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度世界最高,韩国的机器人产业为何能够快速兴起?如今怎么样?

 RoboSpeak 2022-01-24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正式于202221日起对韩国生效,协定生效后韩国将进一步扩大贸易关系,近日,据韩国《首尔经济》报道,韩国大企业明显加快了进军机器人产业的步伐,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未来增长点,积极开展相关并购和技术投资。

▍韩国的发展政策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1年世界机器人报告》中显示,韩国机器人的密度为932台,居世界首位。韩国从2010年起连续八年在工业机器人密度上排名第一,但在2018 年以来连续第二年输给新加坡,本次又回到了世界机器人密度最高的位置。韩国在市场规模方面排名世界第四,2020年新增安装量为3.05万台。

韩国央行分析称,近年来韩国工业机器人普及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全球机器人价格下降了30%以上;二是电气、电子、化学、运输装备等机器人利用率较高的行业在韩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

同时,韩国具有优秀的制造能力和软件领域较强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半导体、电池、机械、传感器和软件等机器人相关零部件制造和技术能力的快速发展,企业加速推动机器人商用。

韩国机器人产业兴起的契机,在于2000年代中后期IT产业的急速发展,促使韩国政府投入规模化及系统化的机器人应用研发支持。韩国于2008年3月公布《智能机器人开发及普及促进法》后,每五年制定一期“机器人产业基本计划”,以系统化方式推动机器人产业育成政策。过去十多年来,韩国政府约投入7000 亿韩元以上,进行机器人产业相关技术研发支持。

自2012年以来,韩国一直积极参与机器人行业,当时政府承诺投资约3.16亿美元。2014年,韩国政府通过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为开发先进机器人额外承诺了27亿美元。韩国联合通讯社(2016)表示,公共和私营部门投入约3500亿韩元用于本地关键基础机器人技术,并向企业研究中心注入超过1000亿韩元。

整体而言,韩国的机器人产业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并推动。在机器人多样化的新发展时期,韩国机器人密度被新加坡反超后,政府于2019年就发布了机器人制造业发展蓝图,又于2020年12月出台规划,修改了在产业、商业、医疗、公共等4个应用领域与机器人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韩国机器人发展蓝图表明,未来将同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机器人,利用机器人振兴传统产业,并寻求掌握机器人领域硬件和软件的核心技术。蓝图预计到2025年,韩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5.8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093韩元)增加到20万亿韩元,销售额超过1000亿韩元的机器人企业将达到20家。

此外,韩国还计划引进应对机器人事故的机器人专门保险,编制收集、利用和保护机器人信息的指南等。而在老年护理、医疗、物流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韩国政府也正酝酿一份2020至2026年服务业机器人扶持方案,资金额度为3000亿韩元。

当然,不仅是政府,韩国私营部门同样活跃,韩国企业集团参与了与机器人研究有关的各种赞助活动。

例如2015年,三星电子在一个专注于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和虚拟现实的研发实验室投入1亿美元。现代重工在医疗SR上投资,在韩国各个医疗中心部署了几台机器人。

韩国中小企业通过政府赞助,正在生产用于教育、农业、医疗康复、国防、文化、制造、环境、家庭服务、零部件以及安全等多个领域的机器人产品。

▍韩国机器人产业动态一览

尤其关注的是,作为新兴机器人技术的代表企业,韩国斗山机器人(Doosan Robotics)被认为在技术创新方面接近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并得到韩国政府的推介。

在2022年CES上,斗山宣布其已经成为韩国首家协作机器人年销量达1000台的企业,同时斗山还公布了 3370 万美元融资消息,由私募机构Praxis Capital Partners与韩国投资伙伴株式会社(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领投。

从CES上的参展企业来看,不仅是斗山,韩国许多大企业也在布局机器人这个新领域。

LG电子在早些时候已将机器人定为未来核心增长点,将业务重心放在了服务业机器人上,陆续推出了自动驾驶机器人、行动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杀菌机器人、除草机器人等。

