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语阅读】吴珏瑾作品丨师父

 梅雨墨香 2022-01-25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小瑾,我想收你当徒弟,教你虎口缘”。

“不欣赏”。

这是前年师父用戏谑的口吻给我说的,在N多年前,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十三四岁小姑娘的时候(那时的十三四岁可真的是单纯得有些傻),她和我的两句对话,我听到我还和师父有过这样的对话,我自己都惊着了,天呐!多么的无知、多么的无礼,简直羞愧难当!但是,师父和他的老伴陕西省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老师依然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了小笑料小段子讲出来的,可见这两位老人的开明和大度;就是在中央电视台11套在北京采访师父的时候,师父还开着玩笑问我:小瑾,这事我能说不?

当年刚进入西安易俗社学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踢腿下腰翻跟头,我很喜欢拿着刀枪舞来舞去,不喜欢唱文戏,估计源于这样的思想,就和师父有了那样的对话!但是后来又去拜师,师父当年也没有因为我曾经的无礼语言拒绝我,仍然收我为徒,就这样我拜在了师父的门下!

师父为我传授的是她的看家戏《虎口缘》,这出折子戏是西安易俗社本戏《三滴血》中的一折戏,讲的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父母走散,被一相公从虎口救下,有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这样的一出戏,师父当年的唱腔细腻委婉,把一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演的神情逼真、栩栩如生,50年代末此剧进京演出,受到了周总理、贺龙、陈毅、刘少奇这些中央领导的接见,后又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城戏曲电影,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1981年师父随演出团出访日本,演出《柜中缘》,受到了日本观众的好评!

拜师后的那一年冬天,师父开始给我教授《虎口缘》,师父的家住在陕西省师范大学(老校区)家属院,我住在单位,从钟楼到师大大约九公里,坐公交车估计也要一个小时左右,为了不让我每天跑来跑去,耽误教课时间,师父就让我就住在了她家里,师父每天给我排练的那间屋子里,堆满了杨老师的各种书籍,杨老师每天給那种老式的烟筒的炉子,把煤添好,好让房间里我们能够暖暖和和的排练,就这样,每天师父一句一句教我唱腔,一个身段一个身段耐心教我动作,师父想让贾莲香的出场不同于她演出的以往,就精心设计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表现方式,那是一个滑步,出场后表现的是老虎追着小女孩,小女孩滑倒的感觉,这样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出场,就在这样的一间小小的客厅诞生了,以至于每次上台演出时,师父都要检查我的彩鞋右脚鞋底帮子是否完好,用蜡烛涂在鞋帮子上,能够起到润滑作用,更有利于在演出的时候,滑出美妙的动作;她还要帮我把彩鞋缨子用剪刀剪刀合适的长短,杨老师就坐在旁边看我们上课,十几天的排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至离开舞台二十年,这出戏随时拿出来演,依然驾轻就熟!

1996年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国梆子戏调演,演出的剧目《三滴血》,从那次演出以后,我就彻底离开戏曲舞台,师父哭了好几天(这都是后来师父和杨老师告诉我的),那时也年轻,也不知道我的改行,让师父如此的心痛!

曾经听说师父年轻的时候,非常俏,我问师父,她说:其实没有什么呢,就是那几套衣服裙子,经常换各种颜色的皮带,人家就觉得我总在换衣服,哦—,原来我喜欢买各种皮带,是源于师父您啊,看来真的是有其师必有其生!

在戏曲舞台的那些年,每晚的演出,师父都会和杨老师早早来到化妆间,陪我化妆,直到演出结束;有人问全老师:你今天没你的戏,你来干嘛?全老师总是一句话:“俺爷”今天演出呢,我能不来吗?

我演出有个毛病,不能喝热水,有一天上场前,杨老师端着杯子让我润润嗓子,我说:杨老师我想喝凉水!杨老师就倒掉热水,拧开水龙头接了一杯凉水(那个年代可是没有瓶装矿泉水的哦),我咕咚咚喝了几口,就这样上场演出了!

每次演出,师父知道我不吃饭,都会把巧克力准备好,有一次,在师父家里再次排练《虎口缘》,杨老师想让我吃好一些,就买了涮羊肉,谁知道第二天演出前,上吐下泻,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这可把师父他俩吓得不成,戏牌已经出了,西安晚报也已登了演出消息,那只能撑着演出了,师父俩人站在上场口,看到我把半小时的戏演完了,这才松了口气,生怕我撑不下来倒在舞台上!

1990年,徽班进京二百周年,让师父去进京演出《虎口缘》,但是师父说要让年轻人去演出,依然把这样好的机会让了出来,我就有了这样大好的难得的机会,半小时的戏削减成二十分钟,在北京人民剧场短短的1200秒,掌声不断,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师父,我没给您丢脸!

1989年,拍摄古调独弹(这四个字曾是鲁迅先生给西安易俗社的题匾),要选出几个折子戏,录一盘VCD 有师父的另一出拿手戏《柜中缘》,这次师父又一次让出了这个机会,依然在曾经排练《虎口缘》的那个“排练场里”,给我排练了整整一周,传授给我这折戏,这出戏有小姑娘绣荷包,要把从拿针到引线,这一套做工,无实物表演,师父又是不惮其烦的、完全毫无保留的教授给我了这折戏!

1995年,中央台来拍摄西安易俗社的纪录片,师父又推荐我,已经录了音,就等着中央台来拍摄了,我自己的原因,退出了这次的录像,我也知道,这次的退出,以至于我后来的离开舞台,大大的伤害了师父,师父!对不起您了!

师父曾经还学习日语,老了还学习电脑,在网上教学生,师父去北京演出的几次,我们也在北京见面,回到西安,也和师父老两口吃西安泡馍,喝咖啡,我能从师父看我的眼神里,看出那种对我的疼爱!

我的师父:一个有文化底蕴、美丽漂亮、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巧民,您不是秦腔届老演员中的凤毛麟角,也不是屈指可数,您是独一无二!

师父!今天是您离开我们整整一年的日子,写下这些话,以此来表达我对您的怀念!


作者简介:吴珏瑾,影视演员,陕西省西安市人。1979年考入西安易俗社,拜师全巧民,秦腔代表作《虎口缘》《柜中缘》,1998年来到北京,曾经拍摄过《大话西游》(饰牛香),《狼烟遍地》(饰任春霞),《野鸭子2》(饰凤姐),《水浒传》(饰李鬼妻),《大秦腔》(饰雨枝),《逐梦蓝天》(饰王芸),现定居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