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三十和初一发意义不同,很多人还不自知

 IF枕边育儿 2022-01-27

导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孩子们又到了一年一度最“富有”的阶段,过年几乎全国的小朋友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节日习俗已经从古至今,长辈发压岁钱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

随着时代发展,压岁红包的金额越来越多,也不仅限于给自己家的孩子,压岁钱也成为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途径。

除夕之夜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等待新年的钟声,大家互道祝福,互相拜年,这时候有的家庭会给孩子压岁钱

还有的家庭在大年初一互相拜年的时候给小朋友们压岁红包。压岁钱发多少没有标准,什么时间发也不统一,每个家庭都要根据具体情况。

01、压岁钱应该三十发还是初一发?

春节发压岁钱与放鞭炮一样由来已久,但到底是三十给还是初一给,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很早就有关于传说,人们放炮竹为了除夕之夜驱年兽,后来流传下来除夕之夜放鞭炮的习俗

压岁钱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传说古代一种叫做祟(suÌ)的怪物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出来。

家长们为了避免怪物伤害孩子,彻夜不眠守护,有一对夫妻在除夕之夜把铜钱用红纸包上给孩子玩耍打发时间。

孩子玩累睡着后,把包着铜钱的红包放在床边上,怪物来后,被枕边的铜钱金光吓跑。

后来人们流传开,铜钱可以吓走这种叫祟(suÌ)的怪物。人们形成了风俗,每年除夕给孩子铜钱吓走怪物,叫做“压祟钱”,也叫压岁钱

寓意孩子一年平安健康,最早的压岁钱并不是和现在一样真正的钱,而是可以让孩子把玩、能戴在身上的钱币。

由此看来在大年三十给孩子压岁钱,符合压岁钱的来历和意义。

02、压岁钱已经逐渐失去最初的意义

唐朝时期在朝廷贵族之间流传过春节人们互相祝福拜年,宋朝时期,宫廷过年的这种习俗流传到民间,富裕的人家把钱用红绳串起来给孩子做压岁钱。

清朝时,这种过年的习俗有了更强的仪式感,长辈们用红纸把铜钱包上,或者用红绳子串起来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升,从前的铜钱早已被流通的钱币代替。

人们不再把压岁钱看作给孩子“辟邪保平安”的工具,已经具有了祝福、鼓励和人情来往、增进情感的意义。

现在人们给压岁钱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交,你来我往,而且不好意思比别人少,金额小拿不出手。

尽管孩子根本不需要多少钱,但成人还是几百起步甚至上千,经济条件好的人无所谓,而经济能力差的家庭被动地支出超过家庭预算的红包,心理和经济上都有不小压力。

03、发压岁钱注意这几点

发压岁钱主要是给孩子们一个过年仪式感,传递成人的祝福和期待。

而不应该形成攀比行为,长此以往也将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所以发压岁钱要注意几点,才能突显压岁钱的本意。

1、金额


无论给出或者自己家孩子收到压岁钱,都应该注意金额,毕竟孩子们年龄小没有驾驭金钱的能力。

压岁钱比平时零花钱可以多一些,也可以是一个吉利数字,但是最好不要金额过高,否则孩子容易出现乱花钱、不懂节约珍惜的现象。

2、放平心态


无论给出多少,收到多少压岁钱,都是亲朋好友间对彼此孩子的心意,不能计较多少也不能因为你少他多而内心失衡

这样容易破坏彼此感情,也就失去了压岁钱的意义。

放平心态,不攀比不焦虑,或者亲戚朋友之间可以沟通,彼此给孩子多少金额。

或许每一位家长都会为压岁钱给多少而烦恼,沟通好了,让压岁钱成为孩子们节日中的惊喜和过年的气氛烘托,而不应该是家长的心理负担

3、当面真诚祝福


压岁钱主要就是给孩子们惊喜和祝福,尽管现在网络非常发达,人们不用现金就能买到很多东西,甚至过年红包手机转账都可以解决,但给孩子的红包,最好还是当面给并且送去真诚的祝福

这样才能彰显压岁钱的意义,也让孩子感受过年的仪式感,成人鼓励、祝福孩子,孩子们收到压岁钱感恩祝福长辈,这是很好的礼仪礼节教育机会。

枕边育儿寄语:

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时间和金额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在喜庆的日子里,让孩子感受到与平日里不同,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

也在收压岁钱的过程中,体会亲情、友情的可贵,懂得珍惜,也体会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在长辈的激励和祝福下,能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