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书治要360》第一集第1讲

 情缘半岛 2022-01-26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纂的资政巨著,概括了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这部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我们从哪里学起?就从《群书治要》学起。这是用时少而获益多的一种途径。

      我们这次学习采用的是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选编的《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一册)(以下简称《群书治要三六〇》)。《群书治要》的“群”是一个形声字,从“羊”,“君”声,本意作“辈”字解,乃同类相聚时之称。羊性好群,故“群”从羊。在这里“群”作形容词,是众的意思。这个“治”就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群书治要》就是把群书当中有关修齐治平的道理、精华概括出来。我们读了这部书,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方法,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学习《群书治要》的意义

      领导干部学习《群书治要》,可以懂得成为卓越领导最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领导素质和能力;如何掌握领导艺术和方法;如何观人、选人、用人;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一个企业、带好一个团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使道德教育深入人心且行之有效;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等等。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学习《群书治要》,可以懂得人生的道路应该怎样走,才更加顺畅;如何趋吉避凶;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人生应当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里也包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改变命运,转祸为福;如何做到俯仰无愧,君子坦荡荡;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何经营幸福美满的家庭。

《群书治要》的编纂起因

      《群书治要三六〇》正文开始之前,有一篇序言。序言简要详明,介绍了《群书治要》一书的编纂起因、历史贡献、流通过程、学习方法和当代价值。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唐太宗是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出生的时候瑞相稀有,有两条龙戏于门外,三天才离开。唐太宗在四岁的时候,有一位自称善于看相的书生来拜见高祖,并且对他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当他看到唐太宗之后,称赞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龙凤,是古代对天子的称呼。“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意思是说他以后是真龙天子,可以当皇帝的。后来就采用济世安民之意作为他的名,取名为李世民。

      唐太宗于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49年去世,在位二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有人称赞他是“千古一帝”。唐太宗以能用贤纳谏、尊儒重道、勤政爱民著称。他以文治天下,力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贞观盛世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当时的农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物产丰富。根据史书的记载,贞观六年、七年风调雨顺,连续丰收,人们走到山东的一些地方,可以不用带多少粮食,直接在路上就能买到。在山东的村子里,村民遇见路过的客人,一定会很丰盛地招待他们,有时候还会赠送给客人粮食,这是古时候从来没有过的。到了贞观八年、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贞观八年、九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又是连续丰收。结果怎么样?粮价从每斗米一匹绢,跌至每斗米四五钱,再跌至每斗米二三钱,可见当时的粮食丰收、物产丰富的局面。

其次,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到了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死刑犯虽然增至二百九十人,但是这一年年末,唐太宗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代都是在秋天行刑,这是顺着时节的变化来治理国家。结果第二年九月的时候,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来,没有一人逃跑。那时政治清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百姓心中没有怨气,所以社会秩序非常好。

      第三,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可能也是唐太宗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唐太宗统治下的王朝,因为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这些成就的取得,和唐太宗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以身作则,重视道德教化,并且制定了一套合情、合理、合法的政治体制来预防贪污腐败密不可分。这些成就的取得也说明,能够运用圣贤之道治国,不仅有效、易从,而且快速。

      《贞观政要·论政体》记载,在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的时候,唐太宗和秘书监魏徵漫谈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得失时说:“如今大乱之后恐怕不能急于实现大治。”魏徵说:“并非如此,大凡人在危难困苦的时候就忧惧死亡,忧惧死亡就盼望天下太平,盼望天下太平就容易进行教化。因此,大的动乱之后更容易教化,正像饥饿的人对饮食更容易满足一样的道理。”

      唐太宗说:“贤明之人治理好国家尚且需要百年之久,才能消灭残虐,废除杀戮。大乱之后要想大治,怎么可能在短期内做到呢?”《论语》中也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所以,唐太宗认为,要恢复太平,即使是贤明的人来治理,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魏徵却说:“这话是对一般人来说的,并不能用在贤明之人的身上。如果是贤明之人来推行教化,上下同心,就会像响之应声那样响应迅速。事情不求快,也会很快地推行下去。一年就能够见成效,看来也并非难事。如果说要三年成功,才该说已经太晚了。”

