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江门-东炮台

 我願追随風趙 2022-01-25

江門
KONGMOON CITY

写在前面:我在江门生活了二十年,竟然在中秋节那天,才第一次见到东炮台桥下的疍家船,第一次走进一间隐身闹市,几度经历拆迁,跻身于高楼大厦间,却依

然屹立不倒的二百年古庙。第一次走进江华路东华路内巷,发现还有一大批城中村,也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古建筑,以为是第一次走进五邑图书馆,才发现我十年前已经来过。其实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乏人文古迹,只是看看你有没有留意而已,何必舍近求远。。。


炮台行吟

天沙河口东炮台,不见有炮也无台。

只有一座炮台桥,桥下几只疍家船。

船家可知当年事,桥底英魂近廿年。

廿年人事几番新,为生活有几艰辛。

新楼已把旧船盖,黄水污浊气味黏。

瓜菜片片种河畔,疍船只只结绳连。

疍船行尽见古庙,风雨沧桑二百年。

如要尽悉古今事,须入古庙问神仙。

                     -戊戌年中秋偶记


江门东炮台
我曾无数次
经过这个地方
却从来没有
停下来走走看看
为什么
因为这里既没有炮
也没有台
只有一条臭水河
还有一座小桥
有什么好看的

炮台桥下,黄水滚滚,污浊不堪,岸边种着蕉树和各种蔬菜。但桥底下清晰可见几只黑影,其实这是几只船,这一天是中秋节,阳光灿烂,疍家小船就躲在桥下乘凉,船上还有小孩子在嬉戏。我曾在这座桥上经过无数次,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么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桥下,竟然还能有这一番景象。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
虽然这里既没有炮
也没有台
但这里有很多故事
不需要酒
也能让人热血澎湃

站在炮台桥上眺望,一边是对岸蓬江河上的楼盘(上图),另一边就是天沙河上的景象(下图)。

从蓬江河边眺望东炮台,可以想象这座炮台桥才是江门真正的门。

蓬江河上的疍家小船,应该也是从天沙河驶过来的。

江门大桥。


东炮台

对于江门来讲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因为他在天沙河和

蓬江河的交汇处

而蓬江河此处
又离西江很近

换句话讲

如果侵入了东炮台

江门镇甚至是

新会县

以及后方大片土地

都可以

整片长驱直入

已完全无险可守

从上边两张图可以清晰见到,东炮台处在天沙河和蓬江河的交界处,而这里蓬江河离西江又不远,是名副其实的江门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么重要的要塞
有炮也有炮台
防御外敌入侵

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而且据说这里的

老人家很多都讲

以前这里既有炮也有台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

被拆毁了

     历史上真正的东炮台,是在天沙河南岸堤东路和江华二路的交汇处,是一个弯月形的高大建筑。因为东炮台“置三千斤大炮一位,二千斤大炮一位,八百斤、五百斤大炮各三位。太平久,台倾圮不修,其炮存在江门之北极殿。”不过,书上没有记载东炮台的修筑时间,但说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已倒塌。1912年新宁铁路穿越东炮台故址过桥通北街,这时,东炮台连痕迹也没有了。

     在采访中,市总工会前调研室主任吕之熙告诉记者,在耙冲附近有座炮台山,而且东湖公园也有一座古炮,因此,有理由相信,东炮台或许本身并没有炮,或许是由于其在炮台山之东因而得名。- 江门日报网络版2010.10.15


如果当年有点远见

不把他拆毁

现在又能做一个

景点收门票

就像

几十公里外那个啊

门票还不便宜呢

人呐

哪有早知道的

。。。。。。

江门新会的另一个炮台,崖门古炮台,收门票的,不过我发现了一条不用收门票也能进去的小路,哈哈。


几十年前

一穷二白

吃都吃不饱

谁会知道以后

经济会高速发展

人们不仅吃饱了

还能无聊到

去农村玩什么农家乐

再看什么炮台

。。。。。。

这比农家乐更乐,这张图片太有意境了,陈皮村(茶坑村)上晒陈皮,比那些旅游景点陈皮村美多了,不过这里比较荒芜,也没什么人会去。

真正的农家乐,古井烧鹅一条街,还有霞路皇族村,哈哈。古井给人的感觉很漂亮,丝毫没有城中村工业区的感觉,因为人家本来就不是。。。古井可是皇族镇,华侨镇,旅游镇,有的是钱,干嘛要做城中村,哈哈。


