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如果”少一点

 哈林情感 2022-01-26

01

小时候家里穷,大人几乎不给我们小孩买过零食,那时最想念的就是有亲戚来往,特别是我小姨家的。

因为她家家境好一些,每次到我们家来串门,就会带来很多好吃的糖果。

我很傻的想跟小姨回她家,吃住在她家里好了!

然后爸妈就笑了,说“只要小姨同意,我们没有意见!”这简直就是我的梦想啊!

可是小姨说,你还是留在你爸妈旁边好了,免得时时想念他们。

我当然猜到这只是托词,所以,想归想,这根本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啊!

如果我是她家的小孩该多好!人啊,永远惦记着好的条件。

02

工作之后,就经常对着现在的岗位表示不太满意。总是想着如果当初选另一家企业,会不会比现在发展要好呢?

特别是从事的时间长而且变动小的工作后,更加怀疑自己的选择,到底有没有缺少科学考虑?

这真是人的本性。在未做好未获得提升的情况下,总是想东想西。

因为,那个没有被选择的企业,可能还蕴含着超越现在的机会。

只可惜,我们的工作只能在一条线上展开,而它之外的,是与现在的存在着平行关系。

你也不知道选另条路到底有没有比现在好?

万一过得还不如当今呢?那后悔还有用吗?

所以,如果这种想法,永远是想着好的一面,而忘了不好的一面。

就像当初恨不得往美国移民,而不是往非洲一样,都想坐享其成。

所以,以这种心态下去的话,就什么都想靠现成的,不劳而获的心态真是一览无余。

03

但是现实经常给我泼冷水,告诉我,幻想是可以,但你不脚踏实地,那不就是做白日梦吗?

人生要是有如果,那还是人生吗?这跟演戏有什么区别?我有时睡在床上想想都觉得自己好幼稚。

事实上,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正是由于自己对外界与对自己的认识不清而产生的。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之前一直抱怨外界缺少符合自己的条件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

因此,把与自己的关系撇得非常清。

我觉一直不敢认真听取自己的内心真话,无非在逃避着责任。

我在上一篇说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主要的确定因素。

缺少了这个,全靠外界因素来推进,这才是真的是在扯淡。

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之前想得过多的如果,把重心放在了外界的身上,才让自己一直找不到北。

这是多么晚来的教训。

好在,我认为人只要想去改变自己。无论多晚,都来得及。

就像北京一个老模特,80多岁了,还在走T台,这就是实证。

仅此,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