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顶尖院校教授领衔,2021多重未来研究成果新鲜出炉!

 LAC_STUDIO 2022-01-26

经过为期8周的学习,DEZACT国际学术联盟 x LAC STUDIO“2021海外研究课题预授项目”已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课程专注于建筑、城市设计、景观、空间设计、人机交互等专业领域,包含可替未来弹性未来联连未来自动化未来四大Design Unit,由UCL BartlettAAHarvard GSDMIT现任&往任教授/导师亲自授课与指导,让同学们提前进入并真实体验到了海外顶尖院校硕士项目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模式。
 
该课程特点在于通过一系列专题学术讲座、软件学习、场地考察、调研性研究与分析、小组设计、项目学术论文、混合答辩、设计成果展,从设计思辨到技术研究应用,从团队合作到沟通演讲,全方面、多维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经过本次学习,大家都有了不菲的收获,许多优秀的学员们还拿到了UCL授课导师的推荐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本次国际性研究项目的超强导师阵容与学员反馈,来看看在长达8周的高密度、高强度学习后同学们最终到底收获了怎样的成果吧~
最终成果
Unit 01
可替未来:多为叙事下的的重构 |
Alternate Endings

世界正在崩塌——世界的崩塌并不是指世界末日,而是由于持续加速的技术进步、多媒体的发展以及各种建筑和城市之间的界限逐步瓦解,我们的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差距和联系正在相互"崩塌"。因而,当我们关注一个地区或场地,很可能我们想到的并不是这个地区或场地的城市空间,而是一个由物流、经济、文化、环境和政治发展组成的网络。本Unit专注于"构建世界"和多维叙事,以揭示与探索我们近未来的人居环境的可能性。



Group 1

 MGM MEGA HOTEL

Group 2

Imagineering a Screen New Deal 2050




Group 3

Future Neighborhood Participatory Design

Unit 02
| 弹性未来:非标准的自然建造 |
Resiliant Futures

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内这种学科兴趣主要集中在 "绿色建筑 "工程的专业实践上,或者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城市景观。然而,目前亟需打破原有的建筑思维,利用21世纪科技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完全的重塑我们的建筑与建筑系统,并使其可以来影响更广泛的城市生态,让我们的建筑能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Group 1

Bioark




Group 2

SEASTEADING CITY


Group 3

BIOLOOP





Unit 03
| 联连未来:四元素的数字街区 |
Community Interconnection

都市中的公共空间不仅扮演着都市建筑高密度中的留白角色,更是人们娱乐、社会经济发展、资源聚集的场域。在建筑规划中,适当的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里邻间的凝聚力,帮助社会成员建立互信,也是提升群居生活品质重要的一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空间也开始发挥社会公共空间的功能,志同道合的人群聚集在"虚拟空间"分享他们的观点与想法、网路社区的力量也具有强大的经济刺激力量。去年疫情的影响、对应的隔离政策更是加快了数字社区的发展,使过去六七零年代的胶囊住宅建筑型态似乎再次成了一种经济、环境变迁下建筑型态的回归,一种让所有的生活需求可于自身居住单元完成的生活方式。



Group 1

Weave Bazaar



Group 2

Flow into old Shanghai




Group 3

Field Village




Unit 04
| 自动化未来:混合现实下的新居住 |
Augmented Living

混合现实制造,通过利用可穿戴AR设备在制造过程中为工人提供全息辅助,以数字建模的精确性和形式化的可能性来增强手工和材料技能,从而重振传统工艺。此种新兴技术占据了纯自动化、完全由机器人驱动的制造和需要人类劳动的高工艺流程之间的领域。AR辅助过程有能力用以前机器独有的数据来增强人类劳动,同时能够无缝地加入直观的决策和体验,这在自动化的建筑过程中往往是不存在的,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制造解决方案,并将当地社区纳入到建筑过程中。在这种'未来’和先锋技术以及方法论的推动下,本组将探索设计和建造未来居住社区与单元的新方法。

Group 1

Bamboo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AR Technique



Group 2

PIXEL REMASTER




Group 3

MORTICITY



学员反馈

●Yanshen Xu(本科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机械工程专业,转专业,申请方向美国,线上)

●SSSY(本科毕业于北京某不知名211建筑学专业,申请方向英国 UCL,上海线下)

●Yibo(本科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申请方向美国,线上)

●Kefu(现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建筑系大四,申请方向英国,线上)

●Yanpeng(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大四,申请方向暂无,线上)

问:
参加之前是否有对于难度的担忧?实际上课后感觉如何?