时间倒流回200年前

清朝嘉庆年间

还记得想入侵

潮连岛的大海盗吗

没错

就是张保仔了

其实这个张大海盗

原先是没有去潮连的

本来他是想由东炮台

进入江门抢点年货过年

弟兄们一年到头

都在海上吃海风

年底了怎么也要喝点淡水

吃几件石湾点心

这也是一条非常有故事的老街,在水街附近,我们下次再吹。

在石湾直街口的石湾点心店,哈哈,也算是老字号,不过我觉得味道也就那样。


于是

他就和义母兼老婆

郑一嫂

开着战舰

就来到东炮台

嚷嚷着要钱要年货

东炮台对岸,这是一个好地方,今天我到这里散步,几乎都没有人,因为人们都出游去了。见到很多小船在捕鱼,听到对岸炮台那边在搞唱歌比赛,唱祖国新时代,然后是红叶转那首歌(片片红叶转,我忘了名字),清风随着歌声吹过来,还有斜阳,真的很惬意,不需要刻意去什么旅游景点人挤人啦,哈哈哈。

蓬江落日,东炮台就在右边远处,被树木挡住了。


要年货没有

送几个炮弹给你们吧

新年快乐哈

砰砰砰

几声炮响

就把张大海盗的战舰

轰出了几个大窟窿

从江门大桥上远眺东炮台,右上方的楼房中间隐约可见东炮台桥。


张大海盗愤愤地跑了

你们等着

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香港长洲岛的张保仔路。


他驾船离开东炮台

从西江逃跑

经过一座大岛

哎呀

老天爷给我送年货来啦

这个岛四面环水

他们插翅都难飞

哈哈哈

潮连岛洪圣庙。


弟兄们

我们先不吃点心了

我们吃潮连烧鹅去

于是他们就朝

潮连岛冲了过去

潮连岛江边,江浪滔滔,远方的荷塘西江大桥修了几次了。


谁知道这时突然

大雾漫天

白茫茫一片

莫说登岛

就是张海盗

看他老婆都看不清楚

这奇了怪了

刚才还晴空万里

真见鬼了

没见鬼

是见神仙了

图说江门-潮连岛

你等何方大盗

敢闯入南海龙王爷的地盘

还不快滚

于是

张海盗只好

灰溜溜地跑了

不过他堂堂

一个纵横七海

的海盗大王

怎么可能就此罢休

我在整个南中国海

都如履平地

从来没有对手

你们一个区区小镇

我都攻不下

以后在兄弟们面前

我还有面子吗

这里认为张海盗是江门镇人,我是怎么也不相信,虎毒尚且不食子,张海盗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带着海盗回自己的家乡打劫。。。


他越想越气

终于

在五月份

又卷土重来了

这次他带了130艘战船

誓要踏平江门镇

这次

他从北街长驱而入

仍然想从白石乡

东炮台进入江门

东炮台的河长牌坊,不过也就只是一块牌坊,河里一片浑浊,估计设置100块这样的牌坊河水也不会变清。


但这个消息很快走漏了

当张海盗进入北街时

白石乡唐举人

紧急召集乡民

誓死保卫家园

想食涯(我)点石湾点心

想透你个心

食炮就有得你食

疍家人种的青菜,也不知道是不是用天沙河的水来灌溉的,这里的水这么脏,种出来的菜能吃吗?


于是

江门镇人们就在

唐举人的带领下

与张海盗打到天昏地暗

不可开交

张海盗步步紧逼

白石乡子弟寸步不让

就在双方争持不下时

新会县知县沈大人

带援兵赶来

天沙河对岸的堤坝好像塌了,可能是上次台风,也可能是上几次台风带来的雨水冲毁了,也可能是旁边施工工地砸了什么东西下来,把河堤砸塌了,蓬江河的水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汹涌,我们初中以前就有人淹过,特别平静的水面,一卷下去人就没了。我记得校长说过,蓬江河是V型河道吧,水下浪非常大。虽然这里是天沙河,不过也是一脉相承的。


