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与观察 | 2020中国传媒业新政的解读与思考

 出版与印刷 2022-01-25

作者 | 陶继华

作者单位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校刊部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1.00.076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陶继华.2020中国传媒业新政的解读与思考副[J]. 出版与印刷, 2021(6): 17-23.

摘要 | 文章针对我国2020年颁布的传媒业十大新政要素进行梳理,对其规范管理、深度融合、保障体系和技术热点四个方面的内涵进行解读。提出传媒业在学习贯彻政策文件重要精神的同时,应针对传媒业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融合的路径与措施、业态的重塑和再造等方面,对标新政内容和要求,深入推进新政在传媒业宏观管理和微观实践中的作用价值,加快行业发展进程,确保传媒业在“十四五”时期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 传媒新政;传媒业;政策规范;技术标准

→ 查看HTML全文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传媒业面临着新技术、新应用、新环境的变化,其生态迎来重大变革。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这一历史交汇点,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高度关注传媒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于2020年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意见和办法,对数字出版、融媒体发展、报刊规范管理、影视制作、网络平台和互动视频等作出新的规范和要求,内容涉及传媒业诸多范畴,意在从政策层面加强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传媒业应当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政精神内涵,把新政作为传媒业“十四五”规划的思考重点,坚持以此为导向夯实传媒业的文化建设、新闻宣传、舆论引领作用,以新政为推手,加快行业建设进程,推动传媒业融合纵深发展。本文通过对新政的解读与思考,为传媒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发展和规范运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政要素

为清晰直观地反映2020年传媒业新政的相关要素,本文对政策的发文时间、发文单位、标题和涉及主体进行了梳理(见表1)[1]

表 1  2020年传媒业新政要素

二、2020年传媒业十大新政的内涵解读

2020年传媒业十大新政的陆续出台,释放出强烈的超前意识,对规范和完善传媒行业的政策监管,指导和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解读分析其内涵,可以发现规范管理、深度融合、保障体系和技术热点是其蕴含的关键要义。

1.规范管理

质量是传媒业发展的生命线,而规范化管理是提升质量水平、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和促进传媒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2020年新政中有四个文件提到了“管理规范化”,其中既有对传统出版行业的管理规定,也有对新兴媒体的规范要求。

传统报刊业的导向权威性和内容专业性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围绕报刊业发展现状及其监督检测、出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相继出现[3]。2020年《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出台,对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在内的报刊质量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意在健全报刊质量监管体系,提高全行业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规定》主要从报刊主管主办、出版发行单位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出发,要求落实“三审三校”等管理制度,对报刊的编辑、校对、印刷等各环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构建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了报刊的高质量建设标准,明确了期刊责任主体问责制,也表明国家对增强报刊业品质管理的决心。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大众追求的目标,新载体、新媒介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影视剧、短视频、网络剧和直播电商等日益兴盛。但这些行业在急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以及缺乏规范管理的情况,影视剧冗长、“天价片酬”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遏制影视剧内容“注水”、演员“天价片酬”等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电视剧、网络剧的制作备案审查流程、集数长度、制作成本配置比例提出明确要求。该文件的颁布是为了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的管理,做到自律守责,并为相关执法工作提供依据,促使电视剧、网络剧在注重利益的同时,也需明确社会义务与责任担当,以保证健康有序的业态环境。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视频获得了广泛的使用,视频行业的兴起与火爆,成为新媒介环境下人、货、场相链接的关键因素。而相关的网络平台因责任意识不到位,加上管理和处罚办法的滞后,日渐成为制假售假、虚假宣传的温床,给法律适用带来了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网络直播中各方责任,建立了严格的行业行为标准,对互动视频的制作、审核、播出等进行规范,以保障使用者、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为加强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规范应用,2020年《互联网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简称《规范》)出台,彰显了主管部门对于网络视频内容的重视。这一传媒品类正处在快速成长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因而《规范》对互动视频的相关术语、制作流程、数据格式等进行了规范定义,明确了互动视频的制作和播放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这对推动互动视频产业的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深度融合

