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黄鳝报恩

 数字人生6688 2022-01-25
元朝年间,终南山里有个小村落,名叫桃溪村。尽管外头官兵横征暴敛,百姓生活困苦,但由于桃溪村地处偏远,连官兵也不肯走几天的山路进村来。因此,里面的村民生活得虽然清贫,倒也悠闲安乐。

桃溪村没有什么别的特产,土地也并不肥沃,特点就是桃树多、水多、鱼多。在村子外头不远,一条大河自西向东流过,分出不少细细的溪流,流经村中。村民们在桃子成熟的季节,摘下桃子拿到集市上叫卖;桃子未成熟时则在大河上打鱼,年年以此为生。
在村里,说起打鱼技术最好的,人人都会竖起拇指夸一句老谭头。
有时初春雨水频繁,大河涨水,水流湍急,其他人都打不到鱼,偏偏老谭头仍能满载而归,而且网上来的鱼满满当当,活蹦乱跳,一条条肥美异常。
但是,当旁人问及他打渔的秘诀时,老谭头却只是神秘一笑,谦虚地表示:是老天爷赏饭吃。
老谭头本来有媳妇,可惜她在生产时落下了病根,身体不好,捱了三年就撒手西去,只剩下老谭头和一个独子相依为命。
老谭头的儿子名叫谭胜,将他爹的打渔本事学了一多半,也能独当一面。但是父子俩一起打渔时,老谭头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他:
“老汉一生打渔没有什么秘诀,只有三个原则:不用网眼太细的渔网,捕到不知名的东西要放生,捕到岁数大的或体型巨大的鱼也要放生。”

虽然父子两人打渔技艺高超,但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来打渔,最终的收获也只能图个温饱,攒不下太多积蓄。
这日里,父子俩一整日又是没有什么收获,直到夕阳西沉,老谭头对儿子道:“这是今儿最后一网了,打完咱们说什么也得回家了。”
谭胜一听,便满怀希望地道:“希望能走好运,打上些大鱼。”
谁知,他的预言竟真的应验了,拉起渔网一看,是一条足有半人大的金色黄鳝,在网中摇头摆尾。老谭头见此,忙道:“赶紧放生,这鱼如此巨大,若是打上来,就违背了咱们的原则。”
谭胜虽然不愿意,但最终也拗不过老爹,两人一同将黄鳝放生了。
随后一阵子,谭胜偶尔听到有些人打到金鲤鱼,拿到集市上叫卖,被有钱人花重金买下的传闻,就会独自闷闷不乐,长吁短叹。

老谭头怎会不知儿子的想法,便规劝他道:
“打渔涉嫌杀生,总归有伤天和。之所以不用网眼太细的鱼,便是放过那些太小的鱼,让它们在水中自由生长,这样来年仍有鱼可打;而水深多精怪,若是有些不认识的精怪,不小心被渔网打上来了,须得赶紧放生,以免精怪怨恨报复;而年龄大的鱼,和体型巨大的鱼通常活了很久了,通了灵性,能听懂人言,放了它们,也是做一点善事。”
谭胜向来孝顺懂事,听了父亲的解释也就释然了。但他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却因家中困窘,在村里没有什么人家的女儿愿意嫁给他。不仅谭胜自己焦急,老谭头也暗中发愁。
这天,谭胜挑着一篓子鱼上集市里去叫卖,不料晌午刚过,忽然下起了雨。行人纷纷走避,集市上的生意清淡了起来。
谭胜正要收摊,忽然听见女子哭声,循声寻去,发现是一名年轻女子,正在为刚买的柴火被淋湿了而哭泣。