双方炮火震天响

东炮台硝烟弥漫

最后

张海盗见久攻不下

就撤走了

张某认输

好汉不吃眼前亏

这破镇还真是见鬼了

这么厉害

博客上找的图,我那天去炮台还没找到这个公园呢。。。



好了

弟兄们

我们去开平吃煲仔饭吧

于是

他们从崖门逆流上潭江

不久就到了开平长沙

开平就没这么幸运了

张海盗积怨已久

一路烧杀抢掠

还劫走妇女壮丁

。。。。。。

开平赤坎黄鳝煲仔饭,16块钱,是真的好吃,不过现在赤坎封闭装修,应该没得吃了。

开平大桥上眺望潭江。


赶走了张海盗

江门镇人们

平静地生活了100年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

洋人已经来到北街

当年的北街,俨然一个西式小镇。

大兴土木地

建教堂建海关

建工厂修医院

不断地抢我们的钱

江门北街街头依稀可见西洋遗迹。


这时四邑华侨们

当然义愤填膺

凭什么让你们

在我们的土地上抢钱

当然让我们自己赚

于是他们就商量

建一条铁路

从台山到北街的

图说江门-工业文明

新宁铁路曾经这么辉煌,如今仅剩下一个旧车站,的确可叹。


但铁路修到白石这里

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白石乡绅当然不肯

这是祖宗土地

你建了铁路破坏了

我们乡风水怎么办

这里炮台

是江门镇门之地

数百年来

曾抵挡了无数入侵

一旦动土了

风水就会被破坏

将来一有兵祸

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是以前的东炮台桥,据说当年的东炮台就在图上右上方的洋楼处。新宁铁路就在左边河岸行进。

据说炮台新村就在后方山头。

这是江门最早的公交车 ,在炮台桥上走过。



乡长你多虑了

洋人在北街坐着

谁敢来打江门镇

现在什么时代了

还信那些东西

你们不信尽管去建铁路

将来你们哭都来不及

修就修

陈大人一声令下

新宁铁路从现在的

炮台北路穿过

一直奔向北街车站

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

宣布建成

据这位博客的主人讲,新宁铁路就是从两栋楼中间穿过,至于他怎么穿,应该就是从左手边白石直行到了楼房穿过,然后再到北街吧。

炮台北路,据说是新宁铁路曾经的旧路。


谁知好景不长

过了不到三十年

为了防止日寇利用

新宁铁路就被全线拆毁

到了1939年3月28日

日本人终于来了

加上汉奸队几百人

由一个何汉奸作先导

从水陆两路大举

进攻江门新会

日本人入侵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


新会自卫团和

义勇壮丁大队

联合抵抗

打死日本仔

打死二五仔

。。。。。。

但由于敌我力量

太过悬殊

江门,北街的

屏障很快就被瓦解

第二日

日本人打到东炮台

当地民众殊死抵抗

曾打退了两次进攻

但无奈日本人

有飞机大炮的助攻

江门子弟什么都没有

所以

他们还是输了

天沙河的水

被子弟兵的鲜血染红了

这样死得有没有意义?

明知敌我力量悬殊

还是视死如归

但我明白

即使再让他们

选择一百次

他们还是会

做同样的事

即使蠢即使不值得

又如何

难道跪在日本人脚下

做奴才?做汉奸?

江门镇人做不到

。。。。。。

日本人很快

占据了东炮台

他们长驱直入耙冲

越篁庄入白石

两天后江门全线沦陷

。。。。。。

据说这是民国时期的东炮台。


后来

随着陆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东炮台的作用逐渐消失

反而成了很多

疍家船的避风港

每到台风暴雨

就会有无数渔船

开进东炮台避风

20世纪40年代江门疍家船,船上养的应该是猪吧。


再后来

疍家人多数上岸了

也在陆地上买了房子

大部分人买在

岸上的炮台新村

那天我经过这里,不知道这是炮台新村,哈哈,所以没有拍。

也有剩下没钱上岸的

他们就把大船长期

停在天沙河

这里的河长牌讲,这里是美景社区,那么河上的船民,又是否属于这个社区呢?或者他们是无人理的水上社区?。。。

图说江门-最后的疍民


河长制的牌坊下一片垃圾浮在河上。

我觉得黑色的小船很经典。

这间“房子”感觉建的不错啊。不知道住在里面舒不舒服呢,在这么臭的河上生活,能有多舒服呢?唉。。。

他们是江门最后的疍家人了吧,周围一片高楼已经把他们遮盖得严严实实,不走进这里根本不会发现江门竟然还有疍家人聚居的社区。

他们在岸边种瓜种菜,也种花草,还建个小房子可能临时避风吧?还是放东西?

