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42 地源热泵空调概要

 冷热平台 2022-01-23

lengrepingtai(冷热平台)

lengrekeji(冷热科技)

内涵

地源热泵空调的基本理解是地埋管型土壤源热泵空调,广义理解也包括地下水、湖水等浅水源热泵空调。

构成

地源热泵空调的典型构成。

总体而言,地源热泵空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室外地源部分、主机部分、室内冷热输送及分配部分,三个部分投资费用相近,各部分选型或设计对总体性能的影响都很大。

室外地源部分

冻土层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及土壤内的地下水等)温度很稳定,常年与当地年均空气温度相近,如华北地区约15℃左右,东北地区约10℃左右,华南地区约20℃左右,是一种优质的冷热源(夏季可作为很好的空调冷源,冬季可作为很好的热泵热源)。

室外地源部分的常用形式有土壤内垂直深埋管(埋管深度通常50~200米,管内通水或防冻液;占地面积小,施工要求高,是室外地源部分应用较多的形式)、土壤内表层浅埋管(埋管深度通常1~3米,管内通水或防冻液;施工简单,但需要较大的场地面积)、地下水(抽水井+回灌井,回灌井数通常为抽水井的1.5~2倍;地下水可适当处理后直接进入主机与制冷剂换热,也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载能液换热;是性价比很高的室外地源形式,但可能需要审批允许才能使用)、地表水(湖、河等,可经过预处理后直接进入主机,也可与载能液换热;冬季可能需要较全面的防冻考虑)等。

室外地源部分设计主要需要考虑全年放热量与吸热量的平衡、埋管间距、单位面积负荷适宜(避免冬季埋管外土壤结冰工况)等。

主机部分

主机部分主要为制冷热泵机组,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压缩机通常采用涡旋式、螺杆式等,蒸发器和冷凝器通常采用板式、壳管式、套管式、降膜式等。

室内部分

制冷热泵机组制取的冷热能通常通过水或防冻液向室内输送和分配(与室内空气换热并形成适宜的气流组织),常用的分配末端形式有地暖(地冷)、暖气片、风机盘管(明装式、暗装式、落地式、挂壁式、吊顶式)等形式。

典型项目参数

华北某建筑面积约2500 m2,峰值冷负荷约100W/m2,折算系数0.75,总峰值冷负荷约(具体建筑冷热负荷需根据具体结构计算分析,如保温较好的建筑外墙传热系数约0.4W/(m2.K),地板约0.9W/(m2.K),顶面约0.3W/(m2.K),窗及玻璃约2.0W/(m2.K)等):

2500*100*0.75=187500W

峰值热负荷约70W/m2,折算系数0.9,总峰值热负荷约:

2500*70*0.9=157500W

采用三台涡旋机组,运行工况为:

制冷工况时,供应室内冷水进出机组12/7℃,室外地源侧载能液进出机组25/30℃;三台机组制冷量分别为100000W60000W30000W,制冷功率分别为18500W11200W5600W

制热工况时,供应室内热水进出机组40/45℃,室外地源侧载能液进出机组10/5℃;三台机组制热量分别为105000W63000W32000W,制热功率分别为283000W17000W8600W

室外地源侧和室内末端侧水泵配置均为三用一备,与三台主机配置的水泵流量分别为20m3/h12 m3/h6 m3/h,备用水泵均20m3/h,扬程均20m

室外地源侧采用垂直地埋管,单位孔深出力冬季约38W/m,夏季约65W/m

冬季机组总制热量约:

105000+63000+32000=200000W

机组总功率约:

283000+17000+8600=53900W

需从地源侧吸收的热量约:

200000-53900=146100W

所需总孔深约:

146100/38=3845m

钻孔的有效孔深约100m,所需钻孔数约:

3845/100=38.45

取整并适度有一定裕量,取钻孔数40

上述孔数夏季出力也可满足制冷要求。

钻孔的单孔直径150mm,有效孔深100m,孔间距5m,占地面积约1500m2;单孔内安装双UHDPE专用管(可比单U管提高热力性能15%~30%),管外直径32mm,壁厚3mm,承压能力1.25MPa,膨胀系数1.5*10-4m/(m.K),热导率0.49W/(m.K);采用热熔方式连接,水平集管采用同程式连接方式,共四个回路,与设在机房内的分、集水器相连(水平连接管在地下1.8m处)。

地埋管的其他关键点还有:进回管之间需用支架保持一定距离,且使管紧贴钻孔壁;下管前管内带压,且孔底管端部采用重型弯头,确保下管和使用过程中无泄漏;配制适宜的回填料且使回填料与管及钻孔壁之间密实无缝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