谭胜笨嘴拙舌,想了半天,跑回去挑了两条上好的鲫鱼,送给女子:“姑娘别伤心了,送你两条鱼,回去炖汤喝,暖暖身子,别生病了比什么都要紧。”
这姑娘名叫邓小芳,住在邻村。因这送鱼一事,竟对谭胜芳心暗许。回去与家人诉说后,家人到处打听,得知谭胜老实憨厚,孝顺勤劳,便请媒婆来上门说亲了。
谭胜得知此事后,正是喜从天降,每次邓小芳过来桃溪村玩耍时,必定好饭好菜地招待,唯恐她受一丁点冷落。
这日,谭胜出门赶集,正好邓小芳再次来访,老谭头正在家中劈柴,忙请邓小芳坐下,又见家里油正好用尽,于是出门去村东头油坊买油。
不料只是这一会儿功夫,待老谭头归来时,却听到自己家中传出了桌椅翻倒声,和女子哭泣声。他扒在窗边一看,竟然是村里的流氓李五,正在调戏邓小芳。
原来,邓小芳多次拜访桃溪村,她的年轻美貌,早就吸引了村中几个流氓的目光。这日见谭胜不在家,老谭头又出门了,胆子大的李五便忍不住了,翻墙进来准备做些坏事。

老谭头一看,心中大急,但他年老体衰,如何打得过身强力壮的李五?他忽然灵机一动,跑到门口大声道:“哎,村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赶紧进屋坐坐吧!”
屋中的李五一听,怕被村长捉住,慌忙放开邓小芳,一溜烟从后院翻墙头跑了。
邓小芳呜呜咽咽,整理好衣襟,对老谭头哭诉道:“谭老爹,多亏你回来得早,不然我怕是没脸见人了!”老谭头忙连声安慰,又应她的要求,将此事对谭胜绝口不提。
半年后,邓小芳顺利和谭胜成亲了。她自嫁过来后,懂事勤劳,孝顺老人,并在半年后便怀上了孩子。邓小芳一怀孕,一家人更是精心伺候着,无论她有什么要求都尽力满足。
她也很懂事,只有一点喜好,爱吃鱼,说是鱼汤能令她想起当初美好的时光。
随着孩儿月份越来越大,邓小芳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渐渐地,谭胜拼命打渔,也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何况一家人还要卖鱼为生。老谭头尽管年纪大了,抛不动渔网了,见此也主动要求去河边钓鱼。

这一日深夜,想着厨房里空荡荡的鱼篓,老谭头辗转难眠,便去河边钓鱼。河边月光很好,波涛平静,老谭头坐了一会又开始犯困,正在半梦半醒的时候,忽听哗啦一声,一条金色的巨大黄鳝,沐浴着月光跃出了水面。
老谭头正在惊诧,便听那黄鳝口吐人言道:“儿媳吃完鱼,就该吃你们父子俩了!十日之内,去请长春观刘道长,还来得及。”
老谭头揉揉眼睛,却见眼前风平浪静,哪还有什么大黄鳝。
但黄鳝所言,他却一直放心不下,隔日便假装出门,扒在窗边偷看,却见邓小芳抓起一条鱼就直接生吞了下去,那狰狞的神情,完全不像熟识的儿媳。

老谭头吓得魂飞魄散,忙上长春观去请刘道长。刘道长来了谭家,先是在门口观望了一会,笑道:“果然妖气冲天。”
随后,刘道长便走进了屋中,邓小芳一看到他神情大变,从榻上跳了起来,身手矫健得完全不像个怀胎的妇人。他却举起拂尘轻轻一点,只听一声尖锐的猫叫声响起,一道黑影闪过,邓小芳立刻晕倒在了地上。
刘道长收起拂尘,解释道:“看来贫道所料不差,是一只猫妖附在了你儿媳身上。只是这妖怪不会无缘无故上身,莫非你近来得罪了什么人?”
老谭头一回忆,忙将李五之事告知了刘道长。刘道长听后点了点头,道:“此事你也无需理会了,供奉猫妖是邪道,猫妖一旦身死,供奉的人也会殒命。”

果然,刘道长走后不出三日,便传来了李五在家暴病而亡的消息。而老谭头一家,顺利有了个大胖孙子,一家人仍旧和和美美地生活了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