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414】《论语》拾遗:(子夏)宁与君子为敌 勿与小人为伍

 新文艺 2022-01-26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天天读经典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篇》

注释:

子夏:即卜商(公元前507年—前400年)姒姓,卜氏,名商,字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他不像一样严守孔子之道,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参考资料的解释: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理解延伸:


有点难懂!重点在于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
有人认为,“君子儒”是指地位高中、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是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南怀瑾先生认为,“君子儒”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小人儒”就是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但是只会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子。
我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水平去理解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对于别人的解释也是似懂非懂。
据查:

可见,“儒”,就是被人需要的人。在早期,或许只有关乎生死的时候才是最普遍的、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所以早期的巫师、术士为“儒”;后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普及”,尤其是科举取仕之后,人们要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就必须要读书学习,所以又把读书人称为“书生”、“儒生”。
因此,我觉得不管这个“儒”是指巫师、术士也好,还是指书生也罢,都可以不去管他,就用他的原意“被需要的人”就好。“君子儒”,就是被君子需要的人,进而指为君子做事的人,或者是像君子一样做事的人;“小人儒”,就是被小人需要的人,进而指为小人做事的人,也指学问才识用错了地方、像小人一样做事的人。
由此,或许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季氏问孔子,他的弟子中谁可以出来从政、而孔子百般阻挠了(详见【辉光日新1409】天天读经典:(季康子)良禽择木而栖),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而他却坚辞不受了(详见【辉光日新1410】天天读经典:(闵子骞)封官许愿不灵了),因为孔子希望他们弟子们都能为“君子儒”、闵子骞不想当“小人儒”。或许也正因为此,孔子才对“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宁武子大加赞扬了(详见【辉光日新1397】天天读经典:(宁武子)真正的智者,是该智的时候智,该愚的时候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