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只有你和孩子同一高度,才能理解他

 heitudi 2022-01-25

图片
那些妨碍父母与孩子一起玩耍的原因,多半都是些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

1906年12月,纽约阴云笼罩,市民们被各种难题和是非困扰,心情极度沮丧,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

商业和政治领域内的犯罪活动在法律的庇护之下猖獗一时,曝光各类欺诈黑幕成了守法公民的主要职业。

文学和戏剧作品充斥着尖酸刻薄的语调,—进入20世纪的尖酸刻薄中不乏轻松和机智,但作品的受众时常感到满腔愤懑、情绪低落。

此时此刻在纽约城,童话故事《彼得·潘》被搬上了舞台。

故事的男主人公充满智慧而又温文尔雅,女主角秀外慧中、美丽大方;艺术家的灵魂、孩童的纯真,这就是彼得·潘。

将《彼得·潘》搬上舞台,绝非为了演出一个故事,而是为了演绎一种鲜活的梦想。

用最简洁、最优美的方式表达一种生命的力量,带领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故事中,可怕而残酷的现实其实是一种虚构,所有的美妙幻觉,才是终究会成真的梦想。

图片
图片
这是1906年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当时的纽约,形势一片黯淡,人们在心灰意冷之余,急需《彼得·潘》这样的作品。

《彼得·潘》从头至尾都在表达作家巴里的心愿,作者不仅是在讲述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的故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已经开始尝试或习惯于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当换位思考后你会发现,孩子有些“气人”、“调皮”的事情都变得可以理解了。
不过,很少有家长想到过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不是引申义的“视角”,而是真正蹲下来单纯的视线平行来看待世界。
当你把观察世界的视线放低些,会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原来他们最喜欢问的这是什么、为什么,都是真的好奇,而非故意挑战父母的“耐心”,你会知道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那些美好和尝试。
时光飞逝,1906转眼过去,人们的脚步踏入1991年:这时的彼得·潘已经长大成人,早已脱掉一身的稚气,不过同时失去的还有他爱玩的天性。

这位彼得便是电影《铁钩船长》中的彼得·潘,一名身心疲惫不堪的律师,背负着重重压力,整日在激烈的竞争中忙于商业并购方面的业务,同时他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孩子们每天最盼望的,就是爸爸能和他们一起玩耍。

“这会儿不行,孩子们。”

对于孩子们的恳求,彼得每次总是这么随口答道。

直到有一天,为了挽救他和两个孩子的情感,彼得决定再次舞动想象的翅膀(重新体验一次男孩子们的抢饭大战),恢复那份久违了的纯真和快乐。

父母应该主动和孩子一起玩耍,即使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大笑,一起重温旧日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享受纯真无邪的血脉之亲。

埋藏于心底的担心和害怕1906年的纽约城也许并未消失,说不定今天的纳什维尔、小石城、达拉斯、伯明翰,或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还有当年纽约城的影子。

图片
图片

以前听人说过,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休息以及玩耍,都应该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在三者间维持一种平衡。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疲惫不堪,灰头土脸,占据大家时间和精力的多半是工作,不管是在单位上班还是在家里办公,休息和玩耍永远都是其次——没办法,这是我们的文化。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陪孩子参加夏令营。很多父母都说,要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创造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在休息的同时,学会互助、付出以及玩耍。

没过多久,主办方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箱水枪和其他玩具。东西刚到营地,一个父亲就不由自主地抽出了一把水枪,接下来的场面可热闹了,大家足足打了了半个小时的水仗,男的一组、女的另一组,从屋里打到院子。

而我呢,当时虽已40多岁,竟然成了“战斗”的主力。

为什么当时的记忆会如此生动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只玩儿了一次而已。要是每个夏天大家都这么尽兴地玩儿,可能记忆就不会这么深刻了。总这样玩儿也不太现实。

每个成年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我这样好傻。

许多父母平常在孩子面前都尽量摆出一副严肃、能干且自信的模样,所以总是有这样的担心,觉得自己毫无节奏感。

要是跟着孩子们一起跳队列舞的话,样子肯定会很傻,让别人看见自己出糗可就不好了。

图片
图片
父母们往往认为,自己都那么忙了,哪有时间玩?大堆的事情都还没做,跟孩子一起玩儿真是太不负责任了。

我太累了,回到家里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休闲一下。我不想引人注目,自己身材都发胖了,再去踢球的话,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我年龄大了,不如以前了。

孩子提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许多家长不愿意,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玩,也不会玩,能做到的,就是给孩子们加加油,看他们玩得开心就行。

“孩子不想和我一起玩。”有些家长就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孩子希望自己靠边站,给他们跑跑腿,帮着收拾妥当,这样他们就可以玩了。

如今,我们对玩耍的这种看法应该要改变一下了。孩子需要父母一起玩耍,父母也需要为了自己而放松,玩耍才是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做父母往往让人神经紧张,玩耍则能使人放松心情,让心灵得以解放,真正体验喜悦和快乐。

图片
图片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需求,想让爸爸妈妈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时是很快乐的。

除了接受父母的教导、培养、授业乃至训诫以外,孩子们也需要和父母们在一起做另外一件事—玩耍。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加深父母和孩子间的感情。

长大以后,大家也许会本能地感觉到这样做不对,但事实上,玩耍确实能让我们放开自己。因为玩耍,我们有了空间和时间和空间,去清理内心中的头绪,卸下担子和压力。

因为玩耍,我们可以更好地呼吸,换个角度看世界,解放自己,拥有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更加专注生活。因为玩耍,繁忙而紧张的生活终于盼来了等待许久的闲暇时刻,我们得以归家休息,恢复纯真的自我。

图片

每个人都应该留出时间和空间来体验玩耍带来的欢乐。

不用非得等到我们心情好时,才去创造乐趣。玩耍很重要,它的意义和价值无法用语言描述,也远远超越我们的视野。世界当时需要,现在也需要,未来仍需要——喜悦。

本文参考塞西·高夫等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分享的故事和方法。部分内容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