“媒体融合”是近年来反映传媒业建设和发展态势的热词。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印发。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建议》提出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对传媒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建议》指出传媒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四个方面,体现了决策层对推动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战略性考量。可见,媒体融合发展是“十四五”期间传媒业建设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心任务。

关于媒体融合,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意见与要求[4],自此,“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是对2014年颁布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就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进行阐释。经过“十三五”期间的摸索和建设,我国媒体融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措施和强力保障。主流媒体一直是引领舆论导向的制高点,媒体深度融合需要强化新型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而做好、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媒体融合扎根基层,最广泛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根本需要[5]

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与新技术应用的融合,二是加快媒体机制改革。媒体与新技术应用的融合应充分考虑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推动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实践,从而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6]。媒体机制改革的推进,应确保融合进程不偏离现实状况,建立以主流媒体机制改革为坐标、逐步深入推进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媒体机制改革是在确保媒体融合,实现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同时,可进一步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的合理布局。

3.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一直是关乎国家安全战略的头等大事,也是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不断增多,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在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如果遭遇基础设施和关键信息被非法控制、干扰、中断或破坏等情况,将会对国家安全和政治、经济安全构成连续性的危害。而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版物的形态日趋多样化,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数字新媒体使得阅读更为便利,但网络侵权造成的纠纷和案件也屡见不鲜。针对上述问题,2020年相关新政提出网络和著作权的安全构建保障体系,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12部门联合下发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简称《办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为根本,明确细化了我国网络安全审查的具体办法,一是有效指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申报审查工作,并对关键系统设备上线运行及服务采购设立了严格的安全门槛;二是将安全关口向前推移,构建多部门协同合作的组织体系,从防范危险、化解风险的角度加强对网络供应链的管控。《办法》引入了网络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大幅提高了侵权法定赔偿额上限,完善了网络作品的定义和类型,保护了新环境、新业态下新媒体创作主体的权益。

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简称《决定》)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力求解决著作权制度在现实情境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保护措施,即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引入、视听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以及著作权保护技术措施的定义。《决定》强调对“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保障保护,是基于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复杂局面,网络安全和著作权安全急需保障的紧迫形势,从法律法规层面为信息基础设施和著作权权益保护、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决定》的颁布,有助于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作品创新主体权益,构建知识产权领域治理体系,以顺应产业发展、文化创新的需要,具有适时性、前瞻性和科学性,是强化网络媒体和数字版权安全防护的有力举措。

4.技术热点

在全球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5G等技术成为“十四五”规划中的战略重点和热点。这些新技术赋能于传媒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是传媒业当前和未来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战略引领技术。2020年相关新政对此同样予以关注,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5部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简称《指南》),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

《指南》制定了人工智能规范技术应用程序的接口标准、设备标准、场景标准等,致力于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就人工智能领域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建设,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共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标准,以确保各领域在该技术及应用上的准确性、一致性和高效性,对有效指导新一代人工智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具有对标管理作用。

5G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关键要素,也与国家安全和行业安全密切相关,2019年是我国5G商用突破的关键之年。《通知》以政策形式从建设部署、应用场景、技术研发、安全保障、组织实施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细则,以保障5G网络在“十四五”期间的进一步建设、推广、发展和安全应用,从而继续发挥5G技术在新产业、新生态下的规模效应和创新作用。这对加快5G建设及全面应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经济平稳运行;对增强5G技术建设部署,包括基站资源、电力和频率的保障,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构建5G应用生态系统;对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和测试验证,落实组织领导和责任有着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和5G是全球科技革命中的引领性技术,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主管部门对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强力推进,是为保障先进技术在经济、信息等多领域和多产业生态下的应用与优化,以政策来保障技术的实施、运行,全力推进新技术在我国众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人工智能和5G技术会对传媒业数据要素的生产、流动和利用,业界的互通协同和高效服务,传媒链接关系和行业生态的重构,传媒业的跳跃式发展和产业的创新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指南》和《通知》的制定,有助于解决人工智能和5G在新技术、新业态下产生的新生问题,加强传媒业在人工智能和5G应用发展方面的保障力度。

