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5年,举人刘澍赋闲在家,无以为生,只好加入“走西口”的队伍,流落到包头。22年后他却成了包头的...

 铁血老枪 2022-01-27
1915年,举人刘澍赋闲在家,无以为生,只好加入“走西口”的队伍,流落到包头。22年后他却成了包头的首任市长。
 
刘澍22岁时,参加了省城的应试,居然力挫群雄,年纪轻轻就考中了举人。要知道,清朝每年中举的名额也就40到130个名额,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一旦考中举人,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仕途,就等着当县太爷了。
 
这对于刘澍来说,那是何等的光宗耀祖。
 
1910年,刘澍上任蓉城县的知县,开始了仕途生涯,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而刘澍也全心为民着想,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地方官,甚至在当地还有这样的传闻:赖有政远声,时闻行路传。
 
1912年,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建立民国。这下清朝都没有了,各地的清朝官员只好“树倒猢狲散”。刚上任仅一年的刘澍只好走下知县的官位,回家赋闲。
 
幸运的是,有着举人和知县经历的他,很快被民国当选为山西省的议员,这对他来说,虽然清朝不在了,但他在清朝的经历却很有效。
 
遗憾的是,1915年袁世凯解散了国会,刘澍来之不易的议员又当不成了,只能再次回到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开始有一顿没一顿的穷苦生活。
 
正在这时,突然掀起了“走西口”的热潮,很多没饭吃的流民都带着全家,前往遥远的口外去闯荡,去混一口吃的。
 
刘澍看着大家都加入了“走西口”的队伍,他也开始心痒痒起来。既然呆在家没事做,也没有吃的,那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或许外面的世界是别样的天空呢,再怎么说应该不会再比现在差了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刘澍也带着全家加入了流民的大军。只可惜,出来后才知道,一路风餐露宿的,忍饥挨饿,真是苦不堪言。可是,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走出来了,又是自己选择的路,再苦,也得坚持走下去。
 
经过长途跋涉,刘澍来到了包头,为了谋生,他当起了教书先生,也能实实在在地养活一家老小了。
 
1920年,作为“水旱码头”的包头,聚集了四面八方的人,有流民,也有商人,正是这些人的努力,让包头逐渐繁荣起来。当城市逐渐繁荣起来后,就会逐渐注重文化的教育,而这些来到包头的人,文化程度都很低。这样,曾在前朝考过响当当举人的刘澍,也就成为了包头学识最渊博的人,自然备受青睐,被包头商会聘为文牍,负责公文相关的工作。
 
在工作中,刘澍如鱼得水,很快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崭露头角,生活自然就不用愁了,他买了房,还买了地,全家人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活。对于刘澍来说,他也慢慢地成为了包头的知名人士。
 
1927年11月,包头正处于军阀动荡的年代,各地的政局也随之动荡不安。奉军占领包头,任命了新的知县。可这种局面仅仅维持了半年,奉军就被迫撤出包头,知县也随着逃之夭夭。包头进入了无政府状态,整个县一片混乱,局势动荡,治安更是一塌糊涂,简直到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就在这时,有着较高声望的刘澍被推选为包头县知事,这才稳定了包头的局面,百姓才有了主心骨。
 
1928年8月,晋军占领了包头,将包头从县公署改成县政府,刘澍也就自然成为了包头县的首任县长。
 
再到1937年12月,包头又从县升级到了市,刘澍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包头市的首任市长。
 
纵观刘澍这一路走来,着实非常富有戏剧性,在清朝时从举人到知县;
再从清朝到民国,转身当上了议员;
然后议会解散,他为了糊口,只好加入了“走西口”的队伍,当起了流民,来到了包头;
之后凭借着自己为前朝举人的身份,又当上了教书先生和文牍;
再到最后,刘澍一步步地被推选为包头县知事、包头县首任县长、包头市首任市长。
 
起起伏伏,犹如过山车。
正因为如此,刘澍成就了从流民到市长的传奇。
 
资料来源:《民国秘史》
【每日分享】@梦开文史: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畅游传奇人物的故事。
#头条历史##历史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