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王位继承人?丨《群书治要·礼记》

 情缘半岛 2022-01-24

节选自《群书治要・礼记》第五集

全文共1353个字,阅读约需5分40秒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谕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谕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这个“养”,就是教的意思,“言养者积浸成长”,这个“养”,就是教,之所以用“养”这个字,就是指,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浸润,使其逐渐成长

  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说:“养,谓涵育熏陶以成其德也。”就是通过涵养教育、熏修陶冶,成就他的德行。“示之”就是“修于身以示之,太傅以身教也。审谕,详说其义以晓之,少傅以言教也。”太师和太保也有专门的注释。

  在孙希旦《礼记集解》中注解,他说:“师、保,即《周礼》之师氏、保氏也。师氏掌教国子以三德、三行,所谓'教以事而谕诸德’也。保氏掌养国子以道,而教以六艺、六容,所谓'辅翼之而归诸道’也。” 这个就是太师、太保。

图片

  太师主管教国子以三德、三行。三德:“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也。”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这个都是太师的职责。

图片

  太保呢,他教国子六艺,还有六容。这个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容呢,“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那么这是太师和太保的责任。

  那么后边呢,在继续解释太师的职责,“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师,就是教世子以所行之事。“喻”,就是晓的意思。“诸”,就是于的意思。而每事之上,使世子晓喻于德义也。比如说,教之以事亲之事则知孝之德,教之以事长之事则知弟之德

  “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这个“保”就是护的意思。“辅”就是相。“翼”就是助。谓护慎世子之身,辅相翼助,使世子而归于道。这段话意思是说设立太傅、少傅之官来教养世子。太傅明辨父子、君臣之道并且示范给世子,就是为世子示范父子、君臣之礼。少傅侍奉世子是通过观察太傅的德行而详解其义。所以太傅是用身教,少傅是用言教,言传身教。世子入学修习之时,有太傅在前,少傅在后。世子在闲居出入之时,入宫有太保,出宫有太师,因此教导明晓而成就德行。为什么他能够成就德行呢?因为有四个人来辅佐世子,不离身后,时时刻刻地提醒他,对他是以言教和身教。

  太师的职责,是通过教世子如何行事而明其德义;太保的职责,在于使世子谨守其身并予以辅益,因而使他的行为都合于正道,也就说太保要使世子谨守其身,就是精心地来护佑世子。这就是太保的职责。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于王位的继承人的教育十分地重视,有太师、太傅、太保,还有少傅。

  “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

  因此,知道如何做好儿子,然后才可以做好父亲;知道如何做好臣子,然后才可以做好人君;知道如何侍奉他人,然后才能差使他人。君王对于世子,从亲疏关系而言是父亲,从尊卑关系而言则为君王。既有父亲的亲情,又有君王的尊贵,然后推及于天下百姓而皆有之。所以,培养世子不可不慎重!处于君王、父亲的位置,观察天下之人,如果近不能教谕其子,其余的也就不值一提了。 

*内容来源《群书治要》学习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