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船业大王,在抗战救援150万人,为何却在建国后含冤自杀?

 Loading69 2022-01-26

电影敦刻尔克的上映,让那场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大撤退被世人知晓了解,这次行动被西方世界称为奇迹,因为它救援了33万英法联军的士兵。

但是早在两年前,1938年中国战场上,进行了一次规模更大,救援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久的大撤退,这就是宜昌大撤退。

在四十天内,紧急救援了高达一百五十万的国人撤离战区,而组织这次大撤退的就是被誉为中国船业大王的卢作孚。

此次行动不仅挽救了一百多万国人的性命,更是保留了中国工业的最后一点力量,毛主席曾称他为,“万万不可忘记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却在建国后含冤自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当时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

1952年2月8日,重庆一间房子内,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老人留下遗书一封写给自己的妻子,信中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一民生公司的公物要记得归还,二民生公司的股票上交国家,三以后要和儿女们好好生活。

文章图片1

卢作孚雕像

就这样,一位满怀对民族,对国家无限深情的老人黯然离世,他叫卢作孚,民生公司总经理,因不堪受辱自杀以证清白。

一、生平经历

  • 1.求学教育生涯

卢作孚(1893-1952),曾用名卢思,1893年出生于四川合川县,家庭以商贩为生,所以家中略有些积蓄。七岁时,在其父的安排下与自己的哥哥,一起进入私塾里读书。

1907年毕业但此时因为家中经济原因无法继续升学而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并且以后也没有在任何正规的学校进修过。次年改名作孚,之后进入一家补习学校,学习英语和数学。

1910年初步接触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四川保路运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前往上海结识黄炎培,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黄炎培先生还曾推荐他前往上海商务印刷馆内任编辑,卢婉拒此事并回到家乡,在合川中学任教员。

之后受邀前往成都,任成都《川报》编辑,并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抨击时政的文章。1919年担任社长,在“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主张“教育救国”

1921年,北京政府任命卢为沪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积极投身于普及民众教育事业中,还聘请王德熙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恽代英任教务主任。

文章图片2

五四运动油画

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实现自己的主张,普及大众教育,但因四川军阀混战,被迫停止。

1924年应四川军阀杨森的邀请,前往成都继续创办民众教育馆,汇集了成都各种技术人才以及文学艺术大家,共同建立起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室等,还建造了动物园,民众教育事业一时间蒸蒸日上,但是再度爆发的军阀混战又一次打破了他的理想。

  • 2. 实业救国

两次的失败使得卢作孚放弃了教育救国的念头,他决定开办实业,为民族工业的发展而奋斗。

1925年秋,卢作孚返回家乡,准备筹办民生实业公司,初步想以航运为基础,再把实业与教育结合,推动社会的进步,振兴中华。

1926年卢作孚集资八千元前往上海订购一艘70吨轮船,5月份新船建造完毕,卢作孚知道后派人员把船运回重庆,同时召开公司成立大会,确定公司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并且把运回的轮船命名为“民生”轮,卢作孚任公司总经理,还在重庆、合川两地设办事处,开辟成都—合川航线。

1927年卢作孚出任北碚(bei)地区防务局局长,负责清剿周边匪患。在剿灭土匪的同时,他也在此地修建铁路公路,架设电话网,创办煤矿、织布厂等,还在此地继续推行教育普及,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建立图书馆、博物馆,同时注重民生,改造老城区,普及用电饮水,还修了许多公园丰富业余生活。

文章图片3

民生公司的船只

1929年,民生公司扩充,航运总吨数达230吨,航线更是从嘉陵江扩大到长江上游地带,被刘湘任命为川江航务处长,之后陆续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建设厅长、交通部次长等多项职务,为抗战期间运输物资,支援前线做出重大贡献。

1930年为了抵制外国资本,打破西方运输公司对长江上游地区的航运垄断,卢作孚发起抵抗运动,呼吁团结一致,集中整合。

1931年,运动顺利进行,民生公司成功把上游七家公司合并,并将旗下十艘轮船一起并入民生。

1932年面对日本侵华的步伐步步加深,卢作孚在北碚号召成立北碚抗日救国义勇军,并以北碚政府的名义签署发表抗日宣言。

卢作孚把义勇队以及防务员重新编制,设为义勇军一队和二队,开展训练,用以做抗日后援之用。

1935年卢作孚成功地把外国资本控制的轮船公司挤出长江上游地区,民生公司完全控制上游航线。

  • 3. 为国为民

1937年,民生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总吨位上万吨的中国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

卢作孚也因此被称作“中国船王”。抗战爆发以后,为缓解运输压力,调度中国运力,卢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交通部次长,主管航运一事。