这是木薯,还有甘蔗吧。

这些船,很多都是连成一片的。

河岸上种着很多菜,一行行地很有规模,还有一列很漂亮的甘蔗。

大船和岸边靠一条小船板相连,我看着就觉得可怕,不是说会不会游泳,我会游,就是怕掉进去这么恶心的水里。。。

疍家人用船板造的楼梯,用以上岸,与河岸石栏杆相连。

住在船上

在河边种菜种花

在船上养狗养鸡

也开着小船去打鱼

尽管这条河的水

已经脏的不成样子

打上来的鱼

也未必有人敢吃

那个红白蓝竹笼是养鸡的,我那天见到有两只鸡在里面。红白蓝布上边是锅型天线,看电视的。

其实船上的生活环境真的不好。。。岸边也是一片烂烂的臭臭的土地。。。

大船边的小船是出江捕鱼的。有马达,可以开很快,今天我就看见了。我追不上他们。

这些船板看起来也非常不稳。

右上方的插一面黄旗的小船捕鱼回来了,船上的妇女在绕绳把他与大船相连。

河边种的是芋头吧,还是水浮莲。。。

这条电线是他们搭的,哈哈,从岸上搭到船上。

但他们住了一辈子的河

能走得动吗

只要还有水

我们的家就在

不管是脏水污水

还是沟渠水

都是养活我们

世世代代

水上人的家乡

有只褐色小狗在船沿上走过。狗应该会游泳吧?

我走在这里,感受其实很深刻,想不到船上的生活跟数米之遥的陆地上好像隔了一百几十年,脏乱差,虽然设备也很现代,船上电视电脑应该也有,但环境实在太差。。。据说江门并没有安置疍家人的地方,或者有我不知道,炮台新村是要用钱买的,有钱就上岸,没钱就没得上岸,即使这里的水比起几十年前已经是天堂与地狱的距离了。。。我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里肯定会变成历史,所有的疍家船都会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我有幸能见证过这样一个当下。

右方的疍家船在蓬江河上高速行驶。

这只船上的老人家还在用河水洗头。。。不会越洗越脏吗?

蓬江河上高速行驶的渔船。

这里本来是一个码头,最近几年被拆了,只剩一条破船。

很多人在垂钓,疍家人会像夕阳一样消失在时代吗?


是啊

这是你们的家乡

能一直留在家乡多好啊

我却永远也

回不到我的家乡了

你是谁啊

干嘛回不去家乡

我是一个武警

19年前在炮台桥底

被洪水冲走

从此再也回不到家乡

只能在这里陪你们了

     邵荣雁,武警广东总队江门支队原副政治委员,广西苍梧县人,1959年12月出生,1979年2月入伍,1981年7月入党,中校警衔。1999年8月在参加江门东炮台桥抗洪抢险战斗中,6名官兵不幸落水,他在身负重病、多次呕吐的情况下,纵身跳入洪流,奋力救起两名战士,在抢救第三名战士时,终因精疲力竭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舍己救人好干部”荣誉称号,武警总部追授其“武警忠诚卫士”奖章,在军内外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武警网2015.04.04


这么恐怖

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时间回到1999年8月21日

八号强台风登陆珠江口

为江门带来狂风暴雨

上游的洪水夹着水浮莲

一直往下冲

到了天沙河口东炮台桥

由于水浮莲太多

把炮台两个桥拱堵住了

以至于洪水排不出去

就出现了桥内外侧

落差数米的险情

江门城区近20万人的家园

随时被淹

20年前的报道找不到了,这是今年的台风和洪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武警江门支队派出

