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威海高区30年!

 王肖杰 2022-01-24
今年是高区建区30周年。前段时间,高区管委会张强主任邀请我参加庆祝建区30周年晚会,我思绪万千,往事如喷:

 
30年前,我读大学三年级,
一位同学家在威海,暑假看他,第1次来到这里。
那是一个炎热的天气,
我俩骑着自行车到海边,大汗淋漓,
这时卖冰棍的叫卖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冰棍拿到手里,
一摸兜,才想起没带人民币。
卖冰棍的大娘说:“先拿去吃吧,钱等回头再给。”
一句话让我愣在原地:
民风如此淳朴,莫不是走进伊甸园里?
 
所以啊,大学毕业我放弃了北京、天津来到这里,
那时啊,高区的大学生最为密集。
听人事局长说:大学生有多少要多少,
在高区,打水扫地也要高学历!
 
那时啊,晚上经常为青年人举办活动,
有一次,一位领导亲切在把香蕉塞到我们手里,
后来才知道他是高区的徐怀棠书记。
那一刻已经过去20多年,
这一刻依然深埋心底。
 
那时,我在高区房地产公司,
跟很多企业一样,办公在居民楼里。
楼前便是芦苇荡,
那个常常有人垂钓的池塘,
现在变成了颐和小区。
 

那时,很多大学生与民工不分我你,
有一天晚上加班到10点,
我和同事滕学杰饿的不行,
他带我去了工地,
跟做饭的叫了声“大姨”,
就有了一个大馒头,还有香香的咸菜,
我们边啃边聊回到宿舍,
这一刻,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的宿舍其实是草厦子,
放张床,门只能开一半。
据说十分安全,
因为小偷、色狼稍微胖一点都挤不进去。
 
那时啊,公交车通不到这里,
后来有了7路,1小时一趟,还常迟到,
能否赶上,专业术语叫“随机”。
还是自行车靠谱,哪怕有风有雨。
那时回家要先骑车到车站,再坐客车,
去一趟乳山,单程4个小时并不稀奇。
有一次回到威海,发现自行车丢了,
只好步行返回,身上还背着十几斤的行李。
走到五交化实在走不动了,
想打个电话给公司,
看有无办事车辆把我捎回去。
 
那时的电话只有座机,
BB机是唯一的移动通讯工具。
5年后我才有了第1部自己的BB机,
价格是我三个月的工资:997。
那时的电话只有开通才能打长途,
开通手续还要到邮电局才能办理。
为了节省话费,很多电话锁在木头盒里,
五交化的电话就是这样管理。
那人看我不像坏蛋,叫来主管开锁,
我才跟单位联系上。
但车是没有的,
我只好全程用脚步丈量了车站到高区的距离。
 
那时候,食堂在青年公寓,
路远一点不要紧,最怕的是下雨。
那时很多路面没有硬化,
在泥泞中行走,要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
那时还有一个规律:
下雨就会停水停电,
连泡面都吃不到嘴里。
那时的方便面只有龙丰,
康师傅还卖不到这里。
 
物质生活虽然艰苦,
但精神生活却丰富无比。
高区首届文艺汇演搞了12个小时,
从早上8点一直演到夜里。
我和同事刘青合演了小品《看病》,
区团委书记唐学军连说:“有创意!有创意!”
那时还有交谊舞比赛,
我们公司的选手拿了第一。
现在啊,交谊舞选手成了老板,
演小品的我和刘青已成长为正处级。
还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有的去了上海,有的留在威海,
但我们都来自高区这片土地!
 
在那次文艺汇演上,
有一个舞蹈身影撞进了我的心里,
我四处打听那个女孩子是谁,
后来知道她办公就在我们公司东边的楼栋里。
再后来,有两个人给我介绍对象,
一个是我哥的同学高树德,一个是我的同学于小丽,
他们介绍的是同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小冀。
再后来,我和小冀成了夫妻,
我们的家一直在高区,现在就住在春山华居。
高区是我的幸运之地,
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建立了家庭;
在这里收获了力量,建立了友谊;
在这里考上了公务员,
在这里见证了高区的点点滴滴……
 
高区,三十年,
它的变化翻天覆地,
它的形象顶天立地,
它的荣誉铺天盖地,
它的未来必将惊天动地!
 
30年前我在这里吃了一根冰棍,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那位卖冰棍的大姨,
冰棍钱我还没给呢!
她也许不记得了,但我会永远记得。
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祝高区的未来鹏程万里!
善良的人一生平安,
奋斗者永远美丽!
30年不长,
愿我们一起再过30年,
一起见证高区更大的奇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