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夫人《笔阵图》的要义及影响

 我是散淡的人 2022-01-24

□ 李冉 贾岩/文

卫夫人(272-349),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她是东晋著名的女书法家,师承钟繇,传为王羲之的老师。其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卫氏家族世代工书,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其夫李矩亦善隶书。

文章图片1

《近奉帖》东晋.卫夫人

卫夫人尤善楷书,其传世作品有簪花小楷《近奉帖》。统观这八行小楷,就可以一睹卫夫人楷书的大致面貌:秀雅多姿,灵动轻妙,而不乏深厚的功底和熟练的技法。除此之外,还有世传的《古名姬帖》。此帖笔法古朴肃穆,字形稍扁、体态自然,明显与钟繇的楷书有更多的渊源,这从《宣示表》《荐季直表》等帖中可见端倪。这实际上也是对钟繇书法风格的继承,但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上,更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虽然现今所见到的卫夫人书法只是刻本,且为片章短文,只能观其大概,但这也足以让人们详见其书法艺术的高超。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而且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见解。她撰写的《笔阵图》一文,详细地论述了书法用笔结构的方法,以及书法审美方面的基本观点和书法鉴赏的重要主张。她在文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对书法的七种基本笔画一一作了形象的说明:“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山坠石、“撇”如陆断犀象、“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这里的形象描绘有着超现实的意义,不仅对当时的书法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更对今后一两千年的书法演变有着非凡的影响。因为点画是书法单字的基本元素,也是书法形态美的基因,早期的书法即篆隶书只是直与曲的线条,汉末之后,尤其是到东晋时期,草、行、楷几大字体兴盛,原来单一的线条演变成了形体各异的点画。所以在这个时期,探讨各种点画特有的美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画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书法初学者良好的入门途径。

对于不同字体书写的用笔,卫夫人也作了精辟的论述,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应该说,卫夫人关于用笔的论述,在今天也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文章图片2

《古名姬帖》东晋.卫夫人

卫夫人书论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骨”与“肉”这一对涉及书法内在本质的理念。她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虽然在此之前著名书家蔡邕、杨泉等人也在这方面有过涉及,但基本上只论及一个方面,首次把“骨”“筋”“肉”并提,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详细理论阐述的,当属卫夫人。这论述的价值在于把书法线条的质感之美明确下来。“骨”,有坚挺、硬实的特点,在书法线条上表现出来的就是阳刚之力;“筋”,有柔韧、圆转的特性,在书法线条上表现出来的就是阴柔之力;“肉”,有明丽、温润的美感,表现在书法线条上则是丰润的特色。卫夫人强调“多骨微肉”“多力丰筋”,反对“多肉微骨”“无筋无力”,明确要求书法线条既要有阳刚之力,又要有阴柔之美,还要具备明丽、温润的美感。此外,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还提出“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的理论原则,也是非常宝贵的理论总结。这个论述是大胆而超前的,也反映了东晋以后书法的评判和书法的研究渐渐走向自觉,逐渐独立,慢慢地成为书法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和引领力。

《笔阵图》是卫夫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的心得,尽管其中的有些观点并非完全由她独造,而是参考和汲取了前人的论点,但她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新,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品评标准,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孟云飞转自《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8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