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时圈内有名的“护夫狂魔”,她的人和心都完全、彻底、绝对的归降冯小刚。在别人议论《私人订制》这部戏时,徐帆一句“我认为非常好”,没给别人留下继续讨论的空间。 ![]() 潜台词就是:你丫都闭嘴。 在做客金星的节目中,讲到冯小刚这样的知名导演面对不计其数的殷勤诱惑,徐帆讲出了自己的名言: “反正我们家这是男的,吃亏的不是我们。有一个算一个,倒在我们家枪底下,我不吃亏。” ![]() 演戏的好苗子
1994年,徐帆刚大学毕业三年,在人艺担当女主出演话剧阮玲玉。 ![]() 一边的濮存昕、杨立新都是配角,这部由知名话剧导演林兆华出品的《阮玲玉》一经上映广受好评,火热程度一票难求,她也因此获得戏剧界最高荣誉——梅花奖。 坦白说,阮玲玉作为一个时缩影的当红女星,她的人应该是艳丽的浓郁的,但徐帆来演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还是很寡淡,成了纯粹的苦情。 阮玲玉这个红极一时却得不到爱的女人,选择用自杀结束自己的命运,并留下四个字——人言可畏。年轻的徐帆被委以重任去担纲这个角色,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物要以这样悲剧的方式结束一生。 ![]() 以前觉得她不理解,是因为她的人生是刚刚展开的白纸,还没有经历风浪和人言的可怖。但是时过境迁再看徐帆,她忍了那么多的屈辱,还能笑呵呵的叫冯小刚“哥哥”。 才知道,她是真的不懂阮玲玉啊!对待感情,她几乎到了无下限的地步。 ![]() 自己给自己加戏徐帆外貌并不惊艳,饰演的角色也太多是命运坎坷的戏份,但总能诠释出丰富的人物情绪,深入人心。 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看《唐山大地震》中徐帆饰演的母亲向当初被她放弃的女儿下跪道歉那幕泪流满面。很多人评论这幕戏觉得徐帆演的不合伦理常规,当妈的怎么能给女儿跪下呢?徐帆回答:说这些话的人都是没有温度的,没有人性的。 金马奖评委在看到这幕戏时点评是:徐帆的表演过于戏剧化。 ![]() 对于这个评论,徐帆说她不服气,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演,这部戏是她在演,因此就按照她的方式才是正确的。 这幕戏剧本里本没有,是徐帆在演习过程中自己加上的,她的丈夫冯小刚也给了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角色的空间。或者说正是因为导演主演是一家,说起话来底气都硬。 ![]() 在演《青衣》这部电视剧时,当剧中徐帆饰演的角色又能再次登上舞台,她表情扭曲尖声抽泣,那种久别舞台的思念和自己的价值再次被看到的欣喜若狂,都在那双细细长长的眉毛上下翻飞里,比她的台词表情更能带动观众情绪。 她说她每次演戏都是在演自己,那么她在生活中是不是也这么多戏,让看的人都感动流泪呢? 冯小刚也爱哭徐帆的哭戏不好看,但是演的真好,冯小刚的哭戏演的更好,只是你们没看见,都对着王朔演了。 王朔对于冯小刚有知遇之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朔非常有名,写的小说红遍多半个中国。彼时冯小刚还是个美工,王朔的朋友圈都是京圈大院的腕儿。 冯小刚抓住王朔这跟救命草死死不放,像极了徐帆抓住他的样子。身份悬殊太大,但是马屁天下通用,王朔和一圈朋友被他捧的特别高兴,顺带着就把冯小刚带进了电影圈。 其实王朔也看不上冯小刚,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人,只是你总不能跟一个拿你当神一样的人红脸吧,冯小刚跟王朔表忠心,说到肺腑时就直掉眼泪。 私人订制,也是冯小刚给王朔一通电话后,王朔给写的剧本。 ![]() 黏住冯小刚在认识冯小刚之前,徐帆和王志文有过一段恋情。后期因为徐帆在拍戏时与导演田壮壮传出绯闻,王志文一气之下将她赶出家门。 这一赶,就赶到了冯小刚的怀里。 起初,冯小刚对徐帆没什么感觉,在《编辑部的故事》拍摄时,冯小刚参与了剧本设计,在拍摄现场还跟葛优抱怨这部剧选徐帆当女主真不行。但到了杀青的时候,冯小刚跟徐帆在庆功宴上短暂接触,就彻底沦陷了。 他又想到了好兄弟王朔,讨厌了几个法子便正是展开了追求,一边还没离婚,一边已经打得火热。 徐帆就是会伏低做小,她哄冯小刚就跟冯小刚哄王朔一样,用一种仰视崇拜的姿态,搁谁也受不了这温柔乡。 徐帆不懂音乐、不懂艺术,冯小刚音乐有两把刷子,画画也能描两笔,这都看在徐帆的眼里。 冯小刚这一路走来,就是伏低做小来的,他到处给大佬打下手,混脸熟,现在他成腕了,该换一个鞍前马后伺候他,崇拜他的妻子了。 ![]() 徐帆就是这样的,完美符合冯导期待,当他对外界讲出“我娶徐帆是三生有幸”时,我相信那绝对是真话。 不耽误自己花天酒地,任何时候站自己这边,这种无原则的爱,就是徐帆能稳坐冯夫人的最大杀手锏。 这么些年过去了,冯小刚身体也不好,又是白癜风又是心脏病,人老了就消停多了。徐帆算是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了,连杨澜都说“这些年你看起来轻松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