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许明坤其人

 灵璧家园 2022-01-23

  一片冰心在玉壶

——安徽省文化带头人许明坤事迹介绍

文/周宗谋



   “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虽然老了,我还在我有生之年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这是“安徽省文化带头人”、灵璧县工商局退休干部、灵璧县灵韵戏曲传承艺术团团长许明坤老师接受采访“为什么要建立少儿戏曲免费培训班”时所作的回答。这里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真诚地道出一个为追求艺术传承艺术大半生了的艺坛“钟情人”心灵独白。

   许明坤老师今年年71岁,灵璧县原工商局退休干部,现任该县灵韵戏曲传承艺术团团长。是他以对人民艺术事业的高尚追求和奉献精神,退休后“不享清福来奉献、德馨双新铸灵魂”,坚持多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戏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2021年被灵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为先进个人,被灵璧县文旅局推荐为安徽省文化带头人。

   许明坤老师家庭出身不好,初中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在那疯狂而又特殊年代没有资格参加当时红极一时的红卫兵组织。年幼的他苦闷过彷徨过,不能与也不敢与成千上万个“红孩子儿”一样:“一杆红旗肩上扛、红色宝书红袖章;破旧立新往前冲,红色革命当闯将”,只有与同类的小朋友一起:弹琉子、打卡片、摔泥凹子、踢鸡毛毽。正巧这里学校有个音乐老师叫潘永庆家庭出身也不好。同类相聚倍又增添相惜相怜之情,潘老师看到小明坤没有事做,就让明坤跟着学习二胡、板胡、风琴及乐理知识。过了两年,许明坤学会了不少戏曲歌曲演奏方法。学校知道后就让参加学校宣传队排练戏曲,从此后许明坤就与民间戏曲乐曲演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许明坤他对音乐和戏曲的热爱,1979年参加招考被录取任朱集中学音乐老师,1990年调到灵璧县工商局工作。

   2006年8月在进行市场检查时,闲谈中得知灵璧县夕阳红艺术团想要排练豫剧经典剧目《朝阳沟》,却因找不到板胡的伴奏者而发愁。这时许老师接茬说:“我会拉板胡,要不让我去试试看?”第二天许老师如约去了夕阳红艺术团。当许老师尝试着伴奏一段唱段时,在场的人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于是许老师便成为了夕阳红艺术团豫剧里的“头把弦。”

   无限追求有续幕,奉献风韵四处流。多年来,许明坤在不耽误本职工作情况下,利用节假日与团里的演员们一起排练教唱豫剧《朝阳沟》、《香魂女》、《打碗记》。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他和他的团队利用节假日在县委小礼堂里以及附近社区义务为灵城群众演出100多场,受教育的观众超过万人次,这样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对观众们进行思想教育,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2015年大家一致推荐许明坤为夕阳红艺术团团长。

  倾心传承洒汗水,艺馨芬芳润幼苗。许明坤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大女儿上班工作很忙,照看三岁外孙女李梦梦便成了义不容辞的事。小梦梦精灵乖巧活泼,整日里在外公面前蹦蹦跳跳唱唱不断,有时还跟着电视模仿人家的戏曲歌曲演唱。每当看到听到小梦梦这样活泼可爱的情景,许老师他心里乐开了花。于是就萌发了从小熏陶小梦梦让她在艺海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从此以后每当许老师去去夕阳红排练的时候总喜欢把外孙女小梦梦带着。一到排练场只有3岁的梦梦仿佛到了一个全新的新天地,不再是蹦蹦跳跳唱唱了,而是很懂事地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大人们排戏……有一次一个演员在学习一段唱腔时总是唱不好,李梦梦跑到外公跟前对外公说:“我会唱,可能让我来试试?”许老师以为是小孩子坐不住了又要去捣乱了,便佯装生气地说:“去去,好好在一边玩去?”只见小梦梦不高兴地站了起来,鼓着小腮帮说:“外公看不起人?”在一旁的其他演员一看到小梦梦可爱的样子不禁都笑了起来。“那就让它试试吧?”一位演员说。谁知伴奏板胡声一响,小梦梦还真的有板有眼地唱完了这个唱段。李梦梦的唱音一落,排练场上掌声叫好声随之而起……

   许明坤听了以后开心得合不拢嘴,也想着要好好培养培养外孙女。在家的空闲时间,许老师就教李梦梦唱戏。在外公的精心呵护与严教下,李梦梦渐渐地学会了很多唱段。为了让外孙女学到更多的戏曲知识,拓宽戏路锻炼自己,这几年许明坤带着李外孙女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李梦梦也在县内外也越来越变得小有名气了。

