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无雨雪,黄山不可观

 人在西京 2022-01-24

我攀游过许多大山,当感觉到意兴盎然时,总爱在徐霞客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后加上一句“XX山归来两不看”,以此来表达我的心满意足。

五岳中,泰山、华山、嵩山都登游过,其它名山如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武夷山等,也都登游过,这些大山都给我留下了应有的好印象。唯独黄山,一直未能谋面。越是这样,黄山在我的心目中越是神秘而伟大,令我梦魂牵绕。

2021年末,终于逮到机会,虽然时间紧迫,还有一些别的勉强因素,但我不管了,排除万难,来到了黄山。在此之前的几个晚上,经过反复比较,制订好了攀游攻略。因为冬季和疫情的原因,黄山的两大主峰莲花峰和天都峰都不开放,西海大峡谷也不开放,这样一来,用完整的一天,加上我脚步较快,一天游黄山也够了。

于是我制订的路线是:从前山开始,在山脚下景点入口,坐大巴至慈光阁,再坐索道到玉屏站下,开始步行。先游玩玉屏景区,亲密接触闻名世界的“迎客松”;然后向上一路攀爬,至最高点光明顶。翻过光明顶就是后山了,也是下山路线;之后游玩北海景区,远眺怪石“猴子观海”,最后由云谷索道下山。

为了赶时间,晚上直接到山脚下景区门口住宿,这样可以赶7:00点第一班大巴上山,还有个好处是不用带行李,行李暂存宾馆,等下山后再拿上。我住的宾馆叫倚松居,宾馆老板热心地给我讲解游山攻略;宾馆隔壁是一家徽州菜馆,老板是一位洪姓女士,徽州菜做得很地道,最难得的是一大早6:30,天不亮,就应我的要求起来做早饭给我吃,寒冷的冬天,吃个热早饭出门很有必要。

元旦当天,天气晴朗,本来这个时候是淡季,登山的人很少,预计只有1000多人。上了大巴,听工作人员说,今天远超预期,居然有4000人。由于是第一班大巴,车上不少人是上山工作的景区工作人员。

真的是第一个进入景区大门楼,第一个登上上山大巴,第一个从索道缆车下来,但真正开始爬山后不久就碰到人,开始还诧异,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夜宿山顶的人下山了。果然“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索道缆车上往外看,尽是光溜溜的峭壁,景象跟华山相仿。按纬度黄山算南方了,但由于黄山是花岗岩石质,异常坚硬,普通草木生长困难,加上正值隆冬,所以看上去更像北方的山景。但凡看到的绿色,基本清一色全是松树。可以说,没有松树,也就没有“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了。科普上说,松树根部特殊的结构能有效地保持水分,比其它植物更能适应花岗岩地质;反过来,松树的强劲生长力,也同时在破坏、腐蚀花岗岩,造成砂砾岩土壤,从而有利于松树根系生长。

人们总结黄山的魅力来自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怪石和冬雪都与松树有关,而云海和温泉在别的山脉一样可以看到,某种程度上更会超过黄山,并不稀奇。所以,松树是黄山的核心,是黄山的独特景观,其它大山均无法比拟。

下了索道,开始登山。一开始的山道就比较陡峭,名唤“好汉坡”,先来个下马威。 

-----奇松-----

 好汉坡的尽头就是一直立松树,从位置上来看,这棵松树更有“迎客、送客”的寓意,只是艺术审美向来喜欢崎侧的姿态,直立端坐只是庄重,说不好听就是呆板。所以这棵松树虽处其位,并无其名。

 玉屏楼的东侧,才是“黄山名片”——迎客松,也是“黄山风景第一处”。于是,围着“迎客松”,上下左右攀爬,各种视角,一顿猛拍,把“迎客”的意味拍尽了,才离开。

离“迎客松”约50米的立雪台旁,是“送客松”。不得不说,来黄山旅游后才大开松树之眼界。以前只听说“迎客松”,不知道竟还有“送客松、黑虎山、竖琴松、龙爪松、接引松”等黄山十大名松。

不过,后来查资料得知,原送客松已于2005年自然枯死,这个是后来寻找的接班送客松。

黑虎松,不知名之由来,只是枝干较粗黑,仿佛有虎气。 

接引松,立于始信峰桥头,引渡人过桥,有佛教“接引”之意。

伞盖松,为游人撑起擎天伞盖。 

这里是一段比先前“好汉坡”要陡得多的“百步云梯”,是此次黄山攀游路途中最陡的地方,不知道天都峰有没有更陡的地段。此处碰到几个小女生,看样子简直都要哭了。

云梯半腰,长出一棵松树,仿佛“伸手”欲搀扶吃力攀爬的人们。 

峭壁松,本无名,看它孑然危立于峭壁,由衷赞叹,给它安了个名字。

始信峰上的一棵松,无名,据形态姑且叫它“个松”吧。 

竖琴松,山风一吹,松风琴声隐约而来。

松树虽生长完全,也须精心养护。

这真的是一盆巨大的盆景,难得的是纯天然。 

山顶上的避雷针本没啥,然不经意间看到上面贴着一个人头像,哈哈,这是多大的仇恨啊。 

-----怪石-----

科普下怪石来源:黄山地处中国的中部偏南,有雨水,亦有寒流,水渗入石头缝,遇寒流结冰,结冰便会膨胀,从而挤坏石头;另外一定也有松树强力生长的因素,就这样年久日深,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便产生了,黄山的“怪石”现象由此而来。

山顶上像这样的小水池正在孕育怪石,若干年之后,这里将诞生一怪石。

象石,像大象的石头。像吗?不太像,但确实很大。

“梦笔生花”和“笔架山”遥相呼应,幻映出当年神仙提笔泼墨、搁笔思索的情景。

巨大光秃的花岗岩,只有松树在顽强地生长。 

“飞来石”是“黄山第一石”,一竖形石突兀在一个平台上,仿佛天外飞来,稳稳地落在一块平板石上。请注意,它们是一体的,不是拼接的,说是“天外飞来”,实是“地上生长”,这正是冰水渗透膨胀的结果。 

猴子观海,真的挺像个大猕猴坐着,远眺云海。它在盼什么?盼着云海里钻出齐天大圣吗?

别看了,你爷爷齐天大圣在这里呢:这里像极《西游记》里五行山的场景。

老僧闭关,远远的不容易分辨,须仔细看。 

端端的一座石门。

云谷里的怪石,真的不可思议,两个圆圆的石头竟然那样摞叠在一起,眼看就要滚下来的样子,然而这种“高危”姿势也许已经保持成千上万年了。 

-----群山万壑-----

组图 

-----延绵远山-----

组图 

隐约在云海里的仙山

光明顶,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莲花峰只低了4米。顶上的水塔仿佛一个发着白光的大水球。喜欢武侠的朋友一定会问:这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光明顶吗?

----其它景观-----

居士塔,百年身后能安葬在青山绿松间,也算是人生的福气。 

开山和尚位,有点慢待这位“开山”祖师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黄山之旅不理想,对不起“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现在才知道,来黄山旅游,季节天气很重要。夏天来,可以攀游最高峰莲花峰、最险峰天都峰,可以畅游西海大峡谷;冬天来,可以看雾凇、雪松、云海。但是,冬天,像我这次,如果没有雨雪,是看不到雾凇雪松的。天气太晴朗干燥,也就没有云海。

不死心,下次择机再来,不能坏了黄山在我心中的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