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M技术深度应用助推工程提质增效

 岁月慢歌 2022-01-27

中国交通报 杨雷

前不久,Bentley(奔特力)软件公司正式公布2021基础设施数字化光辉大奖赛获奖名单。19个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从近300个参赛项目中胜出。中国获奖项目占据多数,共有10个,来自交通、能源等领域。

BIM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工程建设效率,获奖项目实际应用效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获奖项目“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BIM设计及应用”,设计成果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可视化给整个项目的决策、设计修改、成果展示、施工支持带来了极大便利。该项目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先开展站前专业施工设计、施工期再开展站后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设计模式,通过BIM+GIS技术的全面综合应用,模拟了现场地形环境、地质构造和工程建造后的效果,为四电等站后工程提前到与站前工程同步设计提供了条件。

中国铁建BIM工程实验室(中铁一院)总工程师兼技术负责人许兴旺是该项目BIM设计负责人。他介绍,面对复杂的工程技术条件,包括线路长、山区铁路地形地层复杂多变等困难,中铁一院领导和员工上下齐心,近200人用时6个月,开展了全线施工图BIM正向设计,实现了铁路工程BIM设计新突破。基于MicroStation、OpenRail Designer等平台,项目部二次开发了地质、轨道、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电力、接触网、通信、信号等专业66个辅助设计软件模块,完成了全线256公里实景模型制作、地质模型创建、工程模型设计和大场景下各专业模型整合,为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建造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获奖项目“鄂州花湖机场项目”,利用BIM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收获了“真金白银”。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副部长邹先强介绍,在传统工程建设中,工程投资、造价管理等领域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甲乙双方博弈,僵持不下就取一个中间值,找到平衡后,大家一起往前走。”

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运用BIM模型清单算量计价的试点项目,“鄂州花湖机场项目”要求在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评、清单算量、后期运维等全过程运用BIM技术,实现构件编码、算量计价等功能。依据施工进度,系统自动生成各个中间计量表,并根据质量验评结果、现场问题解决情况、是否已造价等条件自动、即时生成计算书和支付单,大幅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投资成本。

此外,还有三个交通项目或与交通有关的项目入围光辉大奖赛决赛,展现了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成就,这些项目分别是: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参赛的乐西高速公路项目;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交参赛的西咸新区世纪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提交参赛的南沿江城际铁路站前工程。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M中心主任乔科说,乐西高速公路穿越几十公里的无人区,桥隧比高达81.5%,通过数字化勘察设计解决了诸多难题,例如特长隧道、特大桥的精细化设计等。利用数字孪生模型,项目提高了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也给业主提供了一套数字化资产以支撑数字化建设管理和未来养护工作。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数字化创新中心主任张泽林谈到,数字化带来了设计方式的改变,其可视化展示给业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实现了包含道路、景观、管廊、管网、设施等在内的数字模型的整体交付,在施工等方面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时蓓玲说,数字化设计与交付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有序、更加安全。工期合理安排意味着成本的节约,在这个项目中,多个工作面同时推动,仅仅是架梁的工期就缩短了130天,降低了材料损耗率,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投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