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计算方法 中心价位P = (H + C + L)/3 突破买入价 = H + 2P -2L 观察卖出价 = P + H - L 反转卖出价 = 2P - L 反转买入价 = 2P - H 观察买入价 = P - (H - L) 突破卖出价 = L - 2(H - P) 1.2 触发条件 空仓时:突破策略 空仓时,当盘中价格>突破买入价,则认为上涨的趋势还会继续,开仓做多; 空仓时,当盘中价格<突破卖出价,则认为下跌的趋势还会继续,开仓做空。 持仓时:反转策略 持多单时:当日内最高价>观察卖出价后,盘中价格回落,跌破反转卖出价构成的支撑线时,采取反转策略,即做空; 持空单时:当日内最低价<观察买入价后,盘中价格反弹,超过反转买入价构成的阻力线时,采取反转策略,即做多。 如下图所示: 1.3 背后逻辑解析 首先看一下这6个价格与前一日价格之间的关系。 反转卖出价和反转买入价 根据公式推导,发现这两个价格和前一日最高最低价没有确定的大小关系。 观察卖出价和观察买入价。 用观察卖出价 - 前一交易日最高价发现,(H+P-L)-H = P - L >0,说明观察卖出价>前一交易日最高价;同理可证,观察买入价<前一交易日最低价。 突破买入价和突破卖出价 突破买入价>观察卖出价>前一交易日最高价,可以说明突破买入价>>前一交易日最高价。做差后可以发现,突破买入价 - 前一交易日最高价 = 2[(C-L)+(H-L)]/3。 用K线形态表示: 前一交易日K线越长,下影线越长,突破买入价越高。 前一交易日K线越长,上影线越长,突破卖入价越高。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R Breaker背后的逻辑了。 当今日的价格突破前一交易日的最高点,形态上来看会是上涨趋势,具备一定的开多仓条件,但还不够。若前一交易日的下影线越长,说明多空方博弈激烈,多方力量强大。因此可以设置更高的突破买入价,一旦突破说明多方力量稳稳地占据了上风,那么就有理由相信未来会继续上涨。同理可解释突破卖出价背后的逻辑。 持有多仓时,若标的价格持续走高,则在当天收盘之前平仓获利离场。若价格不升反降,跌破观察卖出价时,此时价格仍处于前一交易日最高价之上,继续观望。若继续下跌,直到跌破反转卖出价时,平仓止损。 持有空仓时,若标的价格持续走低,则在当天收盘之前平仓获利离场。若价格不降反升,升至观察买入价时,此时价格仍处于前一交易日最低价之下,继续观望。若继续上涨,直到升至反转买入价时,平仓止损。 2、策略逻辑 第一步:根据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数据计算六个价位。 第二步:如果是空仓条件下,如果价格超过突破买入价,则开多仓;如果价格跌破突破卖出价,则开空仓。 第三步:在持仓条件下: 持多单时,当最高价超过观察卖出价,盘中价格进一步跌破反转卖出价,反手做多; 持空单时,当最低价低于观察买入价,盘中价格进一步超过反转买入价,反手做空。 第四步:接近收盘时,全部平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