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百孝顺为重

 冬歌文苑 2022-01-25

百孝顺为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近年关,无数守家老人,早已备足年货,掰着手指,细数日子,望眼欲穿,坐等子孙回家团圆;而孝男顺女们,也是身在异乡,归心似箭,怎能放过这难得的报孝老人的好日子呢?

孝道作为一种文化,生生不息,千古流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精髓。早在甲骨文时期汉字中就出现了“孝”字,当时的“孝”字是会意字,字型宛如一个小孩搀扶着一个长着长长胡须的老者。《尔雅.释训》解释:“善父母为孝。”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里写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他把行孝排在所有善行的首位。《孝经.圣至章》里强调:“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行孝是炎黄子孙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并化成了深入骨髓的自觉行为。《礼记》中论述了行孝的三大法则为:“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同时教授人们如何行孝:“孝者,畜也。”这里的畜,就是养。因此,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孝”字的基本含义就是侍奉和赡养的意思。在长期缺吃少穿的历史大背景下,老有所养,关注长辈的吃和穿,成了小辈人行孝的首选。评价一个人有没有孝道,也把是否让长辈吃饱穿暖作为最基本的评判标准。

这种源远流长的孝道观,至今仍然指导着不少人的行孝实践。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哀怨:“哎,我在城里这么大的房子,父母就是不来住!”“我把爸妈的吃和穿几乎全包了,他们用的钱也全是我寄回去的,可他们就是只喜欢呆在身边的弟弟妹妹,真是百姓爱幺儿啊。”更有甚者,在传统行孝观的支配下,硬是给长辈们约法三章,不准这样,限制那样,使老人们的行为受到极大束缚。

殊不知,日历已经翻到了二十一世纪,缺吃少穿的一页早就翻过去了,老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他们不缺吃,不少穿,多数都不缺钱用,缺的是心理上的满足,他们的幸福观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而不是按照后辈们划定的圈子放弃生活的自主性原则。因此,历史悄无声息地赋予了孝道文化新的内涵,老有所乐才是新时期敬老养老的主旋律。行孝也应与时俱进!

孝顺、孝顺关键在“顺”,孝而不顺,等于白孝。所谓“顺”就是顺应、顺从。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长辈们养老需求的变化,顺从长辈们对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正确选择。“百善孝为先”的后面也该加上一句“百孝顺为重”了。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当年春晚,歌星陈红一曲《常回家看看》,唱红中华大地,唱响大江南北,更是唱进了无数老人的心窝里,以至于一些老人为此感动得满面泪流。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这或许才是老人们最大的期盼!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