Yanshen Xu:非常担忧,当时下定决心学建筑的时候,距离海外课开课不到2个星期。而我不要说建筑理论,连建筑相关的软件一个都没碰过。好在当时LAC开设了洪宸老师的rhino+grasshopper速成班。幸好本科时学习过建模软件和编程,所以上手起来比较容易。实际上课后强度是比我想象中大很多的,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比较菜,但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的push吧,无论你本身水平怎么样,老师都会针对你目前的水平,给你布置稍微超出你能力范围的任务,希望你能突破自己。总的来说压力还是manageable,假设你没有其他正在进行中的课程或工作的话。

SSSY:因为本科学校没有太多与国外交流的机会,参加之前更多的是出于对全英语言交流上的担忧,专业方面知道有LAC这边的老师会全程帮助,对于课程难度倒没有什么担忧。

Yibo Xu:因为和教授对话都是英文,一开始其实是会有压力的,担心因为语言导致沟通不畅会影响最终的收获,但实际上课以后发现没有什么太大影响。首先我自己会用翻译器hhhh,而且有时间自己整理对话稿,我们组员之间也会相互沟通帮助理解。

Kefu:因为在该课程之前已经在大三经历过学校一年的全线上教学,所以对这个zoom和miro之类的线上教学软件使用比较顺手。实际也证明了没什么需要担心的,跟老师交流也很顺畅,除了偶尔的网络问题会有些许影响。

Yanpeng:我认为课程难度对于大三以上的同学而言适中,不过由于时间紧张,因此课程当中必须保持较为高强度的注意力,如若安排过多其他事物则无法完全顾及课程,很容易收获减半。实际课程与个人预期相近,是一次很充实的交流与学习过程,对国外的教学思路和思维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对海外学习有开拓视野方面的帮助。

问:

请介绍下自己所在组别的情况(研究的课题、师资等)

Yanshen Xu:我们组的课题——Resilient Future的课程设置是:前期调研一些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未来的新技术,然后再尝试将它们从小尺度到大尺度、一步步应用在建筑上。

我们组的主讲老师是来自印度的Akshay Goyal,曾在MIT的Carlo Ratti教授麾下做研究。老师本人非常优秀,对课题也非常熟悉。他对未来城市充满热情,对新旧技术了如指掌,每次上课都让我大开眼界。

SSSY:Unit1Alternate Ending  UCL的两位老师Hadin 和Deborah。

我们组的课题是从环境问题出发,由于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发现它背后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挖掘使用者的真实需求,最后建立完整的建筑体系来重新定义未来的城市或是社区体系,与实际建造方案不同,更像是一篇论文研究,以建筑系统作为论据,补全对一社会议题的讨论。

Yibo Xu:Unit3,我们组的方向是联连未来:四元素的数字街区,主要是针对各种人群活动之间的交流、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因素包括土地、水、风、能源这四个元素。

Kefu:我所在的是Unit4,由UCL的Igor老师主讲,学习Wavefunctioncollapse(WFC)在建筑中应用。听起来很厉害,其实神庙逃亡,地铁跑酷这种无线地图就是运用的这个技术。就是设计一个一个的可拼接的体块,然后限制他的拼接面,在随机刷新的过程中控制它的可能性,最后达到一个随机但合理的形态。前期的两周左右有编程老师教我们C#,以及Unity的一些基本操作,为后期的建筑生成做铺垫。接下来就是选择材料,制作自己的建筑体块,并且不断深化和细化。