三、基于新政的传媒发展思考

通过对2020年传媒业十大新政内涵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政均是基于“十四五”规划的宏观层面,从管理、融合、保护、技术等要素入手,对传媒行业中的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网络视频等各个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可以说,2020年传媒新政的制定和颁布,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时刻,围绕关键性的传媒领域新生问题,提出政策性意见和办法,对打造传媒新业态、新生态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传媒业在学习贯彻政策文件重要精神的同时,应对新政予以深刻思考,重视其在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传媒业在新环境、新目标下的稳健发展。

1.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十大新政针对传媒业的技术介入、规范管理等制定了多条详尽的条例和办法,其形成既立足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需求和传媒业新时期的要务,也是以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传媒升级、构建传媒管理新机制的决定为依据。传媒业在此指引下,需积极扩大传媒业技术应用范畴,深入学习技术相关内容。

一是扩大“传媒+数字技术”应用范畴。传媒业数字技术的应用,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现实情况,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积极开拓多种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如智能出版、大数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英文缩写MOOC)、小型私密在线教学课堂(small private online class,英文缩写SPOC)、AR视听、VR视听、全息视听、5G+短视频、知识服务等,以丰富的数字技术打造传媒新业态,推进传媒业的技术创新,提升其在经济、文化、民生领域的作用,使传媒业的决策、执行、控制和应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传媒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跟上世界科技进程[7]

二是着重对新政中的技术应用规范和敏感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例如数字技术的使用界限、安全隐私技术保障、智能合约等关键内容,以及在版权保护、追踪溯源、知识服务等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等应用场景制定的管理和防范措施[8]。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对传媒业而言,既深化了传媒业在新时期的战略性布局,也是数字技术在传媒业的内容、形式、服务等各环节中应用与管理的落实,这将为传媒业数字技术应用提供坚实保障,促进井然有序的产业链体系形成,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2.融合的路径与措施

从新政导向来看,传媒业融合发展战略涉及两个方面,即科技融合与多级传媒融合。科技融合是传媒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媒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基础。多级传媒融合被明确列入“十四五”规划,是媒体融合的主攻方向,也是媒体发展战略的中高级阶段。对此,传媒业要深入考虑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保证融合的实施与贯彻。

一是借助多层次的融合路径。新闻、出版、网络、视听、文艺等传媒产业的“融合”,如果仅靠行业内的单一模式,既不符合当下融媒体发展的目标导向,也很难形成强大的融合功效。对此,传媒业要发挥其特殊的产业优势,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的覆盖功能为抓手,与科技、金融、商业、知识服务等领域进行合作,展开共建、共享、共融的积极探索,构建多产业垂直路径,积极与知识普及、文化教育、大众生活与商业服务等产业形成强有力的多网格生态[9]

二是采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措施。科技融合是传媒业借助的外部技术手段,人才与产业的融合则是其内部的根本保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各类传媒业保持着较为简单的管理机制和产业环境,拥有单一专业技能就可应对工作。但在社会、经济、科技等极速发展变化的状况下,融合发展对传媒人才的政治判断力、信息化掌控力、服务全局执行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各类传媒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是“一将难求”。在融合发展态势下,传媒业既需要能满足专业领域发展、实现传媒形态融合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能以坚定的思想站位、高超的发展视野拓展融合渠道的复合人才。传媒业须对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机制采取加快推进措施,建立健全人才评估和培养体系,重点培养数字传媒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内容人才、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10],以保障在意识形态领域,在科技产能驱动和公共文化服务多要素并行要求下,传媒转型升级融合战略的有效实施。

3.业态的重塑和再造

一系列新政对传媒业业态的重塑和再造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业态”一词是典型的日语汉字词汇,意思是业务经营的形式、状态,主要用于商业经营领域。[11]传媒业的“业态”是其广义的表达,包括“运营组织、所有制形式、经营形态及企业形态”等。在新政战略下,传媒业的组织形式、经营策略和传播形态发生了重要变革,如出版业的数字化采编发、新媒体行业的智能应用手段、网络平台的法规化管理等。对于传媒业业态的重塑与再造,有三个方面不可忽略。