文章图片4

民生公司

1938年武汉会战战败,武汉失守。大量从武汉撤往重庆的物资以及工厂设备,囤积在宜昌,总重将近10万吨,另有大量随行职员也一同等待撤退。

卢作孚在面对日军战机的空袭,物资设备以及人员的问题,主持组织宜昌大撤退,采用分段运输的方式,日夜不停的抢运,历经四十天,终于在宜昌沦陷之前将人员及物资运送进川。次年,荣获三等勋章。

此后抗战期间历任社会服务处处长,全国粮食局局长,中央评议员等职务,为中国抗战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4年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回国后在北碚大力倡导种植油桐,缓解中国油荒的问题,同时创建中国西部博物馆。

同年5月国民政府对于卢作孚在抗战期间,军需运力工作有功授予二等勋章。

抗战胜利过后,卢作孚陪同中国赴美代表团,参观华盛顿大古力水电站,回国后再次被授予抗战胜利勋章。

1946年,美国资本卷土重来,妄想抢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轮运,提出美国轮船可以直航汉口,卢当即拒绝了这个意见,并且表示中国现有的航运力量完全可以独立承担这个任务。

解放战争爆发后,面对国内以宋氏为首的官僚资本以及美国资本的入侵,民生公司财务陷入极大的困境,公司濒临破产。

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战场上节节溃败,因此决定要把长江上的轮船全部炸毁。卢作孚在部署了秘密的躲藏办法后,与中共在香港的地下党的帮助下,秘密返回北京。

文章图片5

蒋介石

1951年卢作孚在暗中慢慢地把停留在香港台湾地区的21艘海船,运回国内。其中一艘被炸,一艘被抢,其余全部安全回到大陆。

在卢作孚秘密返回大陆时,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被补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

周总理还表示希望卢能够来交通部任职,卢接受表示处理完香港事务就会赴任。在与周总理的谈话中,卢作孚表示希望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将民生交由国家管理。

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卢作孚被诬陷为“不法资本家”,遭到批驳斗争,卢作孚不堪受辱,吞服大量安眠药后含冤自杀。

二、宜昌大撤退

  • 1. 行动背景

宜昌位于长江上游航路的“咽喉”地带,自从英国人把它划定为通商口岸后,就变成长江航线上最重要的转运港之一。

抗战爆发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而当时入川的陆上交通极为不便,公路稀少铁路就根本没有,所以航运成为唯一的方式,宜昌作为入川必经之地,战略地位骤然提升。

而且宜昌以上的三峡地带,航道极为狭窄,路线复杂弯曲,运重有限1500吨以上的轮船都不能通行,必须要在宜昌换乘小船才能进川。

文章图片6

三峡地带

武汉失守后,宜昌这个入川的交通“咽喉”被敌我双方密切关注。而与此同时来的则是大批从沦陷区撤退的人员以及撤往后方的工业机器设备,近十万吨的物资被滞留在此地,等待撤往重庆。

当时中国空运能力几乎为零,陆运铁路没有,公路运力小而且多被日军轰炸,因此航运成为最佳的选择,也是运力最大的选择,长江成为贯通东西的“黄金水道”

但此时的宜昌城却是一片混乱,日军的战机每日都会过来轰炸,而我军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制约。物资堆积在渡口旁,人员聚集在城内,每天都有人去轮船公司吵闹,都希望能够安排自己优先撤退。但是,能够行驶在三峡上游的仅有的一点小船,却因为恐慌而陷入停运状态。

这种严峻的情况,让卢作孚不禁感慨,“扬子江上游运输能力就嫌太小”,此时的宜昌可以称得上控制着全国的兵工、航空、轻重工业的命脉,还汇集了三万多名从各处撤退的各界精英,包括医生、工程师、教师等,宜昌所有的房屋都挤满了人,就这样还有不少人露宿街头,还有人在源源不断的赶来。

日军的快速推进,国军的节节战败,不安和恐惧始终笼罩在宜昌城内每一个人的心头。许多设备已经堆积在渡口多日,任凭风吹雨淋。所有人都在托人找关系,请客交涉,但是运输堵塞状况丝毫没有减轻。

宜昌现在总的情况就是:

第一宜昌是入川的必经之地,但三峡上游航道狭窄,河流湍急,而且载重有限,夜晚又没有照明设施无法航行。所有的人员以及物资都必须用小船才能送往后方,而现在小船航运却停运。

第二点,距离枯水期就只有四十天,枯水期一到,水位大降,机器设备根本没有办法运输,甚至部分吃水深的轮船都没有办法航行。

第三个就是用于运输的船只极少,除了民生公司下辖的22艘轮船之外就只有2艘中国籍轮船以及几艘外籍轮船。而依照这样的运力计算,要是想要把近10万吨的物资以及随行的人员全部安全地撤往重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且中途还需要应对日军飞机的轰炸。情形极其严峻。

文章图片7

运输物资

  • 2. 行动准备

卢作孚在来到宜昌后亲赴各个轮船公司以及渡口码头视察,检查各个渡口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计算轮船的运力。之后又去安抚人心,告知他们将于12号码头宣布撤退计划。

