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王笃年 2022-01-24

前些日子,公众号发布一篇广告软文,委托方给的文章摘要是“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说不行,这口号跟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不符。

我坚持修改为“选择跟努力一样重要”,若不允许改,我就不给他们发这个广告。

后来留意了一下,“选择比努力重要”这口号早已流传甚广。

似乎还很时髦。

“选择比努力重要”,这句话有毒!

做为一个教育人,一个对教育效果持有美好期待,坚信教育可以用来改变世界的教师,我觉得这口号有误导年轻人“躺平”的潜在可能。

选择的确很重要。

选择重要在哪里?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人、组织、时机等,优化资源和路径,使得成长进步最大化,获得相对理想的人生。

自从加德纳的智能多元理论引入国内,让人们明白“人是各有所长的”,从而不再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pk,懂得了解自己、发挥自身特长的意义;让组织者、管理者更加清楚了安排合适的人做最适合他的事,可以使得团队获得最理想业绩,避免了组织和管理的盲目性。

于是,人们努力创造多种可供选择的机会。

比如,教育部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选考科目”,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不同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于各学科课程的需求。

但作为认知心理学家的加德纳,他并没有仔细论证不同类型智能之间可以互促、代偿、协同发展,以及单项智能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可能性。

于是,有时人们滥用了智能多元理论,过分夸大了选择的价值,直至对于努力的价值有些忽视、冷落。

对于教育部和学校提供的课程选考机会,有的同学“特别珍惜”,一定要一科一科地尝试。

首选的物理学科感觉“不太好学”,于是换成历史学科;结果发现历史也很难,那就再换……

显然,这些同学忽视了努力的作用。

选择遵循“麦穗儿原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首选特别重要,务必认真分析、仔细考察、慎重从事。

选择的确很重要,比如你天生色盲,最好不要选择画画,甚至不宜选择学化学学科(当然不是绝对不能,化学家道尔顿就是色盲患者)。

但不能说选择比努力还重要,甚至不能说两者同等重要。

请问,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在何方?

是努力!适切的选择完成后,剩下的就是努力了。

无努力、不人生,“躺平”是不可能赢得理想人生的。

信奉“选择比努力重要”的人,可能会迷失在“不必努力”的迷雾之中,丧失行动意向,进而丧失行动能力。

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教唆女孩子不必努力学习和工作,转而努力寻找“金龟婿”。不少女大学生中毒、沉沦。

退一步讲,即使“选择比努力重要”成立,你选择的本钱是什么?你具备选择的资格么?或者说,你具备选择的能力么?你除了“听别人说”,还懂得什么呢?

你想进体制内,还想进“优势部门”,几万里挑一的“考公”啊!不努力在前,考得进吗?

你想做生意,在后疫情时代,街头摆摊儿,大概率在几天内以关门结束。

努力,构成了选择的前提,又是选择后的方向。

努力本身就是人生。

努力吧!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