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背水一战真相探析(上)——古人也爱小作文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2-01-26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二十七)

在整个楚汉战争中,最传奇的战争无疑是韩信的背水一战。

因为这一战是楚汉争霸中单个战役中记载最详细的一场。

在司马迁的生花妙笔下,从战前的准备部署到战争的具体经过再到战后的答疑分析无不精彩纷呈。

正因为其记载最详细,其留下的疑点也就非常多。

因为战役的记载实在太文学性了,以至于从军事的角度很多细节很难理解和还原。

我们有理由相信,背水一战的记载更多是简略的官方战报与口耳相传的传奇故事相结合的产物。

这和真实的汉赵井陉之战会有相当的偏差。

首先值得去厘清的就是战争双方的兵力对比。

流传得最广的兵力对比是汉军几千或者万余战胜了赵军二十万。

一万对二十万,这比彭城之战吹捧的三万大败五十六万还要夸张一点点。

这种神奇的以少胜多符合人们的心理期待,尤其符合读者对于韩信与项羽绝代双骄的阅读趣味。

可惜这样的兵力对比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我国古代战报不太重视对战斗序列的记载,官方史料对于战斗双方的兵力往往缺少梳理,非常模糊。

比如背水一战汉军兵力在不同的纪传里有不同的说法。

韩信的《淮阴侯列传》强调汉军精锐都被韩王刘邦调走,赶赴荥阳主战场支援。

但在汉书的《高帝纪》里又提到韩信要求增兵三万以攻占河北,汉王答应了韩信的要求。

如果我们认为这两份记载都没大问题的话,那么最可能的情况就是:

汉北路军灭亡西魏后,精锐主力包括灌婴的骑兵主力都被调往荥阳主战场。

但同时汉军也补充了三万新兵,加上没调往主战场的士兵,汉军河北方面军兵力不会少于四万。

考虑到井陉之战同时,曹参还在率部围攻赵军拒守的邬城(太原南边),那韩信组织伐赵的部队战斗人员大约也会有三万左右。

然后再来看赵军,我们首先肯定赵军战斗兵力不可能有二十万。

原理很简单,汉军和赵军不是遭遇战,汉军在山西已经和赵国控制的代军激战了一个多月。

最后赵国在代地的首席军政长官夏说兵败战死,可见战况之激烈。

                           

汉军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基本攻克了太原、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与代地(包含图中雁门和代郡,今山西大同地区)。

这些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尤其代地是赵国最主要的战马来源。

如果赵军真的屯了二十万却不去支援山西战场,听任兵力不过三五万的汉军吞并整个山西,大量杀伤自己的士兵还杀死大将夏说,这未免过于不合常理。

缺少河内与燕地且久经战乱的河北,现在的战斗兵员编制最多也就十来万。

还要考虑到两个减员因素,一是当时缺少职业士兵,部队以徭役轮岗为主,二是赵军肯定支援了山西战场,有战斗减员。

整体来说,与韩信率领的赵军作战的部队,战斗兵力最有可能在五到八万之间,赵军兵力不会比汉军多出太多。

这也是汉军能够和赵军形成对抗的基础。

文学创作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戏剧性,所以对背水一战的描述处处都充满了戏剧性。

比如说对双方战前决策的描述就跟在拍电影似的。

根据史记记载,赵军有一个很聪明的大谋士叫李左车的曾经向陈余提出了一个“高明”的计划:

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

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按照李左车的说法,汉军要进入河北必须要走井陉道,井陉道路非常艰难,数百里狭窄的山间小道必然导致粮草运输很艰难。

所以赵军应该坚守井陉关口闭门不出,然后李左车表示我可以亲自带三万奇兵从小道绕到山西断汉军粮道。

这样一来汉军肯定会进退两难,只能束手就擒。

然后史书记载笔锋一转,陈余是个和宋襄公一样迂腐的“儒将”,不知变通,居然拒绝了李左车如此高明的建议: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通过前面的铺垫,人们会觉得陈余要表达的意思是我兵力有优势居然避而不战,别人肯定觉得我太不爷们,我也太没面子了。

戏到这里还不能结束,最后还得来个戏尾:

据说韩信听到赵军主帅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长出了一口气,随即大喜过望终于敢率兵东出井陉。

而后世诸多专家学者也长出了一口气,纷纷总结陈余迂腐而又刚愎自用,是导致赵军兵败的根本原因。

读史至此,扁舟不由得不掩卷长叹,小作文果然就是有效啊!

李左车的建议明明不切实际,陈余也明明把不采纳的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

可通过小作文的文学性描述这么一修正,整个意思就完全变了。

有意思的是后世众多专家学者也跟着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被小作文牵着鼻子走。

李左车的核心建议是正面战场不要出战,彻底的被动挨打,通过出三万奇兵从河北去山西偷袭粮道来破坏汉军后勤。

由于汉军占据了井陉道,李左车说的偷袭只能走小道,也就是所谓的间道。

我们看下地图,阳泉是井陉山西方向的入口,土门关是河北方向的出口。

南边这条有十多个关口的道路就是井陉主道。

北边走娘子关的道路是主道之外另一条可通行的小道,就是所谓的间道。

简单总结的话,井陉已经很难走了,小道当然比主道更加难走。

那问题就来了,你的战略的核心原理就是井陉道路太艰难,后勤会困难。

可是你却要河北的赵军分出三万精兵走小道去山西,你小道的后勤难道不比正道汉军的后勤更困难?

