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报春的习俗》董凯

 作家文坛 2022-01-26

    立春,又叫打春,是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预示季节转换,标志严冬己经结束,春天己经开始。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使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一到,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的,并逐渐形成了报春等习俗。

  关于报春的来历,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在明朝时,有个知府,在他上任的那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晚,立春己有一个来月了,花草树木仍不见发芽。

  知府心想,这可不是好兆头。于是,他立即下令,要老百姓去寻找,发了芽的树枝送到知府。谁送得早,会有奖赏。第二天,便有一个姓周的和姓吴的两个人,找到了几枝发了芽的杨柳枝,送到了知府衙门。知府见了十分高兴,认为这是送来了吉祥,于是对二人重赏,并且让他们两人,更早些来报春。

  到了第二年,春天早早就来了,正月初一立春,周、吴两人便带着发了芽的杨柳枝,一人手持一面小锣,一人胸前挂着一面小鼓,来到知府衙门报春。到了知府衙门之后,二人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唱着赞美春天的歌谣。知府见了格外开心,给了二人双倍的奖赏。消息传开后,来年立春一到,就有不少老百姓效仿周、吴二人的样子,成群结队地去知府衙门报春。知府一看来了这么多人报春,而自己又不想破费太多的赏钱,于是,就对大伙说:″报春是一件大喜事,你们可以拜周、吴二人为师,到各地村庄的乡亲们家里去报春。本府今后将在立春时节,举办盛大的迎春大会,与民同乐。"

  从此以后,各地都在立春的前一天,由当地管事的安排,两个艺人顶冠饰带,一个化装成春官,一个化装成春使,然后,一边敲锣打鼓,一边沿街高喊:″春来了!春来了!″而当地的老百姓或士、农、工、商,凡见到春官之后,都要作揖行礼。而春官和春使,一路高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春牛图上印有一年24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的图案。

  从此,民间管这种习俗叫报春,意思是催促和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春耕,农时不万违,莫误了大好春光。

  2022.1.26盘锦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