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善骁·邵力子:旗手,先锋,功臣

 新用户24030ygV 2022-01-27


今年(2022年)是江南名校绍兴稽山中学的九秩华诞。老人到九秩被称为鲐背之年,暮景残光;而学校到九秩则是积水成渊,日新月盛,风华正茂,欣欣向荣。

而今年(2022年1月26日)又恰逢稽山中学重要缔造者邵力子诞辰140周年。饮水思源,稽山中学能发展到今天,决不可忘记邵力子这个名字。

邵力子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精彩绝伦,他的名字与现代中国历史紧紧相连。邵力子与程思远,堪称两位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风云人物。

纵观邵力子的一生,穿越风起云涌的动荡年代,历经无数重大的历史事件。从清末举人到南洋公学特班学生,他完成了由传统士子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蜕变;从同盟会会员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筹备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从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到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他为国内和平奔走呼号,被誉为“和平老人”。在跌宕起伏的浪潮中,他成为革命斗争中的勇猛斗士,文化战线上的务实闯将。

我将邵力子的一生伟业,凝聚为一个“建”字:他是建校旗手,建党先锋,建国功臣。

建校旗手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动荡加剧。当时绍兴最高学府省立第五中学仅有初中,初中毕业后想读高中的学生必须去杭州、上海等地,为此许多少年都因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而辍学。“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时局不稳、交通受阻,赴沪杭求学变得更加困难。时任绍兴县长汤日新会同朱仲华、金汤侯、徐柏堂等其他九位乡贤成立“设立人会议”,并推德高望重时任甘肃省主席的邵力子为主席,包括邵力子在内的十位乡贤决定各出资银币一千元。于是,在旗手的召唤下,众志成城,一所新学校“私立绍兴中学”在古城拔地而起,绍兴从此有了第一所完全中学。

学校受到各方绍藉名人的关注,蔡元培、竺可桢、马寅初、何燮侯、陈建功先后被聘为校董,知名人士徐柏堂、鲁迅的学生好友孙伏园以及邵鸿书等乡贤名达先后任校长。1932年6月,蔡元培为学校题写了校牌。次年省立第五中学更名为省立绍兴初级中学,私立绍兴中学遂改名为私立稽山中学。

1933年3月,邵力子回乡之际,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发表演讲,他告诫学生:在国难严重的时候,诸位同学应该想到东北同胞的苦痛,努力求学。会后,他与全校师生合影留念,并题写了“卧薪尝胆”四字校训,以激励师生缅怀先贤、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国家和民族洗雪耻辱。“卧薪尝胆”四字,为邵力子先生当年亲笔书写的绍兴稽山中学校训,载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六月出版的《稽中学生》校刊,现立碑于位于稽山中学内。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接受了邵力子的聘请,担任稽山中学的名誉董事长。陈云副总理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又亲笔批示,解决了学校的经费问题。2005年,在稽山中学70周年校庆时,学校重刻了邵力子题写的校训,并在投醪河畔建碑亭以志纪念。

其实邵力子的更大贡献还不是一所稽山中学,而是“红色学府”之称并先后培养了一大群党国精英的上海大学。1922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的上海大学于右任出任校长,时为共产党员的邵力子副校长(1924年4月起任代理校长)。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学校董事会中,孙中山任名誉校董,蔡元培、汪精卫、章太炎、李石曾、张继、张静江等20余人担任校董。

建党先锋

从青年时代起,邵力子就以办报的方式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他在1907年协助于右任等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12年与于右任在上海创办《民立报》,1916年与叶楚伦在上海创办《民国日报》,1919年,在《民国日报》特辟《觉悟》副刊。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邵力子是《民国日报》总经理,《觉悟》副刊主编,而协助邵力子编辑《觉悟》副刊的是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

