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那么累还要搞科研,医生你太难了

 逍遥_书斋 2022-01-27

青年医生虽然医疗学习、工作任务繁重,但若想在人才济济的医学市场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信息、经费和资源的支持,逐渐形成比较优势并最终脱颖而出,就必须提早对自己今后的科研道路做好规划。

临床医生不同于全职的研究人员,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基础的常规医疗工作中,投入在科研上的精力就必然有限,倘若没有合理可行的规划,往往会顾此失彼,不仅科研做不好,临床也容易出问题。

良好的规划可以减少因盲目行动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成为一名临床和科研双赢的人才。

01了解现状,关注规则

一方面是自身的条件,包括学历和资历、研究方向、专业特长、知识积累等主观条件与科研经费是否有保障,是否有实验场所和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等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是课题的设置和申请规则,每年因课题数量有限,多数申请者会无法获得课题,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然而每年还有不少申请者由于对基金课题的设置和申请规则了解不足而遗憾落选。

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者的要求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且男性不超过38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在研究基础、年龄、职称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青年医生要提前充分了解各项申报指南中的课题申报要求,多留意观察其他已经获得过相关人才项目支持的人才,将其作为借鉴和学习的榜样,动态关注规则的变化,并及时作出调整,以免错过一些重要的节点。

02明确方向,因地制宜

研究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方向,容易让人进入目标盲区,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无头苍蝇,喜欢随着“热点”走、追着“时髦”跑。

譬如,有的医生想做恶性肿瘤发生机制方面的基础研究,又想开展心血管钙化机制的探索,还想学习建立动物疾病模型,可是又总忍不住想涉足转化医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想来想去、迷迷糊糊地过了一年又一年,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笔者建议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与工作实践紧密相关的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不会是无本之源,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部分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在科研经费、实验场地、设备仪器和情报信息等各方面条件都无法与大型三级医院相比,但青年医生只要能因地制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克服短处,挖掘长处,努力去开拓和创造条件,适当时还可以与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03确定目标,提升自我

规划要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及衡量标准,目标不仅要包含最终目标,也应要有阶段性目标,这样就不容易在道路中迷失方向,各项科研工作也都有了抓手。

一般来说,目标和现状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导致这段距离的原因或是必要的知识没有掌握,或是基本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充分认清自己到底在哪方面是没有或者欠缺的。

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创新点的挖掘能力、科研选题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方法论证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标书撰写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都可以成为要提升的对象。明确自身在各种能力中所处的位置,可以更加清楚提升所需的力度和速度。

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缩小差距, 是自行查阅文献、反复练习,还是参加培训或学术会议、请专人指导,不同的能力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多与前辈、同事、科研管理人员沟通,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学习、思考、总结,能帮助我们逐步挖掘出发展中隐含的内在规律,再结合规律和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让规划更加适合自己。

科研成才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青年医生树立明确的方向与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其目的绝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逐步实现各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科研事业大计,筹划未来,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科研生涯发展规划,最终成为在科研道路上的赢家。

原文刊载于《医师在线》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