卢作孚以国民政府运输办事处主任身份,连夜召集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撤退计划的详细事项。卢作孚称,我们完全有能力在枯水期来临前,把人员设备全部运出去,在40天内完成运输任务。

卢作孚命令各轮船公司必须服从调令,所有码头、工人、轮船等等都要听从安排,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背,或是私下讲关系,说人情。

什么时间运输什么物资,哪艘轮船运输人员还是工业设备,全部都由卢作孚一个人安排。

在12号码头时,卢作孚向在场的所有人员保证,40天内一定会将堆积在宜昌的物资以及聚集的人员,全部运送出去。听得此消息,人群欢呼雀跃,民心逐渐安定下来,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而面对如此艰巨的运输任务,卢作孚凭什么可以保证把原来计算需要一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缩短到仅仅40天的时间呢?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民生公司创造的“三段航行法”,专门用于长江枯水期航运所用。

三段航行法,把宜昌到重庆的长江航线,依照不同的水位、流速以及航线周边,划分成三段,分段航行。由此调整运输所用的船只,在不同的水段用不同的船只航行。

这么做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保证了即使在枯水期也能航行于长江上游地区。

所以在此时,卢作孚采用三段航行法,将原来从宜昌到重庆往返为6天的时间,人为的缩短。

文章图片8

轮船

他命令除了军需物资以及不便拆卸的大型设备直运重庆以外,其他人员以及物资全部采用这样的方法运输。

他让轮船把人员或物资要么运到万县,要么运到巴东一带,有的甚至只是运到三峡就卸下,这样航程直接缩短一半以上,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运输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 3.行动过程

1938年10月23日,卢作孚抵达宜昌并拒绝了军政部要求他把船开到长江下游凿沉,封锁江面的命令。24日公布了自己具体的规划,从宜昌到三斗坪作为运输第一段,三斗坪到重庆万县是第二段,最后万县到重庆是第三段。每艘船根据吃水深度,载重多少划分。

安排先用一部分船只运送物资完成第一段航线后即刻返回,再由公司调集船只安排,把军需物品以及设备或运到万县,或是直运重庆,并在重庆运载出川抗日的士兵。

同时为了运送更多的人员,他把所有卧铺一律改为坐票,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客运量。还把船票价格下调,公职人员半价,战区难民全免,货运价格调整为平时的十分之一。

针对三峡航线不能夜航的情况,要求各船尽量把装卸货工作安排在晚上进行,而白天用于航行,同时在三峡航线增加码头,临时雇佣3000多人,日夜不停的卸载,还征用800多只民船运输小型物资。

文章图片9

运输码头

10月24日,按照卢作孚的部署第一批满载物资以及人员的运输轮船开始航行,几百名从战区逃难的孤儿由卢作孚亲自安排,第一批上船送走。

之后,所有船只在卢作孚的指挥下,日夜不止地往返于航线上。卢作孚每天都要去码头了解船只运载状况,码头的货运量,再安排第二天的运输计划。

  • 4.行动结果

在宜昌大撤退开始后,日本政府于11月再次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称要彻底消灭国民政府,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为此日军对宜昌在内的到重庆的一千公里的航线进行疯狂轰炸。

民生公司每天都有船只损毁甚至人员伤亡的消息传来,据资料统计,在整个撤退行动中,民生共计损失16艘轮船,一百多名职员牺牲,六十多人受伤致残。

而民生公司一共运送包括伤兵、难民、部队等在内的各类人员达150多万人,运送货物在100多万吨,其中还包括空军以及炮兵的重要器材两万多吨。

宜昌大撤退中,还抢运出大量兵工厂,轻重工厂,电子厂以及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和学校器材等。尤其是抢运的工厂单位为中国持久抗战打下了工业基础。在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中,这些抢运的工厂,生产了大量整备,军用物资等,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

三、人物评价

卢作孚作为一位典型的爱国商人,在面对民族危机,毅然投身于拯救国家存亡之中。

他救国的信念从未改变,从最开始的“教育救国”到后来的实业救国,一直都在探索的路上,就算是日军的轰炸,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他也没有屈服,为了民族与国家,始终在努力奋斗着。

文章图片10

卢作孚画像

为了家乡的教育与发展,他创办了大量的学校,修建了图书馆,博物馆,聘请更多有学识的人任教。创办了工厂,矿场,竭力为自己的家乡,为国家奔波工作着。

宜昌大撤退,更是以一家民营企业一己之力,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要知道,敦刻尔克的撤退,那是英国以国家的力量倡导安排的,而且进行时间,救援人员远远不及宜昌。毛主席称赞他为万万不可忘记的人。

建国后,积极推进国家经济复苏,为新中国的航运事业继续努力着,在面对污蔑,他也展现了自己的骨气,以死来证明清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