百余官兵连夜抢险

到了24日凌晨

病中休假的

副政委邵荣雁

一接到要求增援的电话

就马上奔赴炮台桥

一到桥底

邵政委马上带领战士

挖开水浮莲

用锄头挖

用竹竿挑

用手扒

快点快点

再慢点就淹了

他自己也在挖

挖一下

就呕吐一下

因为实在是生病未好

战士递过来救生衣

邵政委没有穿上

我没关系

我游泳时你们还没出生呢

让那些没穿的小子们穿

他们不会水

叫你们平时早学游泳

今年高考期间,台风袭击江门,造成全城水浸。。。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晚上

邵政委和战士们

冒着生命危险

争分夺秒地

与水浮莲战斗

与洪水拼命

可能是老天爷

都觉得他们太辛苦

于是他决定帮他们一下

谁知不帮还好

一帮就致命

。。。。。。

凌晨两点十五分

突然一个巨浪冲过来

把水浮莲竹竿等

障碍物都冲走了

也把在挖水浮莲的

三名战士冲走了

眼看他们就要被

三米高的洪流冲下

邵政委抓住救生绳

一跃而下

上下翻飞

在巨浪中力挽狂澜

一把推起两个战士

他们顺利得救

这里的水位是真的很危险了。


然而第三个战士

不懂游泳

邵政委把绳子套到他手上

但他不会用啊

臭小子

回去记得学游泳

没办法

邵政委只好解开

他手上的绳子

用尽毕生最后的力气

把他往岸边一推

战士得救了

恩平某次洪灾救灾情景。


而筋疲力竭的邵政委

此时已再无力气往回游

总算把你们弄上去了

你们这群臭小子

记得学游泳啊

。。。

很快

他就被被三米高

的巨浪卷走

牺牲在炮台桥下

的滚滚洪流中

邵政委牺牲后

被国务院

中央军委

授予

“舍己为人好干部”

武警总部授予

“武警忠诚卫士”

称号

这些身后名

我都不想要

我只是想回去家乡看看

我家乡苍梧县

也有一条思良江

也是流去西江的

我们的江水

可比天沙河的水清多了

可是我再也回不去了

。。。。。。

邵政委是一个英雄,我们不应该把他忘记,炮台江水滚滚几百年,英雄无数,你是一个。



走过炮台桥

沿着炮台北路一直走

再经过一座桥

会看见成群的疍家大船

再往前走

走过这些船

水就会变得清澈一点点

也仅仅是一点点

再往前走

往左手边看

就到了一个

非常贵的楼盘

东湖某园

这个楼盘

当年可是

闹得沸沸扬扬的

因为贵

这个楼盘其实是挺不错。看起啦就不错的样子,黑白分明,外墙就好看。


在八年前的江门

竟然能炒到

10000多一方

(当时江门均价约在5000左右)

为什么贵

因为区位条件太好了

前边是五星级酒店

超市书城

家门口走过对面天桥

就是五邑大学

后边是一大堆的市场学校

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有

医院也有

天沙河在家旁边流过

不远处就是东湖公园

最要命的是

他处在新旧城市的交叉处

离新城区旧城区

的距离都差不多

去哪都方便

可以讲是实际的

市中心的区位

人来人往

比那些遥远的所谓新区

人影都不见几个

实在不知几十倍

。。。。。。

在这些人造水泥森林里

我生不出几分好感

以为很多风景都让

高楼挡住了

再走几步

会看见一座耙冲水闸

那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

这座破破烂烂的水闸

竟然已经有

超过100年的历史

1917年

广东治河事宜谭学衡督办

(棠下镇人)

委托瑞典籍工程师

柯维廉帮忙设计施工

建成三孔共净宽

14.9米石砌的耙冲水闸

使西江洪水高涨时

不能从江门河

倒灌入天沙河

以降低内河水位

减轻天沙河两岸

堤围抗御西江洪水的压力

这两张图是网上找来的,我那时真的不知道这个水闸有100年历史,所以就没有拍。

天沙河的第二次整治在1915年。当时,广东的东、西、北三江洪水同时暴涨,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沿天沙河两岸的堤围均告崩溃,出现严重水灾。大水过后,谭学衡回到新会处理善后,决定在天沙河上出水口的耙冲处兴建水闸,并于1917年请治河处的瑞典籍工程师柯维廉帮助设计施工,建成三孔共净宽14.9米石砌的耙冲水闸,使西江洪水高涨时不能从江门河倒灌入天沙河,以降低内河水位,减轻天沙河两岸堤围抗御西江洪水的压力。1917年,在天沙河东炮台兴建耙冲水闸,以防止洪潮倒灌,延长排水时机。水闸为3孔,净宽14.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由瑞典工程师柯维廉负责设计施工、广东省治河处督办谭学衡主持。-百度百科


