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思|有趣、有味、好玩

 阳光之波 2022-01-27

不知道怎么回事,年岁越长,越喜欢关注一些小细节、小场景。总觉得那些小细节和小场景才能够构建起平凡日子的点点滴滴。总会从这些琐细的小事上,看到自己的一些小确幸,感受到一些小快乐。

洣水

有一段时间去了衡东,每晚清晨和旁晚可以看到洣水。我是第一次这样长时间地观察洣水,洣水的早晨,水雾蒸腾,飘飘渺渺,像罩着一层轻纱。远处水边的房子笼罩在雾气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到了傍晚,水面一层乌黑,只能看见明亮的街灯勾勒出的洣水轮廓,以及等下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街灯有红有绿,闪闪烁烁,在水汽的折射中呈现出氤氲的光晕。一个地方,有山有水,便是好的居处。倘若有山无水,也可登高望远。倘若有水无山,也能面水哲思。倘若穷山恶水,大多偏僻荒凉。倘若山水全无,势必人烟罕至。洣水真是衡东灵动秀美之神韵。

花瓶

在酒店里吃自助餐,总习惯面江而坐,边吃早餐,边看风景。桌子上偶尔会有一个花瓶,上面插着几束假花。虽是假花,但是很逼真,看起来也清雅别致,赏心悦目。坐在窗前,由早餐时的餐具而起,目光经早餐、花瓶,而至洣水之上,云雾之中来回运动。眼睛是舒缓而喜悦的,心情是自在而从容的,内心是丰满而充盈的。有时候,一天的精气神,由此生发。

乡中

到一乡村中学,正值课间。学生们在打篮球,生龙活虎,你抢我夺,展示着乡野的活力。这样的乡中,日渐稀少。农村中小学的日渐荒凉与城市中小学的大班额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知道中国的农村将会在这样的浪潮中怎样发展?也不知道大多数乡村的经济是不是会逐渐回归自然经济?

陶泥

之前陪小朋友一起捏制的陶泥招财猫终于找到了。来机构问了好几次,结果在陶瓷烧制房里没有看到,成品架上也没有看到。老师到教室里找了一圈,才在电视机的后面找到。这招财猫捏制的时候,小朋友死活不肯加上细细的眼睛,也随她去了。结果老师上釉时,使得这只没有眼睛的猫,看看起来眉毛也好像两只弯弯的眯成长缝的眼睛,感觉也挺有一些趣味。

扫码


等待同事的汽车时,坐在校门外的一辆共享电动车上。却发现有一张到广告公司制作的二维码粘住了原来的二维码,原来新闻上说的这类事情现实生活中真的发生了。

生意

路过路口,几辆三轮车依次排开。都是些做小生意的人,有的卖烤地瓜,有的卖臭豆腐。不知道路口的生意能否让他们撑过这样的寒冬?当求生成为第一要素时,城市里的人该怎样生活?

酒瓶

到一酒楼,柜台上摆着一系列酒瓶,高矮胖瘦不一,颜色也各不相同。就好像一群嗜酒的朋友,喝醉了,手搭在肩膀上并排站着,个个脸上红光满面,四周充满着酒足饭饱的温暖。

厕所

去一所学校上厕所,见厕所蹲位上方张贴“不冲厕所者,必得痔疮”。不禁哑然失笑。厕所的冲洗与教室门的关闭,真可谓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的两个偏僻角落。夏天的教室门,欢迎随时打开,因为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冬天的教室门,那就需得随开随关。倘若屡开不关,或是开多关少,让坐在门边的学生工作量增加的话,门前门后就会贴一纸条:“随手关门,幸福全班。”或是“关门事小,礼貌事大!”这还是比较温和的,也有人可能关门关得失去了耐性,就索性诅咒:“开门不关,死你全家!”“开门不关,生孩子没屁眼。”倘若教室和厕所的文明退化到这种不得不靠诅咒式的张贴来维持,不知道作用会有多大?进一步想,如果来上厕所的,已是痔疮患者,见此张贴,作何感想?

(本文图片由杨之藏拍摄)

福利 / 看图扫码免费领微信红包封面

今年春节我要定制一份特别

相关专辑:亲历|名师|佛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