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克兰有“欧洲粮仓”美誉,历史上却屡屡发生饿殍遍地的饥荒

 黑龙江波涛 2022-01-26

在欧洲东部有一个国家,叫乌克兰。乌克兰的国土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比英国和德国加起来的面积还大。乌克兰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欧洲粮仓”。

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文章图片1

乌克兰境内有一条河流,叫第聂伯河。第聂伯河是欧洲东部的第二大河、欧洲第四大河,全长2200公里,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乌克兰境内有1205公里。第聂伯河从乌克兰中部穿过,将乌克兰分为东乌和西乌。

第聂伯河有很多支流,带来了丰富的水源。第聂伯河流到乌克兰境内后,由于这一带地势平坦,使得第聂伯河的河道变得非常宽阔,从而为更加广阔的乌克兰土地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文章图片2

同时,乌克兰的土地属于黑土地。我们知道,黑土地是一种非常肥沃的土壤,性状好、肥力高,适合植物生长,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世界上只有3块成片的黑土地区域,即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

当乌克兰平原的黑土地遇到水源充沛的第聂伯河,自然会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乌克兰农业用地面积有4000多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占据大部分,有3250万公顷。乌克兰农作物以玉米、小麦、大麦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按照乌克兰农业部的数据,从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乌克兰粮食出口量已达3820万吨。其中小麦1660万吨,玉米出口量1710万吨,大麦出口量420万吨。

文章图片3

因此,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又称“面包摇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盛产粮食的乌克兰,成为参战各方激烈争夺的目标。1941年德国侵入苏联后,德军在三条战线之一的南方战线上投入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直取乌克兰。

为了挫败德军的计划,苏军提出:“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所有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为此,苏军炸掉了第聂伯河水电站上的大坝。

文章图片4

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立即发起了第聂伯河会战,要从德军手里夺回“欧洲粮仓”。

德军为了保住第聂伯河流域的黑土地,拿出了120多万兵力,以及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100架作战飞机,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了一条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第聂伯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

文章图片5

但是,苏军集结了200多万兵力,摧毁了德军称之为固若金汤的“东方壁垒”,收复了第聂伯河流域,收复这一最重要的经济区。

有意思的是,虽然乌克兰素来被誉为“欧洲粮仓”,但在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这里却屡屡发生饥荒。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1930年代的乌克兰大饥荒》等文章里披露,从1920年起到1947年的27年中,第聂伯河沿岸、伏尔加河沿岸,以及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盛产粮食的地区,频繁发生粮食歉收和严重灾荒。其中1920年—1923年、1924年—1925年、1927年—1928年、1932年—1933年、1936年—1937年、1939年—1941年、1946年—1947年发生的7次饥荒最为严重,带来的影响最大。

文章图片6

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并没有幸免,反而成了这些饥荒的重灾区。每次饥荒发生后,都有数千万居民处于饥荒之中,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因为灾荒以及随之引起的疾病瘟疫流行而死去,堪称饿殍满地。

其实,从1920年起到1947年的大部分年头,都没有发生自然灾害,也没有发生战争。乌克兰之所以发生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余粮征集制和在“帮助伏尔加河流域居民”的旗号下开展的交粮运动。

由于饥荒频发,苏联不得不向世界各国呼吁援助。美国救济署和国际红十字协会下属的南森委员会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粮食。自1921年至1922年,美国救济署提供了总额为7900万美元的粮食救济,南森委员会总共提供了9万多吨粮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