一是具备业态革新的勇气和能力。新政详尽的管理内容、规范化要求,为传媒业在组织规划、发展经营、标准实施等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的指导和保障。对于业态的重塑,传媒业要有革新陈旧的勇气和保障新业态稳健发展的能力,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使传媒业的业态创新既高水平又高质量。

二是构建密切的链式业态流程。传媒业业态的重塑和再造,需要建立有序的业态流程。充分利用新政中提出的技术赋能、政策赋能、质量赋能,将政策红利、数字化、智能化和业态创新进行有效连接,构建起人、物、网三者间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开拓相互依存的链式关系,打造并健全传媒新业态流程[12],形成传媒业由内及外的链式形态,是传媒业双向循环的重要方式。

三是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环境。传媒业新业态的形成,取决于以市场为主体对行业的重塑要求,这是传媒业业态创新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结果,也是传媒业新战略实施的最高目标。传媒业新生态链,必然要浸润于市场环境、数字环境和应用场景,要深入分析三者的关系,不断探索并形成动态发展、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新生态方案。

四、结语

2020年传媒业十大新政以法规管理为核心,以深度融合为目标,以技术规范为手段,使传媒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重塑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据。新政对引导优化传媒业新发展,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数字发展和科学管理为指导路径,对驱动传媒业创新、引领传媒业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政策的适配性和关注度。传媒业在“十四五”发展中,仍要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推进传媒数字化建设、打造更多精品类型;要深度融合各类平台、各级组织,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把控,将主体责任意识和各利益相关体的保护措施放在首位;要积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依据新政要素,配置经营、服务、监管、应急运行机制,以全新业态抓住最核心的受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盘点2020:传媒业十大新政[J]. 传媒,2021(1):9-14.

[2]刘艳娥.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传媒改革的制度安排与改革路径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3:123.

[3]王凌. 质量管理的规与矩——关于“如何为报刊质量管理立规矩”的观察与探讨[J]. 中国出版, 2018(10): 7-10.

[4]人民网.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审议通过[EB/OL]. (2014-08-21)[2021-06-29]. 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0821/c172318-25511854.html.

[5]黄楚新, 郭海威. 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需要“四个新”[J]. 科技与出版, 2019(5): 21-28.

[6]曹三省. 面向全媒体格局的智能融媒体创新发展路径[J]. 领导科学论坛, 2019(16):60-81.

[7]张新新. 新闻出版业5G技术应用原理与场景展望[J]. 中国出版, 2019(18): 10-13.

[8]乔瑜. 基于区块链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 管理学刊, 2020, 33(5): 38-48.

[9]黄艳. 传媒生态变革中传媒教育的逻辑转向[J]. 传媒, 2020, (7): 87-90.

[10]尤可可, 崔林.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人才的培养理念及路径研究[J]. 出版广角, 2021(6): 27-31.

[11]360百科. 业态[EB/OL]. [2021-07-18]. https://baike.so.com/doc/5412172-5650298.html.

[12]宋吉述, 朱璐. 深度融合与业态创新——关于“十四五”期间出版融合发展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 2021(1): 53-64.

Title : Interpret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Ten New Deals of China's Media Industry in 2020

Author : TAO Jihua

Author Affiliation : The Ministry of School Magazine,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Anhui Provincial Committee (Anhui Administration College)

Abstract :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elements of the ten New Deals of China's media industry issued in 2020, and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s from four aspect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deep integration, security systems and technology hotspots. It is put forwar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carry out the important spirits of the policy documents, the media industry should meanwhile aim at the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edia technologies, the ways and measures of fusion, and the remodel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formats, be aligned with the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Deals, and thoroughly promote the contribution and value of the New Deals in the media industry's macro management and micro practice,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healthy, orderly,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industry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Keywords : New Deals of China's media industry; media industry; policy specif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熊喆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