   附近居民知道这个事后也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慕名而来,要跟许老师学唱戏。许老师想,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于是便开始了“家庭戏剧学院”开始免费教学。跟许老师学唱戏的孩子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由两个变成了三个,慢慢地,许老师教的孩子已经有几十个,但许老师从未收过一分钱。当问到为什么要选择免费教学时,许老师表示:“现在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孩子能喜欢戏曲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愿意学习戏曲就是一种传承,我很希望能“用好接力棒”把戏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培训班小学员杨明轩在演出现代剧《智取威虎山》选段  

杨明轩荣获央视“戏曲频道”授予的“中国京剧优秀小票友”称号。

    在许明坤精心传授下,外孙女李梦梦获2012年度安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金奖,获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全国中华戏曲达人赛”金奖参加安徽省春晚演出。他的学生张力心获2013年度安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银奖。有五名少儿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梨园宝宝秀”栏目和“欢乐戏园”栏目演出。多次参加省、市电视台演出,2018年参加省电视台演出获优秀合作奖。杨天祐2019年参加宿州市少儿文艺大赛获全市一等奖,代表宿州市文化馆参加省文化馆六一节汇演获二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七届京剧和平杯演出。他带领的少儿戏曲团队多次受到县、市里大型演出的邀请,2022年杨明轩参加安徽省春晚录制。

许明坤外孙女李梦梦获得的部分奖状奖杯。

许明坤培训班学生张力心获奖证书。

    许明坤还把“非遗传承进校园”作为自己奉献社会的“必修课”,2021年被灵璧县实验小学浍河路学区、云路学区,灵璧第二中学时利延时课联合开展进校园进行戏曲教学活动。县文明办安排结对灵璧县九顶中心校少年宫,进校园开展戏曲帮扶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学戏兴趣,锻炼学生演出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许明坤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与艺术团一起参加公益性演出,仅去年一就参加“非遗传承进校园”各类演出20多场,为学校的教学与演出相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传承了戏曲文化,扩大了影响,锻炼了学生送去了“及时雨”。 

许明坤的“家庭戏剧学院”正在教学。

   一心尚存不落志,乐为梨园献余热。2016年许明坤退休后将灵璧县夕阳红艺术团更名为“灵璧县灵韵戏曲传承艺术团”。艺术团里都是和许老师一样对戏曲保持热爱的退休的老年人,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相比较其他艺术团的平均年龄要大很多,但是他们创作的节目却丝毫不比其他专业艺术团逊色。 

   为了宣传灵璧县的“三元文化”,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灵璧介绍给省内外海内外,许明坤他们还结合灵璧传奇传说自编、自创、自演的大型古装戏《钟馗传》,2017年被推荐参加全省全民文化消费季好戏大家看展演剧目,2017年9月8曰在省黄梅剧院演出录制,该剧视频已在灵璧钟馗文化园长期对外播放。2020年经县、市省宣传部门推荐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选用播放。

   为了配合党和政府的各个中心工作,许明坤和他的团队又自编,自演的泗州戏《懒大嫂脱贫》《争对象》、歌颂抗疫英雄的泗州戏《特别婚礼》,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许明坤他们编排了《三婆媳》、《文明乡村》、《羊村欢歌》等现代小戏。在加上他们原有的传统古装泗州戏,《钓金龟》、《三卷寒桥》、《打龙碗》等一起,参加了2021年“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活动”演出和县宣传部文明办、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等单位巡回宣传演出100多场,受教育观众超过万人次,深受观众欢迎。

许明坤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送戏下乡”演出。

   因为热爱才聚在一起,就是图个快乐。许明坤很感谢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虽然已退休,但为了艺术团的事情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财力和物力,但家人从来也没有埋怨过以此,并且还在他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及时提供帮助。他的女儿表示:“我们支持他,他能够为传承戏曲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我们为他感到骄傲与自豪。”

   传承亦久,初心依旧;盛世清明,干劲倍增。许明坤老师怀揣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肩负起了传承戏曲文化的责任,他的力量带动着身边许多人,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断坚守着,他的这种“孜孜不倦苦追求,文化传承竞风流;文明创建无止境,'非遗’情结贯永久”精神定会继续鼓舞这位年过古稀的“磬乡文艺轻骑兵”继续在传承的路上快乐地向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