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新功能上线:恭喜朋友圈干净的人

 泰荣林黑皮 2022-01-27
文:一本叔
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

最近,微信又无声无息地进行了一次更新,足足增加了20多个新功能。

开启“关怀模式”,文字与按钮更大更清晰;视频通话支持模糊背景;升级个人隐私权限等。

甚至还加入了大家期待已久的语音消息暂停功能。

但讨论热度最高的还是“批量删除好友”的新功能。

图片

相较于之前的单个删除好友,无疑更加高效便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好友列表已然增加了数倍。

除了家人和真实朋友,列表里逐渐多了领导同事、代购微商、宠物店老板,乃至楼下卖煎饼的商贩。

有些人,甚者连备注都不曾有过。

微信似乎不再是你的私人领地,但凡和你的生活有交集的人都一股脑涌入。

有时候,看着高达3位数甚至是4位数的头像,却道不出一句寒暄。


图片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冗长的微信通讯列表里,能够推心置腹聊天的人也不过一二。

成年人的友谊,就是这样一路走,一路丢。

在不断的疏远中理清了彼此的关系,互不打扰或者悄然离开成了最后的默契。

成年人的告别总是如此风平浪静,只不过彼此心知肚明。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人不回复你的消息,是不是就不应该再给他发了?”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

“不开着的门一直敲是不礼貌的,不回复本身就是一种回复。”

很多关系中,沉默往往就预示着结束。

朋友阿和与前男友在一起七年,从青春校园到初入社会。

毕业后阿和留在了一线城市打拼,前男友回到了老家考公务员。

虽然身处异地,但阿和认为多年来的感情可以支持彼此走下去。

却未曾想不到一年,前男友就已经厌倦,消息不回,电话不接。


三番五次追问之下,才得知男生早已接受了家里安排的相亲。

至此感情终结,两人坦然分手。

担心共同的社交圈会给彼此带来尴尬,阿和从来不去参加同学聚会,也不会在可能产生交集的场合出现。

至于之后的他过得如何,是否结婚,阿和也无心过问。

既然选择了结束,互不打扰,各自安好是最好的方式。


图片

真正的告别是无声的

人世无常,聚散无数。

也许你突然发现,有人朋友圈设置了3天可见,有人单方面把你删除了。

熟悉的人渐行渐远,心里不禁多了几分感叹和遗憾。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生就像一个口袋,只能装一定数量的东西。

有时候两个人走来走去,随着命运际遇的各有不同,身边的人一定会更迭。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交集淡了,也就散了。

《前任3》中孟云和林佳相爱五年,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但在孟云生意有了起色以后,林佳却提了分手。

分手那天,林佳进进出出的拿行李,从客厅到卧室来回走了好几遍,但孟云却装作毫不关心的模样。

最后林佳没有吵闹,也没有宣泄,而是走到门口说了一句“走了”,便轻轻关上了门。

所有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在虚张声势,真正想要离开的人总是不动声色的。

前段时间,一位同事在下班之际请同组所有成员喝了奶茶,第二天却在所有人到来前不声不响地离职了,一声招呼没有。

看着整洁空荡的工位,才突然意识到,不是请假也不是迟到,是真的不会再见了。

诚如三毛所说:“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我们永远不告别。”

习惯失去,是成年人感情的常态。

图片

很高兴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书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一星期一本书(ID:yer808)。一星期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