汉军后勤再困难好歹还有后勤,太原汉军和前线汉军还能形成呼应、支援。

你走小道去了山西,你和后方的赵军等于就完全失去了联系,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山西乱撞。

万一汉军在小道关口有侦察部队,发现了你的行踪然后主力包你饺子怎么办?

即便你能一时袭扰到汉军后勤,汉军回头包你饺子怎么办?

汉军后勤物资有所丢失,最坏也就等几个月再来,可是你的有生力量一旦遭遇歼灭性打击,那是多少年也补不回来的。

你可千万别说我带的都是精兵,没有后勤没有支援也能山西大闹天宫。

赵军和汉军可不是遭遇战,这两个月来双方已经在太原、上党和代地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战斗的结果是赵军大败,三郡全部被汉军夺走,赵国在山西方向的最高军政长官夏说战死。

赵军山西方面军精锐主力都遭遇惨败,主帅战死,你现在一支“奇兵”跑过去难道不是去送一盘菜吗?

李左车的这个战略犯了兵家大忌——盲目分兵。

分兵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分兵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分兵是通过对特定军事目标的有效打击,调动敌人的主力,从而制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机会!

分兵的前提是随时可以合兵,分兵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最后的合兵制造局部兵力优势。

李左车的分兵战略明显缺乏不同部队间的有效协同,典型的不切实际的纸上谈兵。

其后果必然是主力失去决战能力被动挨打,分部扎进不利战场给对手制造集中优势兵力聚歼的机会!

后世围绕井陉的战例那么多,似乎从没出现过河北一方用类似李左车的战略获胜的例子。

说实在话扁舟甚至怀疑李左车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想借机带兵跑山西去“弃暗投明”。

有朋友可能会想,李左车的分兵战略也许不切实际,但是他要求陈余死守关口,不要出战总是对的吧?

毕竟实战陈余主动出击的结果不太好,最后不是全军覆灭了嘛。

你要是当乌龟缩到乌龟壳里,不就可以保命了么?

问题是我们稍微代入陈余的角度想一想,所谓的缩在乌龟壳里的战略可能吗?

汉军两个月的战斗把山西几乎全部夺走了,尤其是赵国的产马基地代地(今大同)被夺,损失何其巨大?

现在赵军有机会在优势兵力下决战却不趁机进取,缩在家里听任代地丢失。这不就是等死的意思吗?

所谓的坚守井陉又不是什么新鲜主意,当初的赵国就是这么做的。

不过我们回顾下当时的秦赵之战,赵军李牧部坚守井陉的同时还必须得派司马尚部坚守漳河一线。(见链接:《秦赵之战》)

我们先不说守井陉照样需要运动作战,就说你守住了井陉防线,汉军找不到突破机会,那又如何呢?

汉军还可以从上党通过漳河上游进入邯郸地区,汉军还可以从南边河内陆区渡过漳河进入河北腹地。

你必须以河北有限资源时刻投入重兵在三道防线上坚守,你又能坚持多久呢?

当年赵军就是坚持不住,不得不杀了李牧,撤掉司马尚,主动出击与秦军决战。(见链接:《赵王为何要自毁长城》)

现在回过头来看陈余反驳李左车的话,是不是条理清晰,句句在理呢?

丢失了山西,赵国就会被敌人彻底牵着鼻子走,非常的被动。

现在难得汉军愿意主动出击,更关键的是南线楚汉两国在河南战场激烈相持,我不趁机寻求主力决战,还等什么时候?

如果能寻机歼灭汉军有生力量,赵军就有机会夺回山西,从而掌握局势的主动权。

否则等到南边决出了胜负,无论楚汉谁胜谁败,他们都会很快寻机渡过漳河来攻击赵国。

到时候赵军就会两线作战,甚至搞不好燕军还会趁乱偷鸡,那赵军就要三线作战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不管怎样,你陈余想办法死守的话没准能多活个一年半载呀。

可如果陈余的所有战略基础是为了多活几年,当初他缩在南皮当他的地方大佬不就得了,干嘛还去打张耳呢?

所谓的李左车如何献妙计,最大的可能是韩信获胜后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给李左车脸上贴金。

李左车是李牧的孙子,背后的家族是在赵地扎根多年的顶级豪强。

韩信重用李左车的目的是借他家族的地位快速拉拢赵国的地方行政力量。

他需要向赵国基层传达李左车的威信,也需要向汉王国上层解释自己私自做出如此重大人事任命的理由。

于是就有了这篇小作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