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文文学】萧智辰:隆文家乡的原野

 梅州文学网 2022-01-24

编者按

粤东古镇隆文,是全国闻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教育之乡、诗人之乡。近现代以来,这里更是曾诞生了李煮梦、任钧、蒲风、黄文博、丘菊贤、黄安榕……等国内外知名的诗人、作家。

龙牙君将陆续推送一些当代隆文籍诗人、作家的文字供大家欣赏。

人物简介:

    萧智辰,梅县区隆文镇人,文学爱好者,现从事医务工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字。

隆文家乡的原野

  某日,适逢休假,带着妻和3岁的儿子,来到了隆文老家。在有些强劲的春风中,在暖暖的阳光下,拿着相机,一家人到故乡的原野,呼吸新鲜空气。

  原野者,野地也。说起来,有些悲凉,那原是一片连着一片全村中最好的田地。在经济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我生长所需营养都来自这片土地。可惜,现在……

  我把相机贴在面积很小的稻田里,拍了一张照片。郁郁葱葱的稻苗随风晃动,轻舞一般。透过稻苗,可以看见已经建起的一栋高楼。在高楼和稻苗中间挺立着的不是电线杆,也不是建设的吊塔,而是一株株小小的树苗。不是杨树,也不是桑树,是一种品质很差的树,发杈早,肯定长不高。

  这样的角度看去,稻苗很多,楼很少,可实际的情况却是,稻苗很少,楼很多。新建了很多楼,可惜楼并没有人居住,出门工作的人在家建了新楼,却常年在外。村里人不敢种太多稻子或其他作物,要么荒着,年轻人都走了,剩下年迈和年少的人在这里居住、生活。

  沿着最原始的田间小路走着,小路依然坑坑洼洼,依然野草旺盛,但是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繁忙。这段小路,我曾经踏着它,去寻找妈妈,告诉她我一人在家里害怕;这条小路,我曾经踏着它,到田地里去采摘好多甜瓜,它不经意在那里发芽,然后结出很多的瓜;这条小路,我曾经踏着它,把一车车肥料拉到地里,卸成一个个土丘,肥料还冒着热气,像火山口正欲喷发;这条小路,曾被寒霜覆盖,我沿着它,不停奔跑,驱赶严寒。这段小路,如今只有我带着妻子儿子,悠闲的走着,走着……走在现在和过去,但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在未来。

  当我们家门口建起阔气的大路的时候,我曾经欣喜而骄傲,但当我走在那坚硬的水泥地上的时候,看到一个个陌生的面孔在那里安然坐定的时候,我感到了水泥地下那沉重的叹息,无法言说的,无人读懂的,也无人倾听的叹息。

  村里仍有人坚持种地,在这个时候推着车子带着农具,来田里除草。但是身影却异常孤独。从我身边走过时,他才发觉是熟人,回头打招呼,他说:“我以为是谁领着小孩子在这里玩呢?没想到会是你。”我想:自己虽然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确乎也是离开故土的人了。有意思的是,父辈们拼命逃离土地,逃离之后,却带着儿孙们亲近土地。

  沿着弯弯曲曲的泥土小路,来到我们家的田地旁边。这曾是父母劳动过几十年的地方,一年又一年,他们不厌其烦地春种、秋收,他们一次次播种着希望,一次次品尝着收获的喜悦。我站在田垄上,放眼望去,绿色的稻苗就是沉甸甸的希望。微风过处,稻苗随风摇摆,我闭上眼睛,风中飘来了熟悉的味道,那是生命的味道,那是稻香的味道。

  依稀记得,小时候,母亲把我家这些地全种上了稻子,她像对待孩子般地精心照料这块土地。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拔草,整天恨不得住到地里。到稻子成熟的时候,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在田间地头转悠,早早地把一块地平整好,做打稻场用。一把把镰刀被磨得锃明瓦亮,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稻子一熟,“战斗”便打响了。经历大半个月的忙碌,终于把稻子拉回了家里,除去交公粮的稻子,大囤小囤装得满满的。看着满仓的粮食,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

  那时候,每到稻收时节,学校都会放农忙假,为的是让孩子们回家给大人帮忙。我们小孩子像大人一样,拿起镰刀,有模有样地在地里帮着大人收小稻。不过,小孩子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的热度,长远不了,不一会儿就忍受不了热辣辣的太阳,便把镰刀一扔,跑到树荫下玩耍去了。

  除了捡拾稻子,我的任务就是挎着篮子给猪割草,把猪喂饱。可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大人看不到,常常“不务正业”看见蝴蝶便跑去追赶,直到它们飞很远,望而兴叹“算你命大”。有时候,掐个狗尾巴草,编成小辫子挂在耳朵上,也能美半天。有时躺在大树下乘凉,玩着玩着就忘记了时间,结果临回家了,才发现草才割了一点点。为了应付大人的检查,就自作聪明地用一根小棍支在篮子中央,草就冒出了头,我的小心眼瞒不过母亲的“火眼金睛”,常常被母亲识破,接着,无一例外地便是一顿诚信教育,慢慢地我再也不敢偷懒了。

  可是现在,一切都没了踪迹,旧梦不可能再次寻得,一股大潮正在汹涌,它将淹没整个时代。周围的楼越建越多,明年,再回来的时候,这片地,这条路,这条沟渠,这片野花,还会存在吗?

  我最初的生命源自这里,我的一切也从这里开始,走在这片土地上,我的心肺舒畅通透,走在这片原野中,我满怀感恩和叹息。故乡的原野呀,我是能读懂你深埋在水泥地下的叹息的。

  只可惜,我又要——走了……

摘选自:梅州文学网、360图书馆;图片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