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苏轼行书《千字文》,真不错!

 涅槃简生 2022-01-27
图片
(蘇軾像,元趙孟頫繪)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豪、艺术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时,赐谥号文忠,追赠太师。着有《东坡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其散文、诗、词、赋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的散文极著名,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大师韩愈齐名,有「韩潮苏海」之称,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古文八大家。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开创词坛「豪放」一派,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赋亦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写的《赤壁赋》。因其文章颇著名,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喫羊肉、苏文生,喫菜羹」。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晚年用笔沉着,早期书法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姪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其书法代表作很多,如:黄州寒食诗帖、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