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考点一:国家的本质
①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 ②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③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④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②④:材料说明国家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②④符合题意。①: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①错误。③:国家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③说法不明确。故本题选D。 考点二:国体与政体
A.认为政体是一成不变的 B.否定了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 C.政体的作用高于国体的作用 D.没有看到政体具有不同的类型 【答案】B 【详解】B: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一定的国体。有学者曾经认为国家的形式取决于国家的大小,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否定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即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B符合题意。A:材料中的观点没有认为政体是一成不变的,A不合题意。C: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材料中的观点也没有体现该选项,C错误。D:材料中的观点看到了政体具有不同的类型,D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
①民主集中制优势明显 ②它适合中国国情 ③它由中国共产党制定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政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民主集中制优势明显,也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政体对国体的适应性,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的,这侧重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不是它优越性的体现,③与题意不符。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政体,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的共同点,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四: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
A.可能是民主共和制 B.是半总统制 C.可能是君主立宪制 D.是责任内阁制 【答案】D 【详解】ABC: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该国政权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故ABC不符合题意。D:因对政府施政纲领不满,某国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首脑立即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这符合议会制的特点,题中限定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该国政权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故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点五:政党 例5.2021年11月24日,瑞典首位当选女首相玛格达莱娜·安德松在获得历史性任命仅数小时后,就宣布辞职。她按计划应在26日正式就职。但是,在24日下午的投票中,瑞典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未能获得议会支持,预算案遭到执政联盟伙伴绿色环境党的反对,该党还宣布退出少数派政府。安德松随后被迫宣布了辞职的决定。按照惯例,如果一个执政党离开联合政府,联合政府将被迫下台。材料表明( ) ①瑞典是多党制国家 ②瑞典两党通过赢得选举执掌国家政权 ③瑞典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④瑞典是总统制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瑞典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未能获得议会支持,预算案遭到执政联盟伙伴绿色环境党的反对,该党还宣布退出少数派政府,这表明瑞典是多党制国家,瑞典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①③正确。②:两党制国家的两个主要政党通过赢得选举执掌国家政权,②排除。④:瑞典是君主立宪制国家,④错误。故本题选B。 考点六:利益集团
A.利益集团通过司法诉讼的途径影响决策 B.联邦与州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C.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D.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利用两党分配利益 【答案】D 【详解】D: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互相牵掣限制了政府在枪支管制问题上的作为,而财力雄厚的全美步枪协会通过捐款等进行的攻关,让不少本来支持控枪的议员都在最后一刻倒戈。这体现美国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利用两党分配利益,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政府决策,D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美国利益集团通过捐款等途径影响政府决策,不体现利益集团通过司法诉讼的途径影响决策,不涉及联邦与州相互间的关系,AB与题意不符。 C:美国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总统选举,不是议会选举,C说明不准确。故本题选D。 考点七:单一制和联邦制、邦联制的区别 【过关检测】 1.2021年11月24日,由于预算案在议会中被环境党反对而未获通过(环境党随即退出少数派联合政府),被任命为瑞典首相仅7小时的安德松宣布辞职。但安德松在议会29日的首相候选人资格投票中再次当选,并领导少数派政府到下次议会选举前。据此可知( ) ①由于在议会中属于少数派,安德松的权力将被削弱 ②瑞典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安德松需对议会负责 ③瑞典执政党将可能更频繁地遭遇议会的掣肘和制约 ④议会是瑞典政治权力中心,能影响瑞典政府的组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④:瑞典议会能影响瑞典政府的组建,议会是瑞典政治权力中心,瑞典政体属于议会制,故④符合题意。③:由于安德松领导的是少数派政府(所谓少数派即指在议会中不占多数过半席位),特别是随着环境党退出少数派联合政府,安德松领导的执政党更没有在议会中的主导权,更有可能频繁地遭遇来自议会的掣肘和制约,故③符合题意。①:中“权力将被削弱”表述错误,安德松更频繁被议会掣肘制约不等于安德松权力被削弱,一说法错误。②:根据材料仅能判断出瑞典具有议会制政体特点,并不能直接得出瑞典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实际上瑞典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故②不选。故本题选D。 2.2021年9月27日,在德国大选中,德国社民党以25.7%的得票率赢得联邦议院选举。2021年12月8日,社民党总理候选人奥拉夫·朔尔茨经过议会选举,成为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这说明( ) ①德国总理由议会多数党的政党领袖担任 ②德国议会是权力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 ③德国总理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④德国总理由民选产生,可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德国实行议会制,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德国议会是权力中心,①②正确。③:德国总理是政府首脑,德国总统才是国家元首,③错误。④:德国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④错误。故本题选A。 3.在法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法国这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被称为( ) A.总统制 B.议会制 C.半总统制 D.内阁制 【答案】C 【详解】C:在法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法国这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被称为半总统制,故C入选。ABD:选项ABD均不是法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故ABD不选。故本题选C。 4.下列对英国和美国政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英国首相只是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 ②美国总统是选举产生的,英国首相是国王任命的 ③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要对议会负责 ④两国议会都有权监督政府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①④: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英国首相只是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两国议会都有权监督政府,①④认识正确。②: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是选举产生的,英国国王任命首相仅是形式上的,②认识错误。③: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③认识错误。故本题选D。 5.有人认为,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和安全,增加公民福利,以提高全体公民的“幸福感”。这一观点( ) A.