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在世,穷不管两事,富不管两人”,做好两点,就是走好运的开始,说明好事将近

 大老板商道 2022-01-27

农村俗语通俗易懂,反应农村生活经验和一种愿望,俗语称老话、常言,这三者同为一种含义,一段口语可能言谈比较长,而经过简化之后简单易懂,成为众口皆知的口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而俗语就是其中带有文言色彩的一种文化。以前文化知识传播受限,尤其在农村很多人根本接触不到文化知识,而他们就会通过老辈人的生活经验学到很大知识,就像俗语说的好“端人家碗,受人家管”意思就是在别人手底下做事一定要受制于人。而俗语之所以能传承到至今,主要就是因为它富含的一些哲理,教育一代又一代子孙少走弯路。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个和做人做事相关的俗语“穷不管二事,富不管两人,这也是老辈人的经验之谈,它更是描述一种教育后人的思想,那么到底是哪些事情和哪些人呢?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一、穷时两事不管

儿女之事莫管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有这么一首诗,说的是“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十月怀胎后含辛茹苦,为了自己的子女无私奉献。然而万事有度过犹不及,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许多家庭做得并不好,认为事事有求必应以弥补工作带来的内疚心理便可以让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更是年逾半百依旧事事关心,殊不知此生过半,子女路长,焉能全其一生,他们的路终究还得自己走完。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与其一生为子女事事遮风挡雨至死还忧,远不如一朝教会子女识天避雨而高枕无忧。

他人闲事不管

如孔子所言,五十既是天命之年也是血气衰的年纪,与年轻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血气方刚有着天壤之别。此时唯有平心静气坐看云起才能不被是非所害,五十之后的精神与体力都不及青壮,身陷他人的是非漩涡之中无疑于置身险地,稍不留意便是血光之灾。而脆弱的生理机能不仅影响余生的幸福,对家庭的也无疑是一桩惨剧。

二、达时两人莫问

唯利是图之人

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生存必然与利益往来,但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为了利益而丧失道德底线的人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与他们相交犹如与虎谋皮。富贵之际,犹如大利在前,他们必然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利用人性的善良而加以坑蒙拐骗。所谓”客不离货,财不露白“原因亦在此。

不知感恩之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小学时候的一篇课文,这句话我们从小就一直记在心里。

到了50岁的时候,无论是事业还家庭必然小有所成,而回首过往对于不离不弃的亲人与两肋插刀的朋友,我们理所应当地予以回报。没有他们的患难与共砥砺前行,人生成败还未可知。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眼中只有个人得失,以利相交必然因利而散,而当你富贵显达之后正是他们有利可图之时,唯有敬而远之方能安度晚年。

封建王朝之所以并未推崇阳明心学,正是因为其强调的是个人为主体的内心功夫,每个人的内心或强大了或知行合一了,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无疑是极大的威胁。

这也正好证明了心学与常人的非凡意义,一切人事的成败都源于内心的抉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后的每一个抉择所影响的都不再是个体,想要余生安泰,合家欢乐,这些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依旧值得借鉴与学习。

要学习这些智慧,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传习录》《知行合一》记录了很多,如果你能认真地去体会书中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走得更顺畅一些。

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

了解一下王阳明,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在纷繁的世界上保持一颗不动摇的心,是我们面对低谷时最好的良方。倘若今天的你还没有成功,多半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要失落,更不要害怕,害怕你就输了,牢记王阳明的话,不怕难事,不怕干扰,有朝一日有望翻身。

想要了解王阳明更多心学智慧的,建议读一读《传习录》和《知行合一》这两本书籍。

《传习录》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和核心,里面通过一些有趣的记载,讲出王阳明心学智慧。而《知行合一》是人物传记,讲述了王阳明坎坷的一生,讲述他是如何从人生低谷走向万丈光芒的。

在这两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场披荆斩棘的王阳明,也可以看到在战场有勇有谋的王阳明,更可以学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当你人生不顺心的时候,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读一读王阳明,合上书籍,豁然开朗,对于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释然了!

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传习录》《知行合一》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