现代汽车去年收购了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企业美国波士顿动力,快速进入了机器人市场,并将业务重心放在工业机器人上,瞄准需求旺盛的物流市场。

三星电子近期进行了机构调整,将今年2月成立的“机器人事业化工作组”升级为常设机构“机器人事业组”,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投入力度,拟通过发展机器人业务获得实实在在的利润。

分析认为,韩国内优秀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将使机器人市场迎来新的飞跃期。

例如自2018年以来,成立于2015年的斗山机器人就一直保持着韩国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斗山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也表现出色,它是第一家被评为世界五大协作机器人生产商之一的韩国公司。目前,该公司的全球业绩占其总销售额的70%,其中来自北美和西欧等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受到政府和资本支持后,斗山机器人计划在这些地区设立子公司,以进一步加速增长。

又例如此前外界未看到三星电子在机器人领域的明显动向,去年三星电子成为韩首个获得机器人行走辅助ISO 13482国际认证的公司,表明其具有充足的技术实力;同时,三星拥有众多家电产品,可能会继续通过并购快速提升其机器人领域竞争力。

韩国目前许多企业认为,未来的机器人使用还可能有助于缓解韩国日益老龄化的劳动力,同时还可能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帮手。或许更紧迫的是,人工智能将可能在该国与朝鲜非军事化区边境发挥重要的防务作用,目前已经部署了例如 SGR-A1半自动化哨兵,最初也是三星集团研发。

▍韩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问题

韩国虽然在机器人利用率方面领先,但在机器人制造技术方面存在短板。

例如从应用来看,韩国对工业和个人服务机器人组件的依赖程度分别为 56.3% 和 53.5%。具体而言,机器人制造组件对进口依赖度达到 61.1%。在驱动程序、软件和传感器方面,韩国自产组件比率分别为 14.8%、24.3% 和 24.9%。

而占据机器人成本最大的驱动部分,如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自产使用率为29.6%,可以看出韩国机器人的进口零部件比例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打算同时发展工业和服务业机器人。韩国目前在电子和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应用保持世界领先,但在纺织和食品等行业,机器人应用相对滞后。

也有韩媒指出,韩国国内协作机器人新市场大多是小企业,也以中小企业为目标。韩国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家数达2000多家,中小企业占 97.0%, 其中销售额不到 50亿韩元者,占整体的 96%。

韩国机器人工业振兴院政策企划室长全真宇(音译)就曾表示,为了维持全球竞争力,韩国的许多机器人企业重点考虑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目前韩国机器人产业虽然在汽车、电机电子等领域的大企业带领下呈现增长,但是这种以大企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恐有日益僵化的疑虑。

▍韩国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韩国一直在寻求掌握机器人领域硬件和软件的核心技术,降低对美国和日本等拥有尖端技术国家的依赖。

为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将在2020年起的7年内,拨款1000亿韩元用于研发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包括智能控制、自主驾驶传感器、智能手臂以及软件。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也重点强调,为推动韩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韩国需要打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提升相关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还应着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韩国产业研究院一位研究员表示,政府考虑加大支持力度,如加大在公共部门使用机器人的力度。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提出,随着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正变得更聪明,韩国期待把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更多领域。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崔起荣则表示,在新的商业环境下,政府已经发现物流机器人等新型机器人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提高运输效率,还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并改善道路行车环境,目前韩国政府正在积极培育非接触式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产业。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希望利用机器人振兴传统产业,承诺推广机器人租赁服务并降低准入门槛。韩国政府预期,到2023年,传统产业领域使用的机器人数量从去年的32万增加至70万。

韩国机器人工业振兴院政策企划室长全真宇认为,考虑到中小企业的频繁换产需求,以及这部分企业很难确保都有会编程的工程师,所以韩国未来会考虑通过政府课题化、标准化开发支援协作机器人工艺解决方案,同时打造软件性的竞争战略。

韩国央行则建议,随着技术进步、后疫情时期的数字转换加速,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挖掘新的高附加值产业,使因机器人普及提升的生产效率导向业务创造,增加行业间“劳动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