指明了公正性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说明了社会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答案】D 【详解】A:公正性并不是国家的重要特征,A错误。B: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根本的问题,B错误。C:社会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基础,C错误。D:题中观点看到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但忽视了国家的本质属性——阶级性,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6.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政体意义上讲,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大都实行民主政体的有( ) ①奴隶制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④现代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②:古代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民主政体,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在选举中,政党的命运取决于选票,两党为争夺选票,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和主张在客观上( ) ①反映了一定的民意 ②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有利于政治体制改进 ④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政党的命运取决于选票,两党为争夺选票,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这说明美国两大政党政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渠道,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强调美国两党在政策和主张上反映民意。未涉及促进社会制度变革和政治体制的改进。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8.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决定》,与时俱进地把坚持全过程民主写入国家法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坚持全过程民主( ) 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 ②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③体现了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超阶级性 ④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坚持全过程民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大完善和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民主具有阶级性,没有全民民主和超阶级民主,我国的民主也一样,③错误。④:宪法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④错误。故本题选A。 9.列宁指出:“如果不是嘲弄理智和历史,那就很明显,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这说明( ) ①阶级社会的民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②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才是纯粹的民主 ③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④阶级性是民主的本质属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③④:列宁指出:“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这说明阶级社会的民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也说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性是民主的本质属性。①③④符合题意。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纯粹的民主。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不同国家的政体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终归是其国体的表现形式。因此( ) ①国体决定政体 ②国体体现政体 ③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④适当的国体能够巩固政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不同国家的政体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终归是其国体的表现形式,这说明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①③符合题意。②: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②说法错误。④: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是对各个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功,背后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联邦政府将各州政府推到了应对疫情的第一线,出现了联邦缺位、各州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疫情防控又遭遇到2020年美国大选的党争牵扯,各州在疫情应对上采取具有本党色彩的立场与政策直接加剧了分裂态势,让美国国内无法实现同舟共济。 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知识,说明在疫情防控大考中为什么中国能交出一份令世人满意的答卷。 【答案】①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抗疫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分析】背景素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考点考查: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知识,说明在疫情防控大考中为什么中国能交出一份令世人满意的答卷。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学生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进行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疫情防控是对各个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这可联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优势: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有效信息②: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这可从政权组织原则及其优势的角度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防疫取得的成就。 得分点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抗疫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举国动员,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依靠。 12.2021年5月1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商务委员会经过6小时审议,以24比4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无尽前沿法案》。6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了该法案,但法案名称改成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美国两党素来相争,但在这个法案上,两党不争了。该法案打着“创新与竞争”的旗号,实际是干涉中国内政,鼓噪对华搞全面战略竞争,妄图遏制中国发展,这也预示着美国从法律层面开启全方位、系统性制华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指出美国法案更名的实质。 【答案】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政体从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美国法案更名是打着“创新与竞争”的旗号,实质是通过干涉中国内政,鼓噪财华搞全而战略竞争,遏制中国发展,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 【分析】背景素材:美国法案更名 考点考查: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从国家制度的角度,指出美国法案更名的实质。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解答本题,可首先指出: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政体从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有效信息②:该法案打着“创新与竞争”的旗号,实际是干涉中国内政,鼓噪对华搞全面战略竞争,妄图遏制中国发展,这也预示着美国从法律层面开启全方位、系统性制华时代→可联系实质是通过干涉中国内政,鼓噪财华搞全而战略竞争,遏制中国发展,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政体从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得分点②:实质是通过干涉中国内政,鼓噪财华搞全而战略竞争,遏制中国发展,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该法案打着“创新与竞争”的旗号,实际是干涉中国内政,鼓噪对华搞全面战略竞争,妄图遏制中国发展,这也预示着美国从法律层面开启全方位、系统性制华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