      唐太宗认为魏徵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封德彝等其他大臣却对唐太宗说:“夏商周三代以后,百姓逐渐浮薄奸诈。所以,秦朝专用严刑峻法来治国,汉朝以仁义杂用刑法治国,都是想教化好百姓,但却没有成功。怎么说是可以教化,却什么都不去做呢?如果相信了魏徵所说的话,恐怕要败乱国家。”

      魏徵听了之后,说:“五帝三王治理国家,他们并没有把百姓换掉。也就是说,百姓还是同样的百姓,但他们仍能够把百姓教化好,可见施行帝道就成其为帝,施行王道就成其为王。关键在于,当时的治理者是否施行了教化而已。看古书上的记载就知道,从前黄帝与蚩尤作战七十多次,天下乱得很厉害,而胜利以后,天下很快就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出兵征讨,平定以后,仍不失其为治世。夏桀王昏乱淫虐,商汤把他赶走了,但是在汤统治之时,就实现了太平。商纣王专干荒淫无道之事,周武王便起兵讨伐,到了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在位的时候,也实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百姓日渐浮薄奸诈,再也不会淳朴,那到现在这百姓都应该变得和鬼魅一样了,还能实行教化吗?”

封德彝等人想不出什么话来辩驳,但是他们还认为魏徵的话行不通。

      幸好魏徵博览群书,对于历史的经验教训了解得非常透彻,他能够引经据典,让这些大臣没话说。唐太宗确实是一代明君,明君就明智在这里,他能够辨得清是非、善恶、美丑。唐太宗坚持推行教化,毫不懈怠。结果几年之间,天下康复安定,突厥被打败臣服。

      唐太宗对群臣说:“贞观初年人们颇有异议,认为当今并不能搞帝道、王道,不能够施行道德教育、圣贤教诲,只有魏徵劝朕推行,朕听了他的话,不过几年就达到中原安定、边远的外族臣服的结果。突厥从来就是中原的强敌,如今突厥的首领却佩刀值宿来做禁卫,部落也跟着穿戴大唐的衣冠,也就是说这些外族也受到大唐文化的影响。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是魏徵的功劳。”

      唐太宗又回头对魏徵说:“玉虽然有美好的本质,但是如果藏在石头里面,没有好的工匠去雕琢研磨,那就和瓦砾碎石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遇上好的工匠,玉就可以成为流传万代的珍宝。朕虽然没有好的本质可供爱卿雕琢研磨,但多亏爱卿用仁义来约束朕,用道德来光大朕,才使朕能有今天的功业。爱卿确实是一位良工巧匠。”

唐太宗对于魏徵确实非常恭敬,视他为老师,而且自己还很谦虚,把贞观盛世的成就都归功于魏徵。

      “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戎马”本意是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意思是事情纷繁迫促,形容军务繁忙。唐太宗打仗打了十几年,终于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唐朝。“二十七岁即帝位后”,他二十七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偃武修文”,“偃”就是止息,停止武事;“修文”,振兴文教,制礼作乐,教化百姓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修身齐家。“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治平之道”就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个“平”就是平等、公平的意思,怎么样使天下太平。

      因为唐太宗年轻时就带兵打仗,对于怎么样用圣贤教诲来治理国家,他的积累显然不够。唐太宗对此也有自知之明,而且他非常有悟性。据《贞观政要·论政体》所载,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把它们拿给弓箭的师傅看。结果没想到,弓箭师傅却说,这些弓都不是良弓,都不够好。于是,朕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就使得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然强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从这件事中,朕领悟出很多道理,朕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这一生中所用过的弓箭已经够多的了,但是朕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朕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朕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朕对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况掌握治理国家的要领呢?”

      从此以后,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次召见,唐太宗都要赐座给他们,并且与他们悉心交谈,仔细询问宫廷外面的事情,以便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