

本世纪中叶,因当代军事国防的需要

在韭菜沟中,又建造了许多军事防御工程

目前,已经作为军事教育主题公园免费开放

对人们的寻幽猎奇,休闲漫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诱惑

周末,由阳光户外组织的韭菜沟穿越归德沟活动如期进行

三十多人的队伍,在冬日的清冷中

行走在灰白苍凉的高山峡谷间,跳跃,灵动

成为贺兰山韭菜沟一道靓丽的风景

清晨的贺兰山,阳光的映射下
冰冷的石头也都带上了暖意

三十多人的队伍,蜿蜒而行
前后拖了近半公里
好在有组织就有分工和管理
领队及收队各有职责
手台通联确保了信息的沟通和行进的协调

肩扛红旗行走大山
揭示着我们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和自豪

废弃军营墙上的黑板,熟悉的文字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这都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根本

走进韭菜沟,大山逐渐在我们眼前展开
虽荒芜,但雄浑威武,屹立万年

山沟逐渐变窄,两旁参差巍峨
很多岩壁竖向裂纹,直刺高天
昭示着它们曾经翻天覆地的变迁

山头上,状如雄狮的山岩
安坐山巅,仿佛在俯瞰它的领地

山尖一个海豚石
仿佛历经艰辛,刚刚爬上冰层
也许,亿万年前,这儿真是大海
是海豚觅食和生活的领地

优雅嬉笑的驴友们
走进大山,走进自然
每个人的心都是快乐的

山岩上,不同的岩层结构,不同的延伸方向
昭示着地壳运动对大山带来影响
时间的沉积,自然的力量是伟大的

在一片巨大的岩壁上
镶嵌着一片大小不一的鹅卵石
看得出来,那都是天然形成的
也许,历史上它们就是水边的石头滩
被时间和地壳运动定格在了大山

洗心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名字是人们依自己的心意添加的
但山泉是真实的:在巨大的几乎垂直的岩壁间
一个小缝间冒出一股汩汩的山泉
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涌流不惜
泉水甘甜清冽,很多人专门来背水回去做饭泡茶
心中常常疑惑:满眼荒芜干旱的山岩,何来的山泉

贺兰山深处,韭菜沟尽头
大山仿佛围起了一道围墙
只在沟底留下一片老树作为装饰

我们折而向南,翻上山梁,穿越到归德沟
山坡上,老树,雀巢,密密的茅草
夏季,这儿一定是碧绿清凉的所在

登上垭口,回看身后,一路并不觉的高大的山谷
从这儿看过去,却是一座巍峨壮美的雄峰

大家聚在垭口,晒着太阳,尽情欢笑
高唱歌唱祖国,宣泄着开心和快乐

山高人为峰

祖国在心中

年轻的,热爱自然的心
沐浴在阳光下,青春靓丽

翻过垭口,走进归德沟
去感受不一样的贺兰山

远山不远,苍茫无边
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
静默千年,驻守山川

对于人来说,无论山大山小,山高山低
它们都是世界的壁垒,生命的保障
在大山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卑微的渺小的

午餐时刻,历经几个小时的跋涉
怎样的食材,就着轻风、阳光都是美味
况且,这还有特色火锅,八宝茶……

远远的,山坡上,一片羊群
如山坡上的棉花团在缓缓移动
在贫瘠的大山,都能养活万千生命

相比于韭菜沟,归德沟更加开阔
铺满碎石的沟底,还有溪水在流淌
在这荒芜干燥的山沟,已是寒冬季节
水未断流,也未结冰
说明这股水很大,一直在流动
真为这样的贺兰山生命之源感到欣喜

归德沟著名的夫妻树
在这荒芜干旱的大山里
这样大的树木是罕见的
它寄托了人们很多的愿望和祈愿
有关生命,有关爱情,有关环境……

山衬人美,人衬山灵动

终于到达归德沟沟口
回望,山口的归德沟被冲刷成一道深深的沟壑
记得几年前徒步时,这儿沟底都是平的
时光加上大自然的威力能改变一切

沿着沿山景观步道走向武当庙停车场
武当庙后,典型的“五花肉”山岩
是贺兰山北段的特色,也是它的标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