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读恭王府

 学海岸边一过客 2022-01-28

几个月前,女儿去恭王府参观后给我带回一本《恭王府风水大观》。这种书我自己碰到是不会买的,既然已经买来,那就随便翻翻吧。这书照片插图比较多,不当严肃作品,翻阅一下也无妨。

我觉得此书有两点意思,或算是“开卷有益”吧:一是讲风水,平原以水为龙脉;二是讲历任恭王府主人,特别是奕訢,虽主签《北京条约》,也属勉为其难。其他如五行八卦、三元九运之类,多系牵强附会之说。

北京城的变化有一个从古蓟城-燕京-金中都到元大都的过程,明朝是在元大都基础上进行改建,清朝则为继承。古蓟城依西湖(莲花池)水系为脉而建,水自西北方引入,穿城而过,然后从东南方流出;西北方为乾,意水自天上来。金中都是在古蓟城和燕京的基础上扩建的,扩大了很多的金中都城所依水系不够支撑,(该书说法)金都命短与气脉失势有关。这也是元朝放弃金中都旧城,确定在什刹海水域新建都城的主要原因。之后,又因来龙去脉的要求,疏通河道,开凿南海,使龙脉布局更为合理。

如果说皇城(紫禁城)是北京最大的风水宝地,那么恭王府则是紫禁城之外最好的风水点,它的结构仿佛紫禁城的缩小版;其主要建筑也是仿故宫的,如银安殿类似太和殿,多福轩、葆光室的功能犹如中和殿、保和殿,故宫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到恭王府变通为乐道堂、嘉乐堂(神殿)和锡晋斋等。恭王府的水脉为御河,源头即什刹(后)海。

恭王府主人,从和坤起,经历过庆王永璘、和孝公主,恭亲王奕訢,到辅仁大学、艺术研究院、音乐学院等不同阶段;相对于奕訢,在民间也许和坤的名气更大。但现在“恭王府”的名称,毕竟是以奕訢的名义命名的;就对国家的影响程度而言,奕訢也应该大于和坤。

奕訢为道光皇帝第六子,从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文武双全,据说他与皇四子奕詝是道光最宠爱的两个儿子。道光在二人中立谁为储的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清人逸事》载:“宣宗(道光帝庙号)晚年最钟爱恭忠亲王,欲以大业付之。金合(锦匣)缄名时几书恭王名者数矣。以文宗(咸丰帝庙号)贤且居长,故逡巡未决。”清朝的帝位继承法,在雍正时就实行锦匣书名制度。据说道光病重时公启的锦匣是史无前例的一旨两谕:一为“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二为“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奕詝继位为咸丰皇帝,加封奕訢一“恭”字,因而奕訢称为“恭亲王”(其“恭忠亲王”之“忠”字,系奕訢去世后慈禧太后懿旨所赐之谥)。

奕訢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教育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帝逃亡热河,奕訢奉命为议和全权大臣,与英、法、俄三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让恭亲王背上了丧权辱国的骂名;但事实上,也可以说是奕訢忍辱负重,以个人毁誉来换取大清皇朝的暂时安宁,于国家也算避免了一次毁灭性的灾难。

恭王府既然为风水宝地,按理应该长盛不衰,几百年来为何有兴衰更替?书的最后一章从“玄空风水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恭王府有一严重缺陷是临水而无山,“山管人丁水管财”,虽旺财而易损伤人丁)。风水学有诸多流派,玄空风水学是其中之一派,据称可以判断建筑格局的旺衰吉凶。一座建筑,如果风水意象上佳,其宅运可持续540年或更久;这个时间因素的体现就是“三元九运”。“元”即六十甲子,一元为60年(每元又分三“运”,一运20年),三元九运180年,是为小三元;3个小三元组成1个大三元,一个大三元540年。三元中分别有九颗星主宰其气运,宅第吉凶便在运中。比方说十年浩劫,京城大小清朝建筑200余座均遭严重破坏或不复存在,恭王府居然独步平安,是否与“六白金星”入主(其时被文化部、公安部占用)有关?另,书末有一句“前瞻性”的话,可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开始,恭王府将迎来下元九运。那时的恭王府一定会更加兴旺更具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