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野的胜仗是粟裕打的,为何陈毅当元帅?历史作用突出

 海曲上人 2022-01-24

三野的胜仗是粟裕打的,为何陈毅当元帅?历史作用突出!

文章图片1

粟裕和陈毅

陈毅被授衔元帅军衔的时候,已经转到地方,按照毛泽东转到地方就不再参与授衔的原则,陈毅本不该成为十大元帅之一!

那么,如果陈毅不当元帅,他的位置是不是可以由粟裕顶上?

陈毅和粟裕的军事轨迹都太多的相似之处:都参加过南昌起义,都经历过井冈山岁月,都见证了中央苏区烽火,都是新四军的骨干将领,都是华野(三野)的最高军事首长。

所不同的是,华野的胜仗几乎都是粟裕打的,那为什么最后当元帅的却是陈毅呢?

文章图片2

毛泽东给陈毅等人授勋

谁的资历更具代表性?

南昌起义时,陈毅是团级干部,粟裕是班长,陈毅碾压粟裕。

井冈山时代,粟裕取得飞速进步,但陈毅地位明显更高,是井冈山三巨头之一,甚至一度取代毛泽东的最高领导地位。

中央苏区时代,陈毅是西方军总指挥和江西军区总指挥,而粟裕是军团参谋长。如果说陈毅是军团级的,和林彪、彭德怀等平级,粟裕则是准军团级的,仍然是陈毅胜出。

新四军时期,粟裕的军职始终不如陈毅,特别是“皖南事变”后,陈毅和刘少奇力挽狂澜,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出任代军长,完成新四军的重生,作用绝对胜过粟裕。

解放战争,特别是山东和华中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之后,陈毅是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是副司令员,仍是陈毅职位更高。

因此,说陈毅的资历更具代表性,应该是正确的结论。

文章图片3

周恩来给粟裕等人授勋

华野的胜仗多是粟裕打的,但没有陈毅,粟裕的指挥不会这么顺利!

华野成立之初,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对陈毅、粟裕两人的分工做过明确规定:陈毅负总责,粟裕管军事。

毛泽东目光敏锐,知道陈粟二人的特点和优势:陈毅资格老、吨位足、情况熟、有威望,而粟裕军事能力强、能打仗,两人的组合可谓取长补短。重要的是,两位军事家都是高风亮节的革命者,都能发挥风格,一定会合作好。

果然,在陈毅的支持下,粟裕在解放战争有如神助,战绩逆天,全军只有林彪能和他相提并论。如果不是陈毅,山东系统的很多骄将悍将如许世友、陈士榘和宋时轮等人,根本不服粟裕,这仗就不好打了。再说,陈粟背后还有小姚坐镇,两人可以充分在前方合作杀敌!

所谓“陈不离粟,粟不离陈”就是这个意思。

文章图片4

陈毅和毛泽东

为什么当元帅的一定是陈毅而非粟裕?

结合陈毅和粟裕的革命生涯,我们就能看出二人的区别,粟裕是纯军事干部,陈毅则更综合。陈毅并非不会打仗,只不过比起粟裕来要差一个档次。但每到历史的关键时刻,站出来扭转乾坤的必是陈毅而非粟裕。

陈毅早在旅欧期间就和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袖人物建立了非凡的革命情谊,这一点粟裕比不了。

南昌起义失败后,部队面临溃散,正是由于陈毅的辅佐,朱德才得心顺利改编队伍,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如果不是陈毅和朱德,南昌起义就彻底失败了。这个作用是身为班长的粟裕根本比不了的。

红军时期,陈毅是方面大员,粟裕则从来没有当过军事主官。特别是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中,尽管粟裕功劳显著,但陈毅职务要高得多,游击战的最高代表只能是陈毅而非粟裕。

解放战争就更明显,如果没有陈毅,山东和华中两大野战军就不能很好磨合,粟裕的军事天才也就无从发挥。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说华野是一个公司的话,那陈毅无疑就是总经理,而粟裕合适的位置是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这种情况下,你说谁是公司的代表呢?显然是陈毅。

文章图片5

粟裕

符合元帅标准的是陈毅而非粟裕

元帅的标准是“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但这是个很宽泛又不好数量的描述,我们把这个原则“标准化”一下,细分成四个具体要求:

第一、必须参加过建军大业的重要起义,且发挥过重要作用。

第二、红军时期军团级高级将领。

第三、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总部和师级将领,新四军军级将领。

第四、解放战争四大野战军最高军、政长官,即司令员或政委。

第五、1954年新成立的中央军委委员。

文章图片6

周恩来、陈毅和宋庆龄

上述五个标准中,陈毅全部符合,而粟裕大部分不符合。

第一、南昌起义中,虽然陈毅没有直接参加,但如前所述,如果没有他,南昌起义可能彻底失败,所以作用非常重要,相比而言作为班长的粟裕只是“参加”而已。

第二、红军时代陈毅是军团级,而粟裕是准军团级。

第三、抗日战争中陈毅是新四军代军长,后来转正成为军长,和八路军师长是一个级别。而粟裕是新四军师长,这一级别相当于八路军的旅长,本来就是大将的级别。

第四、解放战争中,粟裕是华野副司令员,后来成为司令员兼政委,但别忘了前面还有“代”字,仍居陈毅之下。

最后,在1954年新成立的军委中,陈毅是12名中央军委军委之一,粟裕则不是。

所以,元帅的五项评定标准中,粟裕只符合第五项,而且是勉强符合。所以,如果陈毅参与授衔,那元帅只能是陈毅而非粟裕;如果陈毅不参与授衔谁当元帅,那就成假设了,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之内。

文章图片7

洪学智、萧华、粟裕和陈赓

陈毅虽然已经转到地方,但周恩来力主授衔

授衔之时,陈毅已经转入政府工作,在军委中虽然挂名中央委员,但并不负具体军事责任——这一状况和邓小平很类似,邓小平也是1954年中央军委委员之一,就是因为转到地方,才和元帅军衔擦肩而过——本来邓小平要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排名第7,位于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

按照毛泽东转入地方就不授衔的原则,陈毅本应该不参与授衔,但周恩来力主他的元帅军衔,并拿苏联部长联席会议主席(总理)布尔加宁元帅作为例子,说明陈毅还是授衔好。于是陈毅成为元帅,而战功更大的粟裕屈居大将,虽然是大将行列。

粟裕虽然战功比陈毅更高,但元帅考量的是综合贡献,而十大元帅无一是纯粹的军事干部,就已经形象地说明了一切!

文章图片8

周恩来夫妇和陈毅夫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