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缘 文/魏建勋 书法,所以传情,所以达意。于是书写诗文,书写美的诗文,从形式到内容,两者便形成了不解之缘。 曹华先生善诗文。诗是文学的桂冠,在志趣文化的高度浓缩中,传承历史,表达心声,放飞梦想。曹先生虽与我隔空而望,然而他属文,我泼墨,每每挥毫,总能呈现出诗画意境的美妙效果,如梅雪恰逢林和靖,便留下那空灵而切实的永恒体验。翰墨交流,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读我的字是用心读,读出了外在表现,更读懂了内在深情。而他赋的每首诗文,每阙词曲,在我看来如饮甘露,沉醉其中,更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起而奋笔,或婉转如公孙剑器舞,或雄奇如黄山云海松涛,忘乎所以,尽得自然。 诗有一瓣心香,书是满纸烟云。我和曹华先生因书诗结缘,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矣。每日诗书往来,相互注解,虽不能比之伯牙子期,但也是心有灵犀的知音。珠玉好求,仲谋难觅,自当珍惜。 当今盛世,中华文化更是一派繁荣,曹华先生和我,有幸生于斯世,长于斯时,在时空的交汇中,碰擦出一点点火花,给这茂林修竹之间增添了一片新绿,奉献了苔花一朵。 ![]() 魏建勋《文气天怀》对联 辛丑年五月初四京城闷热,时收到建勋先生传来书联作品图片一帧。赏读佳句钦其天怀若春风和畅,细品笔势佩其文气如流水悠长。时之思理为小诗一首,呈献先生,权作端午礼物回赠。 和若春风 曹华 化雨东风滋万物,荣春玉树灿朝阳。 依从平仄天怀展,不计阴晴文气彰。 积石千寻宗魏晋,雕栏再拍论隋唐。 而今已把头条占,贤圣传承字字强。 作者介绍 ![]() 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书法家,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顾问,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书画社副社长,江苏省、南京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亚太管理学院艺术中心主任,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作品两次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七次入展“全国展”和“全国中青展”并获奖,多次入选“全国行草书展”等专项展览。十三次在“塞克勒杯”“中华杯”等全国性或国际性书法大赛中获金奖。 在南京、扬州、徐州、南通、甘肃、桂林、海南、大同等地多次举办过个人书画展。作品被中国文学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多处博物馆、纪念馆和机构收藏。 两次获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创作奖)。 ![]() 曹 河南省郑州市人。长期从事复合材料、技术、工艺的创新研究开发,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3册。成果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进步奖。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北京楹联学会、海淀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青少年诗词创作协会副秘书长、海淀楹联学会副会长。近几年从事三山五园楹联故事化的研究和创作。著有诗词集《词说中国书法》《词说长征》《国之思(与陈秀峰合著)》《盛世初开——献给共和国七十华诞(与陈秀峰合著)》《威海印象》《初读南澳》《云赏南澳》《庚子抗击疫情诗词集》《红楼梦楹联简注与诗词曲浅解及韵和》等;楹联集《美在海淀用联说》和《颐和园楹联故事》等。 ![]() 魏建勋《小窗幽记一则》 辛丑年五月初一收到建勋先生雨前雨花茶厚礼,五月初二又拜赏先生书作一帧。茶香墨香粽香香香盈室,师情友情亲情情情暖心。不由放飞思绪,时得小诗一首,回敬先生,虔祝先生和家人端午节安康! 曹华作诗 时逢端午安康祝,万步悠然健走恒。 月下抄经光尚可,窗前悟佛礼依仍。 茶香墅舍风华授,墨韵锋芒品位升。 提按行中烟火显,正欹石上雨花凝。 诗书自古本同源 文/曹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五千年不断地传承发展。汉字的魅力既在其形声丰富,更在于韵味无穷。自古至今的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诗作和书法艺术的演进。诗书本同源。 诗言志。志乃心声,心声即真情实感。是由眼及心的升华,物质向精神的转化。 书法之所称为艺术,是书家深悟文字的意义,被文意感动而由心及手运笔于纸,实是时情时境的印记。 正因此,书家之意与诗人之心自然相通。每每可从书家的笔法笔力笔势发掘出深切的思想。为新时代诗书同源再解,为新时代诗书心灵呼应再歌。 ![]() 魏建勋《云水襟怀》 辛丑年五月廿六京城晴转多云,隔窗眺望百望山轻岚萦翠柏,曲径染苍苔。欲觅佳词,恰接到金陵魏建勋先生发来《云水襟怀》书法作品一帧,似是天意。即依先生文意笔势为解,为此时所见之景和此时所赏之作写照。 敬请先生指教! 云水襟怀赋 曹华 淡淡浓浓百变修,离离合合九重游。 凉凉热热呈虚幻,潋潋濛濛解止留。 切切嘈嘈殊俗叹,苍苍郁郁了然愁。 轰轰烈烈挥毫记,稳稳安安嵌印收。 魏建勋书法作品欣赏 ![]() 《劲骨修身》对联 ![]() 《菜根谭一则》 ![]() 《虞世南诗》 ![]() 《郑板桥诗》 ![]() 《慎独》 ![]() 《菜根谭一则》 ![]() 《海纳百川》 ![]() 《将进酒》 ![]() 《只有天在上》 ![]() 《王建诗》 ![]() 《菜根谭一则》 ![]() 《刘昚虚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