走到耙冲水闸边

会看见对岸有一座古庙

这座庙

我从远处

见过很多次

就是没有走近看过

以前这里是

被围蔽起来

的一片青草地

以前的古庙虽然荒草凄凄,但是也是自然风光,现在的古庙,当真是不伦不类。。。在夹缝中求存。。。。。。

原来

这里已经搁置十年了

本来是要建江门

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

项目叫做江门世贸广场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

一直搁置

据说也和古庙的存在有关

后来

对岸的东湖某园动工

眼看着就要动到庙旁

可是庙就是屹立不倒

又过了几年

青草地开始破土动工

周围尘土飞扬

只有古庙依然

屹立在黄尘中

我以前就觉得

这庙很神奇

这个什么五星级又开始动工了,我倒希望他永远也不要建成。。。

据了解,新英世贸广场商业地块于1993年拿地,住宅地块拿地时间为1998年,曾于2001年第一次动工,后来几经动工再停工。停工原因众说纷纭,一说是受建于乾隆年间的华丰古庙保护问题影响,一说是受水渠拆迁问题影响,也有传是因开发商资金不足而停工,总之项目不断延期,竣工时间一拖再拖。-新浪乐居2017.11.30

  如江门市世贸广场如期竣工,其酒店应该会是江门首家五星级酒店,而到2004年10月,距离江门市世贸广场项目不过700米、位于金汇国际广场的逸豪酒店开业,夺走了首家名号。-南方都市报2010.08.30


我听讲

这间庙是

耙冲村民的共有财产

而且是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

开发商要建房子

就想拆了他

村民坚决不肯

几个虔诚的信众

天天就坐在庙里守着

你要拆庙

要从我的尸体上拆起

这块牌子耐人寻味,里村,哈哈哈,经联社,哈哈哈。



后来也不知道

经历了多久的协商

开发商才同意不拆了

但他们的高楼

已经是围着古庙在建了

我感觉现在的古庙

就像是在夹缝中求存一样

。。。。。。

第一次踏入古庙

才知道叫做华丰古庙

以前我一直把他称为烂庙

这里明显翻新过

不过依然是古色古香

建筑精美

原来

这间庙始建于

清朝乾隆年间

关于他的由来

有一个传说

乾隆年间

这里是天沙河

人们都在这有一天

从上游冲下一块大木头

阻挡大家洗衣服

有人尝试推开它

但每次推开它

它又靠过来

如是者出现了好多次

乡民就觉得很神奇

于是就将它捞上来

并在这里修建了这座庙

我始终觉得太假了

因为里面供奉的是龙母

一个天王

还有太上老君吧

这跟木头

八杆子也扯不上

。。。。。。

这间庙在

光绪三十四年重修

这间古庙,真的坚强,加油。。。

华丰社稷神。

文革期间

由于这间庙

隐藏在村里

被前面居民的

房子遮挡住了

所以逃过一劫

这也挺假的

主要可能是村民们

不想拆了这座庙

所以就瞒过了上级

很多时候

不合理的政策

不是由制定者强加的

而是由基层执行者歪曲的

以前的庙多美啊,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间古庙是挺美的

也再不用担心会被拆了

一块文物招牌

能保百年不拆

不过置身于

这么一片高楼群中

我始终是觉得有些奇怪

。。。。。。

东炮台

虽然没炮也没有台

但是他的故事

不也是很精彩吗

东炮台桥上,有很多公交车经过,但以炮台为终点站的车,只有5号车。5号车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烂,但不奇葩,虽然真的很烂,但一点儿也不奇葩。下次再吹吧,哈哈。这两张图来自@NG不可再生

未完待续

部分图片格式非原创

部分文字资料参考自互联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