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基最早的皇帝-结局各异

 梦想童年594 2022-01-23

登基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最后一个就是中国末代皇帝宣统,从百天到十岁登基的二十九个娃娃皇帝分别是:

不过百日(1个):东汉殇帝;

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即汉殇帝,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文章图片1

汉殇帝

二岁(2个):东汉冲帝、东晋穆帝;

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即汉冲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

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文章图片2

汉冲帝

三岁(1个):清朝宣统;

宣统为清朝第十二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自1909年启用至1912年2月12号后废除,1917年6月底,在张勋拥戴下1917年7月1号第二次登基,通电全国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

文章图片3

爱新觉罗·溥仪

四岁(1个):清朝光绪;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

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崇陵

文章图片4

光绪帝

五岁(3个):晋成帝、北魏孝文帝、南宋恭宗;

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即晋成帝(325年—342年在位),字世根,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

文章图片5

晋成帝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

文章图片6

孝文帝-拓跋宏

赵㬎(xiǎn)(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恭帝在位期间朝政由太皇太后谢道清代理;而谢道清政治上前期依靠贾似道,贾似道被撤后又依靠陈宜中。临安被元占领后被送到大都,之后到西藏出家为僧。1323年5月,因触犯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3岁。 无谥号,张世杰等人曾为其上过尊号孝恭懿圣皇帝。

文章图片7

宋恭宗

六岁(2个):清朝顺治、清朝同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文章图片8

顺治帝

爱新觉罗·载淳 [1]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文章图片9

同治帝

七岁(2个):后周恭帝、元朝宁宗;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后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籍贯邢州尧山(今邢台市),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

文章图片10

后周恭帝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

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瞵质班在大都大明殿登上皇位,是为元宁宗。因为新帝年幼,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宁宗在大都病逝,年仅7岁,在位仅53天,葬于起辇谷,谥曰: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

文章图片11

元明宗

八岁(7个):西汉昭帝、东汉质帝、三国吴废帝、北齐幼主、北周静帝、商宋端宗、清明康熙;

汉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专卖)。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专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

文章图片12

汉昭帝

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即汉质帝(145年—146年在位),一名刘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时间1年。

文章图片13

汉质帝

吴废帝孙亮,湖北鄂州发现疑为东吴孙亮墓,孙亮 (243年-260年;在位252年-258年),字子明,是中国三国时代吴国的第二代君主,在位六年。据《三国志》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被孙休派人毒死的。

文章图片14

废帝孙亮

(北齐幼主)高恒(570年8月9日―577年或578年11月),南北朝时期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当时北周不断进攻腐朽的北齐,齐军屡战屡败。高纬便禅位于儿子高恒,改元“承光”。高恒即位25日后,齐京师邺(今河北一带)沦陷,高恒等10余人骑马欲逃往南方的陈朝。高恒见北周大军紧追不舍,这身黄袍他也不敢穿了。便发布文书,将皇位禅让给驻守在瀛州(今河北省河间)的大丞相、任城王高湝。高恒自称大齐守国天王,高纬称大齐无上皇。高纬父子委派侍中斛律孝卿将禅文和玺绂送给高湝,斛律孝卿却没有将它送给高湝,而是送给了北周武帝宇文邕,以此作为卖身投靠的资本。跟随高纬多年的心腹大臣高阿那肱与北周里应外合,使高恒、高纬一行数十人全被北周俘虏,北齐灭亡。建德七年(578)十月,高纬、高恒等人被宇文邕害死。

宇文阐(573年-581年7月10日,即周静帝(579年―581年在位),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天大皇后朱满月,南北朝时期北周最后一位皇帝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两年。

文章图片15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文章图片16

康熙大帝

文章图片17

康熙大帝

文章图片18

康熙大帝

文章图片19

康熙大帝

文章图片20

九岁(3个):西汉平帝、东魏孝静帝、明代英宗。

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鲜卑族。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北魏孝文帝元宏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至东魏武定九年(551年)在位。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文章图片21

明英宗

文章图片22

霍建华饰明英宗

赵昺(zhào bǐng)(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祥兴二年(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与蒙元在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元军击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今新会崖门),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南宋覆灭。崖山海战后无中国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十岁(4个):东汉和帝、宋废帝、南朝宋顺帝、北宋哲宗。

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 ),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 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 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刘昱(463年3月1日—477年8月1日),字德融,小字慧震,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暴君。宋明帝刘彧长子,宋顺帝刘准长兄。母为贵妃陈妙登。

刘准(467年—479年),即宋顺帝(477年—479年在位),字仲谋,小字智观, 南朝宋 末代皇帝, 宋明帝 刘彧 第三子(一说为桂阳王 刘休范 之子)。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 宋朝 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 赵顼 第六子,母亲为 钦成皇后 朱氏。

文章图片27

汉殇帝 ( 100多日)▪ 汉冲帝 ( 2岁)▪ 晋穆帝 ( 2岁)▪ 宣统帝 ( 3岁)▪ 光绪帝 ( 4岁)▪ 北魏孝文帝 ( 5岁)▪ 晋成帝 ( 5岁)▪ 北魏孝明帝 ( 5岁)▪ 宋恭帝 ( 5岁)▪ 顺治帝 ( 6岁)▪ 同治帝 ( 6岁)▪ 后周恭帝 ( 7岁)▪ 元宁宗 ( 7岁)▪ 北周静帝 ( 7岁)▪ 汉昭帝 ( 8岁)▪ 汉质帝 ( 8岁)▪ 吴废帝 ( 8岁)▪ 北齐幼主 ( 8岁)▪ 宋端宗 ( 8岁)▪ 康熙帝 ( 8岁)▪ 魏少帝 ( 8岁)▪ 汉平帝 ( 9岁)▪ 帝昺 ( 9岁)▪ 明英宗 ( 9岁)▪ 汉和帝 ( 10岁)▪ 东魏孝静帝 ( 10岁)▪ 宋后废帝 ( 10岁)▪ 宋顺帝 ( 10岁)▪ 宋哲宗 ( 1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