Yanpeng:我所在的组是Unit2 Resillience Future,课题负责人是来自印度的Akshay Goyal和台灣的许家皓老师,当然还有助教Fran学姐。

Akshay老师非常的有热情,在课程的全周期都紧抓着我们各个小组的进度,并且针对每一次的成果都会做很清楚有目标和导向性的建议。课程中最有分量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和这位一线设计师和企业家交流,学习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许家皓老师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知道,他在技术引荐和指导上都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不仅让我们了解了Grasshopper中对于模数化设计和聚合设计的一些操作,更是学会去透过技术本身去看待设计,通过设计去利用技术,而不是反过来。

Fran学姐主要会在课程当中和我们进行复盘,凝练教授课程当中的任务,并针对我们的一些疑惑给出合理的建议,十分靠谱。

问:

参加此次studio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

Yanshen Xu:可能我和别的同学感受很不一样,因为我完全是一张白纸,一切都很新鲜,接触到了很多工具,比如CFD、Ladybug、geneticalgorithm之类的,真的学到很多。P.S.建筑软件可真多……

SSSY:软件技能upup。首先作为在开课前几乎没用过Rhino的建模菜菜狗,在与队友的配合过程中,强迫自己迅速掌握了Rhino,AI,Enscape,PS的一套完整出图工作流。还学会了Unity和gh的基础知识,这些软件都是之前自己想要学却一直没有一个契机一定要会用的,也感谢队友和导师助教全程的软件帮助。
英语技能upup。还记得第一节课临场pre的时候英语段落都说不完整,之后每周两次pre练口语和练听力的机会,也算是提前适应一下之后出国的学习环境。
画图技能upup。两个月接受并完成完整的大项目加出图,ddl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最后的一周甚至一天出一张图,高强度的环境下建模和出图的手速真的获得了质的飞跃。 
抗压能力upup。建议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小伙伴谨慎选择,中期前一周我们的方案还在被推翻重来,任务量和课程容量在两个月内拉满,几乎没有娱乐时间,也几乎不可能同时兼顾两个项目,只有日复一日的建模画图pre建模画图pre,也感谢凌晨一点多还在studio甚至最后通宵一起努力的队友们。坚持到final就是成功!

Yibo Xu:第一感受是节奏比较快。我自己的水平不是很好,而且我是第一次做这种研究分析的作品集大项目,对我来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上完课以后我感觉自己最大的提升在于概念、分析和逻辑能力,属于从无到有,因为本科阶段学校并没有注重培养这些方面。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review的时候虽然完善了逻辑问题但没来得及在图面上表达出来,有点遗憾。

Kefu: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节奏还是比较快的,一周两次课感觉很充实,内容也不夸张,属于循序渐进,很舒服。师资方面也比较给力,基本都是名校老师,正课都是全英文,对头一次出国上学的同学很有帮助。
这次课程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专业知识方面收获对两个新软件的了解,也为作品集增加了一个比较炫酷的作品。与此同时,更令我感激的是我的组员们,浩闻,紫荆和千澍,以及LAC的老师,尤其是飞哥,点名表扬。可以说是相当认真负责了,除了每周的正课,还不时地与我们各个小组分开上课,确保我们能按时完成任务。

Yanpeng:Studio的收获我可以主要概括为三点:思维开拓,作品产出和效率提升。
思维开拓方面,国外的研究型设计与国内的传统设计教育模式不同,十分强调设计之前的研究,基于研究得到的问题从而促成设计,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不同阶段的模型反复推敲验证,最终产生出合理的设计。
作品产出方面,抓住了国外院校相对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头脑风暴,进而产生相对前沿的设计思路和成果,方便后期经过进一步深化纳入作品集当中。
效率提升方面,极短高效的设计周期,有效的能够降低拖延症的影响,并且通过课程中培养出的完整工作流,为后续的设计助力。在此次课程之后,我在学校当中的设计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速度提升。
问:

最后的评图环节感受如何?

