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土壤与农业种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土壤的质量保障是实现种植高产的必要基础。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或者不正确的种植方法,导致土壤病害、虫害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农户会选择给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来抑制病虫害发生,最终实现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 01 一.土壤致病菌的危害 在农业种植中,土传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特别是经济作物,在连续种植过程中,相应病原微生物数量会被持续培养放大,例如姜瘟病,病原菌是黄极毛杆菌,姜的营养特别适合黄极毛杆菌生存和繁殖,连续种植姜就相当于定向持续培养黄极毛杆菌,姜地土壤中黄极毛杆菌会逐渐增长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姜瘟也就不断发生。 02 二.传统防治方式 几乎每一个种植户都在使用各种方式和杀菌产品防治农田的微生物病害,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因为农业种植中有“四座大山”,如果对此不了解并加以解决,那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03 三、土壤常用的消毒方法 (1)药剂消毒法 在播种前后将药剂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种子带菌和土传病害的蔓延。主要施药方法如下: (2)喷淋或浇灌法:将药剂用清水稀释成一定浓度,用喷雾器喷淋于土壤表层,或直接灌到土壤中,使药液渗入土壤深层,杀死土中病菌。喷淋施药处理土壤适用于大田、育苗营养土等。 (3)硫黄消毒法:将硝石灰、硫黄、锯末充分拌匀,具体用量硝石灰100千克/公顷、硫黄2~3千克/公顷、锯末500~750千克/公顷,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用铁锹或钉耙深翻混合,再用大水灌透,覆盖塑料薄膜,并将薄膜四周用土压实盖严,保持10天左右。此法最好在夏季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达到充分杀灭土壤中病虫的目的。 (4)物理消毒法1: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温室或田间作物采收后,连根拔除田间老株,多施有机肥料,然后把地翻平整好,在7~8月份,气温达35℃以上时,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好,土壤温度可升至50~60℃,密闭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病菌。这一方法大都在我国北方地区连年种植草莓、西瓜、花卉的大棚温室里应用。近年南方设施西瓜大棚内也用此法消毒,灌水后还能起到洗盐的作用。 (5)蒸汽热消毒:是用蒸汽锅炉加热,通过导管把蒸汽热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温度升高,杀死病原菌,以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这种消毒方法要求设备比较复杂,只适合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及苗床上小面积施用。 (6)火烧消毒:在露地苗床上,将干柴草平铺在床面上点燃,这样不但可消灭表土中的病菌、害虫和虫卵,翻耕后还能增加部分钾肥。 (7)新型农业(土壤)杀菌剂——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法 过氧化氢银离子适用范围 过氧化氢银离子在农业种植领域的应用 蔬菜大棚(叶面喷施、土壤杀菌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