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石壕吏》,从这六个问题,看杜甫的矛盾心理

 读书工 2022-01-24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李亨在甘肃宁武称帝。杜甫逃脱叛军的监守,到达凤翔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但是随后由于受房琯事件牵连,被贬谪为华州任司功参军。

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回家省亲后,离开洛阳,途经新安、石壕、潼关,前往华州去上任。当时兵荒马乱,他不得不小心,只能日行夜宿。

当杜甫来到河南陕县石壕村投宿时,正碰到吏卒深夜捉人,那种情形深深触动了他。出于诗人的本能,于是他把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这便是有名的叙事诗《石壕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唐王朝在抵抗和平定安史叛军的战争中,伤亡惨重。为了补充兵员,不得不到处征兵捉人。这些底层官吏白天抓不到人,只能靠深夜来突然袭击。

这首诗说是诗人的所见所闻,其实就是听到的。因为进入深夜,杜甫已经入睡了,他只能是凭听觉。外边那么嘈杂,能够把来龙去脉写清楚真的很不容易。

这是一首叙事诗,就是杜甫按照夜晚投宿、官兵夜里捉人、杜甫天明告别的顺序写的。诗句也不是很深奥难懂。我们读这首诗,弄懂了六个方面的问题,就能理解杜甫的用意。

第一,“石壕吏”指的是什么样的官吏?是指管辖石壕村一带的地方官吏,外出抓壮丁的低级官员和差役。杜甫把他们的征兵写成“捉人”,可见官吏素质低下,粗暴蛮横。

当时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在前线与安庆绪史思明的叛军作战,人员伤亡惨重,是不是他们也有官军下来拉人补充兵力呢?当然这种可能性也不排除。

第二,“老翁逾墙走”是写的老翁躲避兵役吗?在战争年代人们都是高度紧张的,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准备逃难。老翁跳墙逃跑,应该不算躲避兵役。

因为老翁三个儿子都在前线打仗,并且两个已经阵亡。根据唐朝兵役制度,老翁六十岁左右,也超出了应征的年龄。老翁之所以担心被抓,正是说明此时大唐已经进入非常危急混乱的状态。

第三,孙母“出入无完裙”是什么状况?“孙母”就是老翁的儿媳妇,即孙子的母亲。她躲在房里不能见人,是因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而且还有一个正在哺乳的孩子。

孙母现在是寡妇,她没有改嫁,她哺乳的孩子是老翁仅存的后代。诗人对孙母的描写,实际上只是安史之乱时期国破家亡、人民穷困痛苦的一个缩影。

第四,老妪为什么要自告奋勇“急应河阳役”?按照当时的迷信习俗,女人是不能参战的,这对战争不吉利。但是老妇人却可以去当差,给部队做饭。

老妇人并不是有多么高的思想觉悟,她之所以去应差,是在反复请求得不到同情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这样可以避免官吏纠缠,最后抓走老翁和孙母。因为现在孙母要抚养孩子,老翁又是家里唯一的劳力。

第五,“如闻泣幽咽”是指谁在哭泣?老妇人跟着差役越走越远,渐渐地也听不到她的诉说了,这个时候诗人又好像听到有人在哭泣。这哭泣的是谁呢?有可能是孙母,有可能是逃跑后悄悄归来的老翁。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一种幻觉。诗人受到这一场面的惊吓刺激,一夜未睡,不但倾听关注着后面的动静,脑海里可能还一幕一幕地出现前面捉人的情形。

第六,诗人杜甫为什么是一个旁观者?杜甫没有参与其中,既没有出来制止,也没有被抓壮丁,因为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情节允许虚构,有可能诗人只是在附近,并没有在现场。

还有杜甫本来就是过客,不是当地的户籍居民。而且杜甫是一个地方官,他是到华州去上任的,他的职务比这些差役都要高。更何况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都是唐朝命官,按规定后人应该免除赋税劳役。

最后我们再回到这首诗的主题上来。这首诗是叙事诗,作者的感情色彩都淹没在叙事当中,诗歌中仅仅只有“妇啼一何苦,吏呼一何怒”两句,表现出了捉人场面的残酷。

作者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人,为什么他在朝廷征兵这一事件上,态度反而有些暧昧呢?这是有原因的,可以说有苦衷,心里很矛盾。

理应是支持征兵服役的,这是维护国家安定统一、平定叛乱的需要。但是这种超乎规定的强蛮抓壮丁,特别是深夜突袭的粗暴方式,杜甫绝对不会赞成。

同时杜甫也是一贯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但是对这个征兵抓人,由于是从国家大局出发,杜甫也不便出来制止。所以在诗歌里也是直叙其事,并没有带上多大的感情色彩。但是诗歌在最后写“独与老翁别”,总算是给了安慰。

所以有些人对杜甫的《石壕吏》这首诗产生了误解。有的甚至认为老妇人是出于爱国情怀才去“急应河阳役”的。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应该注意上面的六个问题,并多加分析。

总之,杜甫写此诗时存在一定的矛盾心理。对于这次征兵,是批判还是支持?对于老翁老妪,是同情还是谴责?很显然杜甫只能去追究安史之乱的责任,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在他的“三吏”“三别”诗歌中也得到了有力证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