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蒙发现奇怪符号,找我国专家研究后,真相让欧洲学者哑口无言

 hy01 2022-01-2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文字也是如此,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了。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杭爱山发现了很多奇怪的文字,这些却揭秘了一段历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外蒙戈壁惊现刻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地带突发暴雨,有两位牧民跑到杭爱山躲雨,结果他们发现杭爱山的崖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两位牧民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回去以后就上报了。蒙古考古队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蒙古杭爱山,因为蒙古位于高原之上,气温日差大,常年沙尘风化,许多古迹都会被风沙吞噬,只能快速去杭爱山。不过他们在杭爱山前研究数月,也没有得出结论,无法辨认,只能暂时搁置起来。

2016年内蒙古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外蒙的专家们突然联想到那些古迹文字可能是中国古文字,便将杭爱山的照片给内蒙的专家们看了。收到杭爱山的资料,内蒙的专家们立刻投入了研究,两国起初都以为与北魏征讨柔然的战役有关,便在浩渺的中国古籍中寻找这些字迹的影子,《魏书》也是翻得透彻了,也仍然不得要领

断崖文字之谜

这让杭爱山的研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正在这时却发现有几个字依稀能辨别出来,那就是“南单于”。本来无处下手的研究终于有了新进展,专家们重新将目光投入到两汉时期上。

中国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相继北伐,但匈奴之患延绵不绝。东汉时期,窦宪出兵讨伐,恰逢我们的附属国南匈奴有征讨北匈奴的心思,窦宪便一举平定北匈奴之患,班固被任中护军随行,窦宪平定匈奴后,登上燕然山远眺,他天性张狂,便命班固写下了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专家们多番考究,便找来《封燕然山铭》和石壁上本来不明意思的文字一一对应,却发现文字逐渐贯通,豁然开朗,多番确认,杭爱山石刻就是《后汉书》所说的燕然山石。只是燕然山在后代的版图分裂中逐渐分离出去,便是现在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了,只是因为从前书本里所记载的燕然山与杭爱山偏离了200多里,才一直没有被后人发现

北匈奴蝴蝶振翅,引发历史风暴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里写到“汉攘匈奴,与罗马之灭亡,及欧洲现代诸国家之建设有关。”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时期,我们驱逐匈奴,导致了罗马的灭亡,也是现如今西方国家建设的根本原因。这句话一直是西方学者所不屑的,他们高傲地保持着西方中心论的思想,直到燕然山石刻的发现,才让欧洲的学者们哑口无言

公元290年左右,一群被称作匈人的骑射民族出现在欧洲历史上,他们在顿河对面整顿修养,欧洲各个部落都曾出兵试探,但每次都被逼得节节败退,欧洲人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很快匈人直接击溃了顿河对岸的阿兰国。罗马帝国边境的哥特人一时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还没做出反应,匈人就直接灭了东哥特人,重创西哥特人,直接攻占了俄罗斯南草原。

匈人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跟着逃窜的哥特人骚扰罗马帝国边境;另一边攻下了美索不达米亚,占领了爱德沙城;最后一路直接入侵了萨珊波斯帝国,被击溃的民众们只得溃败逃亡,意大利北部战火四起,昔日强大兴盛的罗马帝国被狗急跳墙的日耳曼人攻灭,使得欧洲进入了千余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匈人最强大的领袖阿提拉和匈人部落被欧洲称作“上帝之鞭”

北匈奴被窦宪击溃后,历史记载他们向西迁徙,历史几个世纪也没有记载,结合西方历史的描述,匈奴人应该就是导致欧洲罗马帝国灭亡的匈人,而一部分内迁的匈奴人直接导致了后汉的五胡之乱,汉朝的这场战役就像蝴蝶振翅那样,煽动的巨大风暴导致了欧洲的战火时代,匈奴人消失了几百年又再度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导致了欧亚两端的战火,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蝴蝶效应

所以说杭爱山悬崖上的奇怪文字,还原了一段历史真相。这个发现意义是重大的,当然也让欧洲学者闭上了嘴,而这一切也多亏了研究的人员,为他们点赞。

外蒙发现奇怪符号,找我国专家研究后,真相让欧洲学者哑口无言

外蒙崖壁上发现文字,专家认真解读,揭秘了一段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