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启示录004: 到底怎样才能悟到空性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想得自在,先要悟空,那怎么才能彻悟空性呢?为什么说空性智慧只能靠自我内在苏醒,而没有办法从外部获得?为什么说儒释道三家方法不同,但最终追求的目标都是心的极度宁静?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回归宁静?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还来说《心经》的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01
其实,把这句话拆解开来,佛陀是告诉我们:心要获得大自在,能够不受外事、外物的牵绊,我们应该要悟到空性,要看到万事万物无常变化的本质。
这样的话才能够看破、放下,才能够自在,才能够度一切苦厄,才能够从困扰我们心灵的所有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
既然悟空之后才有可能度一切苦厄,才有可能让心自在,我们普通人怎么才能够达到那个悟空的境界呢?我们的心灵什么时候才能够苏醒、开悟呢?
那些得道的明心见性的智者们,又是怎么觉悟空性的呢?这种智慧可以在课堂上学到吗?可以有老师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我们吗?
02
其实,悟空本质上是智慧。智慧的智和知识的知,差一个“日”字。有光的那个知,才能称为智。
而智慧的慧字,下面是一个心字,这都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内在光明显现,我们才有可能从内在生发智慧。
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告诉我们,智慧是没有办法从外部获取的,不可能像拷文件一样,拿个u盘一拷,就拷过来的。
更不可能有一个老师把他的智慧通过语言,通过书籍能够复制给我们。要想获得智慧,只能靠自己从内在去开采。
那么内在是心灵,是无形无象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我们怎么才能够做到,那些智者们已经体验到的明心见性的境界呢?
其实外来的佛家,和中国的儒家与道家,都告诉了我们方法,而且这些方法都非常的本质。
人内心什么时候能够彻底苏醒?什么时候能够发光?什么时候能够彻悟空性?前提是要让咱们这颗心极度地宁静。
所谓极度地宁静,就是不能有任何的妄念,大脑不再思考,没有任何的想法,我们的所有感觉器官和外部的世界,都不再发生关系,内心没有任何的分别,没有任何的情绪起伏。
03
也就是,我们的大脑和感官都不工作的情况下,内心极度平静的情况下,那些本来就存储在我们内在的智慧会苏醒,会来找我们,但是说的轻松,做到可实在太难了。
一个人的心念,想要彻底的平静,需要大量的训练,甚至几十年的训练。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心念不乱跑,能够制心一处,这种训练在佛家称为戒,在儒家称为止。
念佛、打坐、持咒、念经、参禅、参话头、观呼吸,乃至西方宗教的祷告,其实都是戒和止的功夫,都是要让我们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能够平静下来。
用佛家的说法都是要降伏其心,如果我们不能够降伏自己这颗妄动的心,我们就没有办法去从内在彻悟空性。
如果换成今天的语言,所谓的智慧应该是一种不思考的思考。
我们平常所谓的思考是让大脑高速运转,人去找想法。而智慧是大脑彻底关掉,没有任何念头,让想法、让思想、让方法来找自己。
这种静定的功夫,和我们平常人所谓的思考方向是相反的。
其实所谓的静定,在道家讲叫清静,叫致虚极,守静笃;也是咱们儒家圣贤们讲的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这些《大学》的开篇,就讲得非常清楚。
所以不管儒家、道家,还是外来的佛家,乃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质上都是降伏我们的妄心,都是能够让自己的心清静,清净到极致,智慧就来找我们了,我们的心就和宇宙的大道通了。但是说起来容易,做到非常难。
04
我自己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跟着书上学习观呼吸,到目前为止已经30年了,也不过才有一点点的小进步和感应。
我从2013年开始,每天早上没有极特殊情况,会念诵一遍《金刚经》,晚上睡觉前会念7遍,现在是21遍《大悲咒》,再念上一遍《心经》。
心确确实实比以前要静定一些了,但是那个妄念,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分别心、情绪还是不能够完全洗掉。
这么多年的内观和诵经与持咒,越发地让我感觉到,不管儒家、道家还是佛家,这些智者们、圣贤们真的是用心良苦,他们没有骗我们,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如果我们能够照着他们说的方法,自己一点一点去做,一点一点去积累,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有所感悟,但是真的想达到他们那种境界,确确实实是非常的困难。
我个人的体会是,越是难,越要咬牙坚持。
而且我也建议大家,每天花一分钟时间,读诵一遍《心经》。如果还能有时间的话,抄一遍就更好了。
一个月、两个月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可能到了三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变了一个人。如果坚持13年,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