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4年秦琼儿子墓出土,揭晓隋唐第一猛将:不是尉迟恭

 小小股脉通123 2022-01-27
看隋唐的英雄故事,亦如看三国群雄,紧张刺激又非常热血。
不过和三国英雄不同的是,隋唐的英雄多义气,无论是当年瓦岗寨因义而相聚,还是后来秦王众将因义而相投,都给人一种义薄云天的感觉。
在隋唐十八好汉中,有重情重义的秦叔宝,也有天下第一的李元霸,相信这也是许多隋唐迷喜欢隋唐故事的原因。
不过小说传记终究不是历史,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十八好汉,只有少数几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绝大多数的人物都是虚构,有些甚至连历史原型都没有。
那么今天不讲故事讲历史,来探究一下隋唐第一猛将到底是谁。
这里要注意,探究的是猛将而非名将,因为排名第一的名将不用多说,自然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李靖。
相信对于他的排名无人有异议。
当然了,所谓猛将指的是武艺方面较为勇猛,能够独当一面,却缺乏掌控全局能力的一种将领。
图片
从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来看,第一猛将自然是黑面神尉迟恭。
二十四人功臣表中尉迟恭排名第七,武将排名第一,甚至比战神李靖还要高一个名次。
这主要是他的功绩傲人,尤其在玄武门时救过李世民的性命,还逼迫李渊退位,不然哪有后来的唐朝盛世。
此外,在之后的破突厥、讨辽东等主要事件中,他也是主将,可谓功劳甚大,功臣榜排名第七绝不过分。
其实尉迟恭从隋朝末年时就已经颇有名气,并且一直以勇猛而闻名。
武德二年,他还是起义军首领刘武周的属下时,就曾屡立战功,还多次击败唐军。
尤为著名的是“夏县之战”。
图片
当时李世民派遣李孝基等多位大将领兵5万进攻夏县。夏县守将吕崇茂是刘武周的盟友,因此尉迟恭星夜兼程带领千余骑兵前来救援。
唐军一看才千余人马,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尉迟恭看唐军如此小瞧他,那真是怒从胆边生,于是孤军深入突袭唐军。
期间尉迟恭带头杀入5万人的唐军阵营,勇猛非常,直接将唐军阵型的首尾斩断而不能相连,夏县守军见状全都出城配合尉迟恭,最终将5万唐军全部斩杀,并且俘虏李孝基等所有唐军将领。
此役尉迟恭名声大噪,连李世民都颇为惊恐地连连感叹:若有此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你别说,后来尉迟恭加入李世民的阵营之后,依旧勇猛非常,此后的破突厥、讨辽东也是如此,杀的敌人那是闻风丧胆,为李世民立下了绝世功勋。
如此看来,尉迟恭确实是隋唐第一猛将无疑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片
公元1974年,有一伙盗墓贼在洛阳盗墓时被发现,考古专家连忙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是唐朝名将秦琼的儿子,秦怀道的陵墓。
好在发掘及时,从古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墓中的一块墓志铭,更是刷新了人们对秦琼的认知。
墓碑载:
“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于美良川。”
换句话说,无比勇猛的尉迟恭战败被俘于秦琼,从而转投李世民。
然而这一点却和历史的记载有所出入。
按照《旧唐书·列传十八·尉迟敬德》记载,尉迟恭是主动投降,而非被俘。
史书原话如下:
“金刚战败,奔于突厥;敬德收其余众, 城守介休。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谕之。敬德与寻相举城来降。 ”
既然史书如此记载,那么是否说明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容是子虚乌有,是为了吹捧其父亲呢?
首先说一下墓志铭。
古代的墓志铭都比较严谨且最为贴合史实。
这主要是因为墓志铭要伴随墓主人常埋于地下,不像史书要公之于众,因此不需要刻意吹捧,更不会编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自己骗自己。
就好比唐上官婉儿的墓志铭被发现时,才知道她在十三岁时嫁给过李世民,被封为“才人”。这是所有史书中都没有提及的情况。
因此史书和墓志铭相比较,人们更愿意相信墓志铭。
图片
接着说一下墓志铭的内容。
墓志铭中的前半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高祖神尧帝”这几个字就出现问题了。
所谓“高祖神尧帝”,高祖指的是李渊,神尧帝是对李渊的尊称。换句话说,秦琼其实和李渊的关系很好。
史学家看到这一段记载之后恍然大悟,也揭示了一个千古谜团,那就是当时作为李世民第一大将的秦琼,在玄武门事件中他明明在场,却没有出力。
要知道,秦琼勇猛非常,在效命于李密的时候,就曾只身一人从千军万马中救出李密,这种武力和胆魄试问几人能敌?
在投奔唐军之后,更是屡立战功,击败了许多硬角色,连尉迟恭都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玄武门事件中,他却没有出力,最后被尉迟恭抢了头功。
看了墓志铭后才明白,其实在秦琼的内心深处,李渊对比李世民,他更倾向于李渊。
一旦玄武门成功,那么按照之前的谋划,接下来就是逼迫李渊退位,相信这并不是秦琼想看到的。
图片
至于他为什么不通风报信,其实还是在于一个义字。众所周知,秦叔宝人送外号小孟尝,义气自然是放在他的首位。
在忠义难两全的时候,他选择了“义”,也可以理解。
可选择了“义”却没有出力,李世民自然对他心存怨恨,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鲜有记载,而且只排在了功臣榜的末位。
所以我们重新解读墓志铭中的内容后会发现,当时应该是李渊派遣秦琼前往美良川攻打尉迟恭,随后将其击败并俘虏。
可投降后的尉迟恭不仅功勋卓著,而且全力支持李世民,因此排名功臣榜第七,武将榜第一。
那么当初被秦琼俘虏的不光彩历史,自然要洗白一番,改成主动投降,岂不美哉?
因此撰写《旧唐书》的宋祁采用了这一说法,将其写入书中。
可随着墓志铭的问世,隋唐第一猛将的位置恐怕要易主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一猛将是秦琼也罢,尉迟恭也好,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战将,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只不过无情最是帝王家,是非功过还是要看主君的喜好,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旧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