现在人们尽知陈独秀李大钊的《新青年》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成立做了大量舆论准备,其实却忽视了邵力子主持的《觉悟》副刊。在《觉悟》副刊发表的宣传马列主义的政论性文章950篇左右,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进行了专门介绍,邵力子本人也撰写《提倡社会主义决不是好奇》《马克思底思想》、《救中国的对症良药》等十余篇文章在《觉悟》副刊上发表过文章的共产党人有: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李汉俊、恽代英、陈望道、施存统、沈雁冰、沈泽民、肖楚女、向警予、包惠僧、刘仁静、张闻天、张太雷、方志敏、蒋光赤、任弼时、罗章龙、陈毅、杨之华等……”更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邵力子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亦是中共“一大”的筹备人之一。他早在1920年5月,就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发起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1年7月,为筹备中共“一大”的召开,邵力子、李达、李汉俊和张国焘等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家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邵力子不仅参与起草了'一大’文件,还参与了'一大’召开的联络和总务工作。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家开幕。由于形势十分危险,全会必须转移地点以防不测,移会到何处为妥呢?“邵力子说,上海到嘉兴坐火车只要两个小时,我有一绍兴同乡好朋友陈仪,是浙军师长,他的部队驻防在杭州嘉兴一带,安全上出不了问题。”于是代表们一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中共成立后,邵力子先后编入第三组和第一组,与邓中夏、瞿秋白、向警予、林伯渠、张太雷一起过组织生活。1922年,他出任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上海大学副校长。”

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邵力子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7月北伐战争开始,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8月,邵力子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出发前夕,周恩来、陈独秀、瞿秋白等好友,都前为邵力子等好友送别就在这时,瞿秋白向邵力子建议:“这次到莫斯科去,还是做个纯粹的国民党代表好。”于是邵力子正式退出了共产党,完全以国民党的身份开展工作,并表示一切以大局出发,服从组织的决定,今后在党外继续为党效力。

    建国功臣

1920年代邵力子这位身兼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党员的“跨党”人物,在两党均任。在正式成为国民党要员多次参加与共产党的和平谈判在国共交往中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和平老人”

在九一八事变中,他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事变中,他参加与中共的谈判,努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庐山会谈中,他的努力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任宣传部长期间,他支持中共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批准出版《鲁迅全集》,准予《毛泽东传》在《文摘》上发表。在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参加国共和平会谈时,他对促成签订《双十协定》起了积极作用。在1946年1~3月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上,他为两党之间的调和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达成了《政协五项决议》1946年国民党单方面在南京召开所谓国民大会时,他表示坚决反对,并拒绝担任国大秘书长参加国大的选举。在周恩来为抗议蒋介石破坏政协决议带领中共代表团离开南京返回延安时,他冒着风险独自一人去送行。1948年董必武的紧急请求下,他冒险将八万斤白面偷运解放区……

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就任代总统后,决定先成立一个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赴北平探探和谈之路。代表团由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颜惠庆、章士钊、江庸组成。邵力子推辞了请他做首席代表的邀请,而是以私人身份随团前往。经过接触,四位代表一致认为和谈的障碍不在北方而在南方。邵力子与代表团飞回南京,并带上了一封毛泽东给李宗仁的信,他在接风宴会上向大家传达了和谈的希望,鼓舞了人们和谈的信心。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正式成立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飞赴北平,成员有邵力子、张治中、黄绍竑、章士钊、李蒸、刘斐。邵力子又一次推辞做首席代表,推举张治中担任。中共方面参加商谈的首席代表周恩来,成员包括林彪、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聂荣臻。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举行正式会谈,最终形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然而蒋介石看到《国内和平协定》后,大骂“丧权辱国”。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随之,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南挺进。邵力子、章士钊看到这种情况,焦急万分,两次致电李宗仁劝他悬崖勒马,但李宗仁没有听进他们的意见,逃往广州。邵力子和章士钊万般无奈,在给李宗仁的信中说:“不知公有何把握,作何打算,犹安然以国家存亡民生祸福为张皇工具?伤哉!伤哉!”

和谈破裂了,国民党政府要求和谈代表团返回南京。代表团成员开会讨论去留问题的时候,邵力子首先表态:坚决留在北平!孙越崎助下,邵夫人傅学文随即北平。经邵力子劝说和周恩来动员,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全体经过慎重考虑,集体留在北平。上海解放后,邵力子等人联络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立法委委员50多人,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声明同国民党政权脱离关系。从此,他们彻底地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以新的姿态开启了新的人生。在接下来的岁月中,邵力子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余生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邵力子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名义,于1949年登上天安门城楼。后来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革中央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尽管如此,但就政治待遇而言,邵力子未免有点委屈了。

邵力子,这位出生于绍兴晚清举人,于1967年12月25日在北京病逝。在近半个世纪中,他为建校、建党、建国而奔波奋斗、建功立业,其汗马勋劳一一记载于史册,也永久铭记于人民的心中。正如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所言: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