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社交:若无价值,你只是朋友圈的“僵尸”

 思想者札记 2022-01-24

前几日,因为加上某市级领导的微信激动了一阵。原以为领导工作忙,从来不发朋友圈。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和单位里既是领导又是同事的Z某吃饭,席间有人要加他微信,加好友后Z某让我把他“朋友圈”设置为“屏蔽”状态,心中恍然。原来无处不在的人性,竟还藏在朋友圈中。

微信虽不用看脸,但需要价值对等


在社交中,“微笑”是最常用的,但其实,那种“社交微笑”真实成分并不多。单位里,有一位同事,总是挂着一脸标志性的笑容。有人甚至还总结出一套检验一个人人际关系好坏的方法,那就是看他会不会笑。也因为这种“社交微笑”的虚伪,这也成了看不惯虚伪的年轻人产生社交恐惧症的根源。

有了社交软件后,遮住了社交时微笑的虚伪面纱,也推动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清楚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聊天室,每天都是爆满。后来MSN、网易泡泡等平台的出现,让聊天慢慢冷落,毕竟“一对多”的社交不如“一对一”社交私密且重要。MSN和网易泡泡,只不过是传送文件的办公软件,却被很多人用来聊天。随着email的出现,它们又慢慢被聊天软件QQ取代。

社交的目的,就是把陌生人变成熟人,彼此做一些价值交换。假如说陌生人之间需要戴上面具,那么熟人之间一定是戴了“枷锁”。因为变熟之后,更需要在熟悉面孔之下,进行心照不宣并视而不见的伪装。而微信社交,则避免了这种看得见的虚伪,但其实,它并没有背离社交的本质:价值对等。


人以群分,你并没进入他的朋友圈

同事说起领导发的一条搞笑“朋友圈”,因为很少刷朋友圈,我就去翻了下,发现自己看不到他的“朋友圈”。这样的事情,我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起初,我们往往以为领导忙,手机只是普罗大众的工具,而领导经常忙于各种会议、各种应酬;你去找领导,他办公室门口一般会站着不少人。

其实,这些并不是真相。前段时间,一位老乡从省城来,因为他是某机关的领导,晚饭时间,从市里到单位,大小领导悉数作陪。那位老乡说,他只是出差顺便路过,本不想麻烦地方的领导们。或许他说的是真心,但到了地方,地方领导们陪他,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所以你以为领导很忙,因为你根本不在他的社交圈。因为价值不对等,在你看来很忙的领导,到了上级那里,他可以随时有空。

知乎上,有个叫“木木”的说:刚刚发现领导朋友圈屏蔽了我,我同事都有他的动态,我没有,感觉真的是很震惊。我想对“木木”说:这有什么可震惊的呢,在他看来,只不过别的同事比你更有价值罢了。


加“好友”是最廉价的面子


加微信只是礼貌最近一位网络写手遇到一件郁闷的事前几天和小花(他们公众号的另一位写手)一起吃饭,他俩拿手机出来一起研究某小说的热度和点评,炫耀说自己有个脑残粉”,并且当着小花的面,点进小粉丝的微博主页,意外发现她居然也在写小说。

小粉丝在没有加他好友时经常点赞评论可是当和他互加好友之后,热情就骤减了。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吃饭或者在某个场合,大家寒暄一番,互加微信。然而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虽然互加好友,但彼此微信好友中只不过是多了一具“躺平”的“僵尸”。偶尔,也想说几句,但终究交集太少,不知道说什么合适,逢重大节日,顶多只是发微信相互问候,说不定还是信息群发。

也许加微信的瞬间是极开心的,但这个廉价的情面,因为交流的不可持续,慢慢就“躺平”在那里。生活就是这样,有些人加你好友,这已经是他交往的底线了,不可能再近了,因为你根本不是他生活里的人。

每个人都很贪心,遇到价值不对等的人,总想得到一些什么,给了一次机会后,往往认为既然给了一次,为什么不能再多给点。

加“好友”并非好友,可能只是“僵尸”

不管是你加别人好友,还是别人加你好友,不外乎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有求于你的,如果你不是有太多价值的人,这些人加你往往是会微信卖货,或者是做一些宣传。毕竟这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把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作为自己的放大器。

还有一种是,你具备很多价值,这些人加你无非是想做更多交流,借助交流或者从你那里得到更多收获。在社交时,你主动加别人好友,一定是你觉得这个人对你来说能够形成某种“资源”。有时候,在酒场上或者萍水相逢,也会一时兴起彼此加为好友,但毕竟加好友是“最廉价的价值交换”,这些好友在微信中躺平了一阵,说不定别人早把你悄悄删除。

有些人,总是以为加了某位大咖或者某些有重要价值的人的微信好友,当作炫耀的资本。其实,如果你们没有太多的交流,没有持续的价值交换。加了好友又有什么呢,只不过彼此的好友里多了一具“僵尸”罢了。

正像有人说的“微信,微微相信就好”,倘需真正的朋友,还是平时多交流,让彼此从对方那里获得价值,而不是仅仅做微信上的“好友”。



进军元宇宙:微软收购暴雪意味着什么
沉寂500年后,王阳明“心学”为何又被人推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