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储能技术的今天和明天

 天蝎遥远 2022-01-26

师爷认为储能是智能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 降低供电成本,还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 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

智能电网的构建将带来储能技术的升级,推动储能需求尤其是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系统地引入储能环节后,储能技术的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 调度、控制等方面带来重大变革。

储能技术定义:

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的一种技术应用。

一、储能技术的今天

1、储能发展的必要性

  • 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将未使用的能源存储起来调节和调度各时段和各行业应用之需。
  • 小型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如不能实现全额并网或者有并网困难的地方,会造成能源浪费,家庭储能设备是必备。
  • 电动车产业的电池消耗,储能电池搭配可再生能源应用,使储能技术发展成为必然。
  • 储能也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间歇式能源接入、调峰手段有限,储能技术为调峰电源得到发展。
  • 能源独立是摆脱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而实现能源独立是将储能技术核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2、现有的储能技术应用

我国目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分为两个大类。

  • 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弹力储能、动能储能、储冷储热、超导储能、飞轮储能;
  • 化学储能:二次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氢储能、化合物储能、金属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燃料电池储能;

当然师爷可能也有部分新的储能技术没有列明,或者有不同观点将储能分成三类,比如电磁储能等,不代表不存在其他的或者更新的储能技术的存在。

3、目前储能技术的现状

  •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智能化的全面应用,发电形式以大型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为主,电力系统中的储能系统也分为大规模集中式储能系统和大规模分布式储能系统。
  •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储能技术可以全面满足智能电网接纳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全面需求
  • 一方面发展抽水蓄能,另一方面发展灵活的电池储能技术如锂、钠硫电池、超级电容等。
  • 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从而制约了储能技术的发展,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1051号文,或让储能行业看到新的业态形成。

风光互补的发电形式在国内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二、储能技术的明天

1、储能发展的方向

  •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储能技术的提升和进步。国内目前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发电的全额上网已经无技术障碍和政策障碍,电网承载能力有限可能会发生,电网输送损耗也有可能发生,储能技术的突破可能能解决一部分此类问题。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并网已经不受“路条”限制,但是发电容易输送难、调峰能力不足制约了风电场基地建设、中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储能调峰是储能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通过储能技术实现就地短暂存储,调节后稳定输送电网。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 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 使大规模风电及光伏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风电场、光伏电场输出平滑 “以峰填谷”。
  • 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是目前我国能源政策的方向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

2、储能技术的未来变革

  • 能源业发展受困于新能源并网、输送、调峰。所以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必然的,未来变革无疑是从工业化储能至家庭储能全方位的技术应用进行突破。
  • 铅酸电池是当前最成熟的技术,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液流、钠硫电池也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电池管理系统和电量控制系统的应用,将为调节储能带来新的技术应用。

3、储能技术中可能存在的机会

  • 每种储能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不同应用领域,通过扬长避短,发挥其最大功用。但不可回避的是,在储能设备小型化及单位能量密度这两个主要方面,仍然不尽如 人意。也许在未来通过技术的改进,能在上述储能领域有所突破,或研发出更具革命性的燃料电池产品。
  • 师爷也看好以液流电池、钠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化学等储能技术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 镍氢电池技术成熟期,将最先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国内镍氢动力电池组处于产业化初期,能够进入整车供应链、快速形成产能的公司将充分受益国内市场启动。
  • 锂离子电池短中期增量主要来自存量市场替代,3-5 年内将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技术。当前现实的投资选择是上游电池材料环节,特别是正极材料、电解液、隔膜。

钠电池已经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方向


以上内容仅为师爷讲述储能行业的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推荐行业中的某类投资机会,请勿据此操作。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