SSSY:final的评图请到了业内各位大佬,也给我们提出了我们项目方案中可以提升和完善的部分,也是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考虑不周的地方,确实收获满满。也能看到其他组两个多月都做了些什么,看到了各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限时的presentation也让我们思考我们项目中的核心和重点内容是什么。

Yibo Xu:Review的时候感觉除了我以外都很强hhh参与评图的老师给出的意见一针见血,我的收获还是蛮大的,后面有按照他们的建议去改,但只能选择性地。因为我个人能力还是有限,要达到十全十美的效果以我现在水平来说不太够。

Kefu:最后评图虽然长达4个小时,但是各个小组都充分准备,感觉大家在这两个多月的学习里都相当努力,完成度不输在学校做的大项目。

Yanpeng:评图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其他优秀的同学们做出的课题成果,对自身的后续设计有一定的启发性,并且通过各个小组暴露的问题能够吸收学习,了解国际上的一些可能的评判标准和视角。
另一方面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和国际上设计老师们交流,了解他们对于设计的看法和理解,遗憾的是我们的设计本身最后并没有获得老师的认同,被点评为“过于理想化”,但是工作量和研究深度上都给予了认可。
问:

对全新的教育体系(4个不同的Design Unit、每个课题小组具备海外教授+全职导师+助教等方面)的评价?

Yanshen Xu:海外教授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好老师,助教们也非常认真负责,除了每次定期的交流沟通,其余时间也会尽可能地给我们提供帮助、指明方向。

对于具体内容,我个人更倾向于自学。现在网络学习资源非常发达,一般碰到技术问题我都会去YouTube上寻找教程。但是建筑是如此复杂多元的学科,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除了“我知道我不知道的”知识,更多的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学问。一个人学习是常常会迷茫应该学些什么,或者压根想象不到还有这个可以学!有海外教授、导师、助教透过自己的经验来提供不同视野,对丰富眼界、打开思路都很有帮助。

SSSY:在教授课中看到了国内外对于建筑学关注点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选择导师,也算是提前了解到了自己要申请的项目的研究方向,评估一下是否适合自己。
上课前期配套的软件学习也很有针对性,体系比较成熟合理,给LAC的导师和助教疯狂打call,他们真的很负责也很有能力,所以教授课也很推荐大家来线下,沟通效率真的高很多。

Yibo Xu:这个课程是很完整的一个海外教育综合体系,比如中期和终期两次汇报就让我有Deadline的感觉。我主要是在线上,在这个体系里海外教授的教学部分对我来说影响是最深刻的,他们是真的很厉害。我们组和其他组不太一样,软件助教和Tutor 都是Dimitar,我对他的印象就是综合能力很强,我们基本上所有问题都可以去找他,他都能给到我们专业的回答。

Kefu:对这种大组分小组,分不同课题的教学模式,其实作为一个英本学生可以说是不陌生,大一到大四基本都是这样。每个组有不同题目和导师,然后再划分成不同的site,最后基本都是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产出。但是,LAC的导师和助教功不可没,对于同学们理解老师的意思,推进课程的进展有着非常关键得作用。个人感觉,国外的老师容易提出比较抽象的标准和要求,一般是根据你做的啥再跟你讨论下一步。在没有经验或者与其他小组对比讨论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走弯路。并且类似中期评图这种活动,会邀请别的老师来评价,这就经常会出现褒贬不一的情况。而LAC的老师就很好的在这个时候帮你把握住相对正确的方向,在评价或内容上做出合理的取舍。所以总的来说这个教学模式我个人是非常推荐的。

海外导师阵容

「 Design Unit 海外导师 」


「 海外特邀评审教授 」



本期的课程成果汇报就到这里啦

2022年海外预授项目预计在2月启动

更加豪华的导师阵容

更加前沿的课程选题

请持续关注我们了解后续报道哦~

推 荐 阅 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